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和开放化的发展趋势,为我国提高金融竞争实力在客观上提出了要求。银行业开放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一种政策选择。它既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又反映了一国经济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需要。因此,银行业的开放将对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商周刊》2010,(20)
在开放的全球经济体系中,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与现代科技的创新能力在根本上决定着一国经济的竞争实力.从上个世纪末以来,伴随金融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新的金融工具与金融产品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3.
银行系统性风险测度最新研究比较及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末,金融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令人瞩目的特征,作为推动金融全球化的微观主体——银行机构取得了长足发展,这使得全球银行之间相互关联并与各国的利率、汇率等经济指标紧密相连,单个银行或一国银行业的倒闭必然引起一连串的金融机构和市场指标的波动,引发银行业的系统性危机。系统性风险日益成为全球银行业关注的焦点。然而,国内外经济学家对系统性风险的原因和本质的认识并不统一,对系统性风险的测度更成为了一项尚未攻克的复杂和艰难的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4.
当今,金融全球化的脚步明显加快,它对各国金融、经济乃至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入WTO意味着我国融入全球化的速度加快。程度加深,而对实力强大的西方商业银行,我国银行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然而,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素质在很多方面还无法适应金融全球化的要求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必须深化金融改革,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跟上金融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5.
热钱流入、资产价格波动和我国金融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迅猛发展,短期国际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已逐步演化为专业性投机资本,具有高度流动性、隐蔽性和攻击性等特征,往往会对一国乃至世界经济金融发展造成威胁.当务之急是进行政策搭配与协调,提高国家经济金融实力,防止爆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并将金融安全与主权提高到与国家领土和外交主权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粟勤  肖晶 《财经研究》2015,41(6):32-45
有效满足社会的金融需求和保障所有人获得基本金融服务,不仅是评判一国银行业结构改革的重要标准,也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金融包容理论与中国银行业结构改革的实践,基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6-2011年的面板数据,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化的背景下,研究了银行业市场结构演变对金融包容的影响.结果显示,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分散化有利于地区金融包容水平的提升,但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一促进作用有所减弱.在二元金融结构背景下,银行业“增量改革”的措施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要实现金融包容的区域均衡,必须提高中西部等落后地区的银行业竞争程度,促进中小银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林晓军 《经济纵横》2003,(12):25-27
当前国际银行业重组呈现出新的特征。重组以应对金融全球化、电子化与自由化 ,并最终夺取国际银行业霸主地位为契机 ,并以并购为主要方式。银行业的并购重组已引发了整个国际金融业的大购并。我国银行为实现规模经济 ,迅速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也加快了重组的步伐 ,以期通过金融整合来提高与国外银行业竞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全球视角下的产业结构开放与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志红 《财经科学》2004,(3):109-112
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发展的突出特征就是产业结构的开放性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受制于世界产业发展波动的影响.在长期的研究中,我们已经习惯了从单一国家视角研究产业结构,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推动我们从全球市场的角度研究一国产业结构形成及演变.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跨国公司及世界性经济组织是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是银行稳健经营和银行体系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中国的银行业将面临外资银行的巨大冲击,在这样的形势下,对于如何加强银行监管这一问题的探讨再次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本文以加强中国银行业监管为主题,分析了当前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现状提出了完善我国银行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卫  王聪 《经济问题》2007,334(6):89-91
中国金融业全面对外资开放,银行业的竞争格局面临重塑.分析了中国银行业竞争态势,揭示了中外银行业竞争格局异同的深层文化因素和外部性理论的起源及其在金融产业经济中的发展过程,提出外部性理论演进对中国银行业竞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加 快金融改革步伐 ,渐进地开放国内金融市场 ,是我国实施市场经济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一直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加入WTO后 ,使这一任务变得更为紧迫。加入WTO ,我国金融银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冲击主要来自于WTO的金融服务贸易协定及其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宗旨。该协定从开放国内金融市场这一要求出发 ,一方面将促进我国银行业的深化改革 ,另一方面又会产生某些风险效应。面对挑战 ,我们应该如何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 ,找出存在的差距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从而有效地化解“入世”后的冲击与风险 ,便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 )世贸协定对我国金融银行业发展有利的一面 ,或者说对中国金融银行发展具有积极效应的一面(1)强迫改革效应。按照WTO的要求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 ,无疑是促使一国金融服务市场不断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的过程。加入WTO ,就意味必须承认这一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准则。因此 ,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将是极大的推动 ,它迫使金融银行业自愿主动地认识到推进国内金融改革的紧迫性和应迅速采取的实际行动 ,尤其是在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方面。银行、金融机构为了提高服务效率和竞...  相似文献   

12.
金融全球化需要国际金融的协调与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国经济体系与世界经济的融合程度在不断加深,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特征日益突出,这使得相互依存的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的溢出效应越来越大,国际金融的协调与合作越发显得必要和重要。目前的国际金融协调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也存在诸多的障碍。如何通过国际间的金融协调来减少国别之间的金融摩擦,缓和国际范围内的金融矛盾,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应是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13.
金融全球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融全球化使国有商业银行出现深层次的变化,国际银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在开放的金融环境下,面对实力强大的西方商业银行,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面临挑战,本从资本水平、资产规模、盈利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提出了从根本上提高其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闽娟 《发展研究》2007,(3):12-14
在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经济实力、促进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是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在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显得格外重要。当前,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在开放条件下一国如何抵御内外风险,抗拒外部冲击,防止发生经济金融动荡以及所造成的国民财富的大量损失,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不仅仅指金融安全,但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最关键部分,因为金融是连接国内外经济最敏感的神经,  相似文献   

16.
张亚光 《经济论坛》2002,(17):23-23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以资本运动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不仅如此,金融全球化将继续沿其“超越”轨迹前行,直到实现金融一体化。 与全球化、一体化相联系的另一个概念是国际化,国际化可简单定义为一国经济社会制度不断放开国门,逐渐同国际接轨的过程。国际化的重要特征是仍存在国别差异观念,而全球化或一体化是视国界为脆弱和消失的。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是一个基本法则,即所有的物质的和社会的空间均逐步屈从于资本的法则,我们称之为资本无限积累的法则。在此推动力下,一国首先从处于封闭经济状态走向国际化。“开放”是这一过程的特征;国际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资木需要更大的空间积累,国别差异趋于微弱,走向全球化。需要注意的是,全球化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贤平 《经济师》2002,(5):241-242
金融全球化、国际化、一体化已成为 2 1世纪经济、金融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入世后 ,银行业对外全面开放 ,面临的将是业务、客户、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强大竞争 ,而人才之于银行行业 ,是竞争的根本。我国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应对新形势的挑战 ?文章就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银行并购的动因近些年来,国际银行业劲吹并购之风,“内忧外患”使一些大银行为了生存和发展,或者将兼并的利刃挥向同行业其他银行,或主动与其他实力相当的银行合并,其具体原因如下。(一)外力拉动1.金融自由化浪潮和混业经营之势是银行并购的基本外因。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程度的提高,顾客对多样化和综合性服务的需要不断增加。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金融自由化全面展开,政府放松了对金融领域特别是银行业的管制,打破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之间的界限,制定了新的推动金融自由化的法律。1986年英国伦敦金…  相似文献   

19.
银行业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在企业并购中的特殊地位,使得银行并购颇为社会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趋势的加快以及国际银行业竞争的加剧,银行间竞争日益加剧,银行传统业务盈利能力下降,银行的并购也成为银行增加自身竞争实力的一种有力手段,本文即是分析我国银行业并购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入世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尧 《经济论坛》2000,(12):17-18
金融体系是一国经济结构中最敏感、最复杂的部分,金融安全关系到经济及社会的稳定,甚至国家的安全。1999年11月15日,中美达成关于中国入世问题的双边协议,意味着中国金融业的大开放已成定局。金融业开放在给经济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可能造成危机,尤其在中国金融体系仍比较脆弱,监管能力仍很有限的条件下,金融业的开放使得金融安全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仅从银行业的角度谈谈入世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一、入世对中国分行业安全运营的影响 首先是竞争风险。入世后,我国将按照《金融服务贸易协定》的规定开放金融市场,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