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提出的"技术-金融"范式,文章从金融创新动力内核、运行内核、价值内核三个层面构建金融创新质量评价体系,测算中国金融创新质量指数,并与典型国家比较得出中国金融创新进程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金融创新质量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动力内核中的企业注册审核执行效率不足;运行内核中法律法规、征信系统存在漏洞且金融服务渠道依赖于银行部门,较为单一;价值内核中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不高。以上分析为解决中国金融创新发展进程中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政策指引。  相似文献   

2.
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提出的"技术-金融"范式,文章从金融创新动力内核、运行内核、价值内核三个层面构建金融创新质量评价体系,测算中国金融创新质量指数,并与典型国家比较得出中国金融创新进程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金融创新质量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动力内核中的企业注册审核执行效率不足;运行内核中法律法规、征信系统存在漏洞且金融服务渠道依赖于银行部门,较为单一;价值内核中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不高。以上分析为解决中国金融创新发展进程中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政策指引。  相似文献   

3.
欧盟委员会为了衡量成员国的创新绩效,推出了欧洲创新记分牌年度评价报告,为了科学评估国家创新水平,欧盟委员会对该报告中的评价指标体系欧洲创新记分牌进行了不断完善和调整.通过分析欧洲创新记分牌主要年份指标体系的具体变化情况,总结出评价指数发展变化动向,结合2017—2020年中国创新指数表现情况,为提高中国创新水平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条件是:创新要聚焦到生态可持续的经济创新、社会创新和体制创新或政治创新上来。  相似文献   

5.
张静 《科技和产业》2021,21(3):179-184
面向中国企业创新在世界相对水平的测度需求,系统梳理国际企业创新调查的规范与实践,以及中国不同机构开展企业创新调查的实践,认为中国企业创新调查研究基本遵循了国际企业创新调查的标准、方法和内容,但在企业创新目标与产出和外部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调查相对薄弱,特别是缺乏主观评价信息,对企业创新的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强调不足,调查方式和规范仍需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6.
开放创新已经成为科技全球化背景下的大趋势,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和模式更好地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开展互利双赢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融入到全球创新网络之中是中国必须回答的重大战略议题。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中国以入世为契机全面开放市场,大大提高了中国经济的效率,吸引外资不仅带来了技术、资本和管理经验,也让中国的产业体系逐步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之中。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创新能力依然不足,核心技术的对外依存度仍然偏高,中国面临着极大的创新瓶颈,如何实现突围变得愈发的重要。中国创新绩效的技术效率要小于规模效率  相似文献   

7.
时代飞速发展,科技加速演进,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在城市科技创新基本理论框架的分析基础上,文章从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服务、创新绩效四个维度设计评价指标,对全国288个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情况进行测算,全面刻画中国城市创新地理,助力每个城市在全国创新版图下找到自身生态位。分析发现,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呈现五大特征,面临三大挑战。最后,文章提出城市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中应平衡好增量与存量、供给与需求、政府与市场、短期与长期、内部与外部五组关系。  相似文献   

8.
创新文化与现代企业技术创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创新文化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文论述了创新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对创新文化在现代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中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最后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需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政策是引导、激励和规范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国家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支撑条件。科技创新政策评估是发挥政策作用、确保政策施行效果的重要环节。首先分析美国、德国等国家的科技创新评估体系发展历程,其次分析了中国科技创新政策评估工作发展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中国科技创新政策评估体系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政策评估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注塑机产业从生产规模全球第一进入到了以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后追赶时代,但仍面临高端设备自主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缺乏等创新问题。通过对全球注塑机技术演变及市场格局的分析,中国注塑机产业在后追赶时代可通过工艺深化创新、架构创新和根本性创新三种战略提升整体产业创新能力,而打造良好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创建全球化的营销体系是实施产业创新战略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与经典创新理论文献中所描述的市场主导经济下的个人或企业创新不同,在1949-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中出现了一个明显可见却被学界忽略的创新机制,其内在基础为技术创新,外在因素为组织与制度创新,并在国家创新体系下实现综合创新,该创新机制促成了当时多重约束下中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技术、组...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创新不够,企业的管理水平还较落后。知识经济给中国企业带来巨大机会,也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大挑战。要求中国企业必须创新,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得到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 今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了《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的社论中指出:"知识经济的发展正在给人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再一次证明,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中国将致力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江总书记的这一论述,是近年来对于创新问题一系列指示的最新和最集中的概括。一、贯彻国家创新战略,构建上海创新体系上海作为中国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国际大都市,应率先加快体制创新,构建区  相似文献   

14.
区域开放创新是创新驱动战略的内在要求,通过开放度、资源获取和吸收能力的提升影响区域创新绩效。欧洲EURIS开放创新实践,在官产学民四螺旋模式下,通过提高区域创新潜在交互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实际交互能力,有效提升区域创新绩效。国际创新竞争加剧要求中国引入四螺旋创新思维,政府、企业各界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区域创新向开放创新转型。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动力源泉,要依靠创新促进中国制造业从制造业集聚的世界工厂(全球制造业中心)转向全球制造业创新中心。从三个方面探讨中国由世界工厂(全球制造业中心)成为全球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转变机制。首先,中国制造业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全球制造业中心),这有助于相关科技活动的发展;其次,中国制造业与科技创新活动之间形成正反馈效应的创新系统;最后,由封闭走向开放式创新体系的多要素共同决定中国的创新产出,决定中国全球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立。结合2002-2017 年我国29 个省的面板数据,采用递归方法(recursiveregression)对地理创新生产函数(Geographical Innovation Production Function,简称GIP 函数)进一步扩展,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世界工厂(全球制造业中心)积极促进了企业R&D 等科技活动;科技活动与制造业之间相互影响,但正反馈效果不明显;开放条件下相关科技活动和国际技术溢出、区域技术溢出等因素与创新产出是正相关的,而R&D 人员投入与创新产出之间呈负相关,其效果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全球金融创新的动力趋向分析,揭示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提出金融创新是中国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最后探讨了解决我国金融创新问题应遵循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产学研创新成果的转移和转化,提高全民科技创新意识,鼓励和表彰在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组织实施的2020 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申报工作开始启动。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新一轮科技创新的突出特点及国际科技创新的共同点,提出了推进中国新一轮科技创新发展的举措。要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化;强化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大力开发科技创新产业化优势。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发展与升级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经济的重要课题。文章从网络创新范式的角度创新性地提出了集群创新能力的提高在于产业集群内部与外部拥有完善的创新网络,并通过对中国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产业创新平台的案例研究,探讨如何构筑产业创新平台来构建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从而实现产业集群创新。  相似文献   

20.
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信息技术在银行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加快了金融创新的步伐,金融创新将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之一。 金融创新:入世的必然选择   我国传统银行业的竞争带有明显的垄断性,长期以来,外资银行的经营范围受到中国金融监管当局的诸多限制。中国在加入 WTO五年之后,将取消外资银行在客户和地域上的限制,现有的这种竞争格局将被彻底打破,国外金融机构的先进的经营方式、全新的金融产品和完善的服务手段将会给中国金融业带来强烈的冲击波。入世后,中国金融业面临哪些竞争 ?  一是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