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8-2008年间,中国区域收入差距基本处于一种拉大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地区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所引起的市场经济制度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发展程度的差异.在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实施中,影响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主要制度性因素可以概括为,一是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权制度所造成的地方财力的差异,二是有限平衡发展战略实施所造成的地方财力的有限平衡,三是地区间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四是地区间开放度的差异.利用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检验证明,在长期里,上述第三和第四个因素显著地拉大了地区间收入差距,而第一和第二个因素的综合作用显著地缩小了地区间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经济获得了高速的发展。然而,在这种高速发展的模式之下却隐藏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外国的经济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会造成整个国家经济提升效率的下降。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繁荣与稳定。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缩小地域经济差距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道路上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对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因素进行一定的研究以弥补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各地经济实现一定程度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主要表现为:东部经济发达,西方经济落后,城乡二次分化严重等.虽然国家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但是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仍存在.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分布式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经济现象。各国的国情不同,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差距的程度和产生原因也有所不同,因此缩小区域差距的政策选择和具体措施也有所不同。我国幅员辽阔,欠发达地区的情况迥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巨大的区域差距。总结国外采取的一些有效的经验和措施,对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济平等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临的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尤为突出,因此被列为地区经济发展三大战略性课题之首.西部大开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早在80年代,邓小平的"两个大局论"就已经为此埋下了伏笔.十五大提出"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更标志着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我们认为.西部开发的目标是缩小东西部差距,这差距源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区域间经济不平等,所以西部开发的实质是解决经济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以来,中国迅速崛起,融入全球化,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化加速推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而在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其中最为紧要的是如何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失衡,并且随着经济逐步发展,其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因此合理运用好区域经济理论,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成为中央解决经济问题的一大重难点.本文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出发,结合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分析2016年中共中央经济会议,从中解读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解决对策,并且表达自身对此问题的认知与感受.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美国作为当代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曾经面临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困扰。从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逐步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取得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均得到大力发展.然而在发展的背后也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其中,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不仅成为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外在表现,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对此,本文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为基点,通过对其他国家政府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时采取的方法的借鉴,提出我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经济历史地形成了具有一定差距的区域格局,由于地区间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这种区域差距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之处,不是在于消除了区域差距,而是在于不断地缩小区域差距。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把缩小区域差距作为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但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在各地区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区域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明显地扩大了。就全国而言,这种情况突出地表现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差距变动上。  相似文献   

10.
区域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面板数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区域间的城乡收入差距也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已严重影响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在综述前人对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拟用的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利用面板数据分析对全国的三大区域进行分析,得出各因素对不同区域的影响,以期对缩小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江苏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但又是典型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形成苏南、苏北经济发展巨大差距的原因很复杂,有地理区位因素,也有人文历史因素,有经济结构的不同选择.也有政策制度的设计偏差。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认为大视野确定发展战略,小角度选择发展路径,逐步缩小南北经济差距.对江苏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如果这种不平衡差距过大,会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当前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抑制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之间的社会福利水平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3.
<正>江苏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在区域间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并存。能否走出一条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不平衡发展的新路子.关系到江苏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能否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在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要承认这种差距但不能把这种差距凝固化,需要借助有力的政策、措施和机制缩小并最终克服这些差距。简言之,差距“不可避免”,并非“不去避免”。本文从差距特征、形成原因、前景预测、对策建议等方面对实施省委提出的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作些分析,以供各界参考。 地区量化特征 1984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积极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的方针后。苏北地区的经济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复合作用,苏北(徐、淮、盐、连四市)和苏南(苏、锡、常三市)、苏中(宁、镇、扬、通四市)的经济差异依然较为突出,并且在近几年又出现了扩大趋势。为反映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我们将每个地区抽象为一个个体.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来评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距变动,同时通过离散系数的对比来判断经济标志的变动度。 1.区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洛伦兹曲线越来越远:描述收入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称为洛伦兹  相似文献   

14.
该文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回归分析等方法,对1978-2014年中国省际区域差距的变化趋势、阶段以及各省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区域差距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又进一步缩小的过程。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人力资本提升、城市化水平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缩小区域差距具有重要的影响。受国际及国内发展环境变化的影响,未来我国区域差距的变化趋势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缩小地区差距依然是我国中长期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区域发展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关系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宝玲 《经济问题》2007,332(4):109-111
发展区域经济,有利于提高区域专业化水平;协调区域经济,有利于逐步消除由于非平衡战略所带来的区域不平衡发展,加强区域联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区域发展中的差异表现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分析,探讨了在现有的经济形式下,从政策与体制等方面的分析,通过环境改善、政府职能转换及相应配套措施的实施,来缩小区域差异,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戴欢欢 《经济论坛》2009,(20):85-87
随着湖北经济的不断发展,省内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湖北省在地域、产业、经济等方面存在许多的差距,这在客观上要求对不同地区进行整合.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而去年中央批准实施的武汉城市圈计划项目,对于全省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是影响国家或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不利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世界各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取了多种措施缩小或消除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初期阶段,不但存在沿海和内地的发展差距,而且存在同区域内不同区县的显著的发展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是影响国家或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不利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世界各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取了多种措施缩小或消除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初期阶段,不但存在沿海和内地的发展差距,而且存在同区域内不同区县的显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是一种典型的“二元经济”,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增长呈现严重的不平衡发展格局。自然资源、国土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藏资源等分布的不平衡性,是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基础性因素,而地区间人力资源、社会资源、政策资源、国家非均衡发展战略等的不平衡性,是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主导因素。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加快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互补整合,逐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很强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今后,在十二五时期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内,要与时俱进地把握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不断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学 《经济纵横》1999,(2):46-50
一、区域差距形成和扩大原因新探在我国四十多年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先后采取了平衡发展战略和倾斜发展战略,虽取得一定成就,但也产生了种种问题。地区经济平衡发展战略加大了对落后地区的投资力度,缩小了地区差距,但经济效益较差,没有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的经济潜力。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