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全面推进,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创新活跃、发展较快,在便利流动性管理、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部分同业业务发展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规避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经营行为,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  相似文献   

2.
李泽廷 《银行家》2014,(6):112-115
正自2013年下半年,社会上盛传监管机构即将出重拳治理银行同业业务,但是一直到最近的两文件出台,一直没有全国性的监管文件推出。2014年年初以来,银监会各派出机构纷纷从不同角度发文加强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同业业务的监管问题。2014年5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2014】127号,以下简称"127号文")。银监会也发布了配套的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5月16日,一行三会、外管局联合发文《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简称"127号文"),规范同业业务。银监会同时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通知》(简称"140号文"),规范了"127号文"中关于银行同业业务组织结构、授权、授信的要求,明确各类同业业务的概念、分类、规范操作和会计核算,同时对管理体系、融资期限和集中度等进行了具体规定,进一步要求商业银行实行专营部门制,由法人总部建立或指定专营部门对同业业务进行统一管理,明确禁止分支机构独立开展同业业务。  相似文献   

4.
<正>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2014年5月以来,监管部门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子业务"不断加强监管,重点之一就是针对银行同业。5月16日,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简称"127号文"),银监会同时下发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通知》。7月,人民银行又进一步下发《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同业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通知》,对于金融机构的同业业务、尤其是非标业务,三份监管文件逐渐给其戴上了"紧箍咒"。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脉络,研究同业业务快速发展的本质原因和产生的影响,分析后监管时代我国银行同业业务调控效果、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并结合美联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同业业务融合后的监管经验,提出对我国银行同业业务进行有效监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规避监管要求的表面原因。掩盖了前阶段同业业务蓬勃发展的金融创新性质。同业业务所体现的分工合作,是金融创新的基表路径。这—路径既体现在银行产生和发展的内在逻辑上,也体现在银行间的业务合作之中。金融监管的非对称性,强化了不同,机构的比较优势,是促进金融创新的基本因素之一,而这种非对称性在未来的金融监管中不仅不会消失,而且还会得到进一步强化。以风险内化和公开透明为核心内容的监管要求,将有可能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同时,促进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银行的发展也是在不断的取得进步.同业业务近几年随着经济的进步不断的发展起来,成为银行经济业务发展的重要利润来源汇道.同业业务在银行中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方式,因此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以及监管不力的情况,给银行发展带来一定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将同业业务存在的漏洞进行修复,维护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是通过建设银行溶液业务的发展和监督的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银行家》2014,(7)
正编者按: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呈现爆发式的发展势头,同业业务在资产和负债规模方面均实现大幅增长,在业务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金融同业业务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增加了金融系统风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效果。与此同时,金融机构非标业务发展迅速,虽然存在诸多风险,但其超高的收益率还是让银行"难以割舍"。由于不受表外对非标理财产品的规模的限制,商业银行通过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配合,对信贷额度进行表内表外挪腾,使得201 3年初针对理财产品监管的8号文的效果大幅度削弱。在此背景下,201 4年5月1 6日,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127号文"),银监会也在随后出台了1 40文以配合127号文共同对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和非标业务进行规范。相比于之前网上风传的"9号文"相比,127号文在同业业务定量约束上明显减轻,但对于监管范围、业务形式的规范性要求、资本实质性计量要求以及监管范围均进行了更有针对性的界定。1 40号文主要对同业专营部门制进行了说明,涵盖了包括分支机构不得经营同业业务、专营部门不得转授权等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2011-2013年呈爆发式发展,目前同业业务已成为与公司、个人业务并列的商业银行三大主体业务之一。本文通过阐述16家上市银行2011-2013年的同业业务发展状况,深入剖析同业业务的比较优势与发展风险,并从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两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窦魁 《金融纵横》2014,(7):25-28
2011-2013年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呈爆发式发展,本文通过分析16家上市银行2011-2013年的同业业务发展状况,深入剖析同业业务的比较优势与发展风险,并从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两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吴晗  张克菲 《金融论坛》2019,24(5):21-31
本文基于同业业务货币供给创造的视角,分析银行同业业务对货币供给量和实体经济融资规模的不同影响及其对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影响、金融去杠杆的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同业业务可以创造信用货币,但这些资金并非全部流向实体经济。虽然短期内同业业务的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融资,但长期内不再显著,反而会提升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为此,应持续推进金融去杠杆政策,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优化实体经济融资结构。  相似文献   

12.
13.
郭晔  程玉伟  黄振 《金融研究》2018,455(5):65-81
本文通过构造商业银行同业和非同业流动性创造指标,研究了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总体和结构性影响,根据商业银行参与同业业务的不同程度分析了货币政策作用的异质性,并检验了商业银行参与同业业务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货币政策同时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增速和结构,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了银行总体流动性创造增速和非同业流动性创造增速,但是降低了同业流动性创造增速;第二,对参与同业业务程度不同的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具体为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了高参与度银行的同业流动性创造增速,提高了低参与度银行的同业流动性创造增速;第三,货币政策显著地改变了银行的同业资产持有比例,银行的风险越高,参与同业业务的程度越高。因此,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应该加强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配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及时进行预调微调;进一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降低银行对同业业务的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14.
本刊 《银行家》2013,(9):70-75,6
发生在银行间市场的钱艽事件S前依然清晰可见,6月20日的疯狂依然怵B惊心,尽管事件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尽管此次流动性危机没有对银行界迭成实项的影响,但是仍涔值得我们提起高度注意。此次危机暴露出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存在同业业务苜目扩张的现象?由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银行业监管对于商业银行指标的控制越来越严格,而且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大部分商业银行开启了金融业务创新的探索之路,同业业条因其期限、定价灵活,进入门槛低,效果明显的特性恰与商业银行的需求相吻合,使得同业业务得以快速发展。然而正是因为同业业务膨胀的太快,监管机构的配套措施没有及时路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同时也暴露出同业业务所陇含的风险,6.20风波就是最好的写照。但是同业业务终究是属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一个途径,它能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扩大盈利空间,是值得商业银行认真研究的,同时也是值得监管层密切关注的,不能因为发生过风险事件就避而不谈,关键是要把握好金融创新的方向和程度,控制好业务风险。正是在此背景下,《银行家》杂志邀请业内专家针对同业业务展开讨论,分别从同业业务的创新、流动性管理以及定价等几个主题展开具体的论述。专家讨论非常精彩,现按发言顺序刊登各专家的发言摘要,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产品创新、日益繁复的交易结构,使得同业业务从沉睡在资产负债表一隅的小角色变成一个可以左右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魔法师。这种现象引起了监管部门的警觉。以127号文为核心的同业新规的落地,开启了同业业务转型的大幕。笔者认为,在新规的引领下,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将以非标业务的标准化及进一步结构化为切人点、以会计处理与风险计提规范化为着力点、以经营主体的专营化为支撑点、以风险管理的精细化为关键点、以战略功能的科学化为落脚点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不论愿意与否,不论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出击,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新时代已然来临。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金融机构之间的融资业务往来日趋频繁,金融机构之间的融资业务市场成为金融资源的重要配置市场。当前,我国同业往来市场存在特有的网上和网下市场并存的情况。论文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网上网下市场并存的原因,并针对网下同业往来业务市场的特点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全面推进,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创新层出不穷,发展十分迅速,在便利流动性管理、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有一部分业务发展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进入了法外之地,不利于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存在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18.
我国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经过30余年发展,已构建了市场化水平较高的货币市场利率体系,并在利率并轨中发挥着重要的市场信号传导作用。然而,近年来同业业务逐利动机愈发强烈,偏离了优化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本源,业务规模较小、对中长期限利率定价能力不足等问题进一步限制了同业业务在利率并轨中发挥作用。为此应适当放松同业融入限制,引导同业业务回归本源,同时改进银行内部FTP曲线的构建逻辑,促进存贷款FTP与同业FTP的统一。考虑到不同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阶段不同,利率并轨需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金融同业业务在银行业务中所占比重明显提升,银行对于同业业务授信的管理需求也随之增加。中小银行在金融同业授信管理方面还比较薄弱,面临业务部门授信积极性不高、授信的组织架构和流程不适应、授信工具缺乏、系统支持不足等难点。中小银行可在以上几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以实现同业业务授信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我国同业监管实践构建了银行同业资金空转衡量指标,并从同业规模和同业资金空转两个角度分析比较了同业监管作用于小微企业融资的效果和机制。结果发现,同业“类贷款”与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和综合融资成本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小微企业对同业“类贷款”的依赖越低。此外,相较于单一的限制性监管,穿透式加同业负债控制的监管模式能够有效控制同业套利;通过限制银行同业资金空转是改善小微企业融资并实现结构化调控的有效途径,但同业规模因不具备结构性特征,其监管效果则需要权衡。进一步研究发现,适当的银行间同业资金周转调剂可以使中小银行充分发挥“毛细血管”作用。本文为灵活运用穿透式监管等同业监管手段,从而实现信贷资源的结构化和精细化调控,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