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刘昌荣 《上海国资》2012,(11):22-23
2012年4月以来,中日两国发生领土和领海的争端,政治、外交关系明显恶化。日本政府9月11日的“购买”钓鱼岛闹剧,引起双方在钓鱼岛海域的严重对峙,并激起了中国社会各界的强烈抗议活动,中日经贸受到重创。  相似文献   

2.
武跃 《中国经贸》2012,(21):82-83
钓鱼岛争端已将日系车推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有媒体认为其对日系车的负面影响将超过去年的日本大地震.其实,即便没有钓鱼岛争端,日系车在中国市场上已经处于守势,如今更是雪上加霜.要摆脱困境,日系厂家自身多做各种努力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取决于日本政界对包括钓鱼岛、南京大屠杀、教科书、政府高官参拜靖国神社乃至战争赔款和劳工赔偿等一系列问题的态度和做法.  相似文献   

3.
戴罡 《魅力中国》2010,(26):110-110
美国与日本的同盟关系由来已久,并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发展侧重。日羡同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双边关系,它的存在、发展、变化对整个国际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的国家安全、美日关系以及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的影响更加深远。  相似文献   

4.
日美经济关系的失衡及其教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美两国之间出现严重的经济摩擦。日美经济关系从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转为金融领域的摩擦,日本被动地调整汇率和货币金融政策,并引发国内经济萧条。日美经济关系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与日美国内金融领域的深刻变化。为此,中国应汲取日本的历史教训,及时调整经济、金融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日本如果不改变其强硬政策而希望中日经济关系不受影响,是不现实的。日本政府非法强化对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实际控制的行为,最近一段时间愈演愈烈。8月23日,日本首相野田在日本众议院表示:日本政府守卫领土的决心不会退却。防卫大臣森本敏夫说:日本自卫队需要独自拥有岛屿防卫的军事能力。在领土领海问题上,日本自卫队不会让外国船只接近一毫米。日本还借助日美军事同盟关系,多次进行夺岛军事演习。日本策动的强  相似文献   

6.
乔喜英 《魅力中国》2010,(27):150-151
对"三农"问题的求解,很多专家学者由于其身份、地位的不同,使他们无法完全真正了解农民、农业和农村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因而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导致决策的失误.本文试图就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民、农业和农村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所要实现的工业化的真正含义,对我国目前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三农"问题的求解,很多专家学者由于其身份、地位的不同,使他们无法完全真正了解农民、农业和农村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因而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导致决策的失误.本文试图就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民、农业和农村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所要实现的工业化的真正含义,对我国目前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笪志刚 《东北之窗》2011,(12):12-12
战后至今的日美关系,可谓是成熟的双边关系,无论从外交,还是经贸乃至军事合作的角度,都给美国全球战略伙伴树立了样板和典范。对于日美关系,日本自我评价是"日美关系是我国外交的基轴",美国认为日美关系是其最重视的双边关系,日本是美国的坚实盟友。第三方普遍的评价是战后日本外交唯美国马首是瞻,经济上美国扶持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且占据该宝座达42年之久。  相似文献   

9.
媒体速览     
正安倍参拜靖国神社自毁日美同盟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参拜靖国神社。然而,作为日本在太平洋的同盟,美国对安倍在太平洋战争问题上的历史认知一直保持怀疑态度,美国意识到,安倍的这些举动,实际上是在挑战日本当年无条件投降并接受《波茨坦宣言》后建立起的战后秩序。尽管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在1月5日就安倍的参拜一事,向美国国防部长做了解释,但解释并未获得美国的理解。此次参拜的后果是,安倍今后的言论、行动,很有可能失去美国政府的信任,把美国推到中国、俄罗斯等国的那一边。  相似文献   

10.
《环球财经》2012,(9):20-23
继8月15日之后,国内媒体的炮筒纷纷转向日本.钓鱼岛问题再次成为中国新闻的头版头条,而此时刚刚在南海上演的中美冲突则戛然失声。仅仅一天时间,美国就从支持南海周边诸国对抗中国的“带头大哥”转变为隐藏在中目冲突背后的“影子杀手”。  相似文献   

11.
对日关系的艰难求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日新思维”具有丰富的内涵 ,其关键主张就是“不宜让‘历史问题’影响中日关系的全局” ,但并非主张中国单方面放弃或搁置历史问题 ,而是主张“双管齐下”(既要认真解决历史问题 ,又要积极发展中日关系 )地处理对日关系。当前中日关系发展的现状可以说与这种“思维”是完全符合的。尽管小泉一再参拜靖国神社给中日政治关系的发展制造了严重障碍 ,我们仍然坚信中日关系的发展是不以小泉这样的个别领导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时代潮流 ,是客观的必然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医院被越来越多采用。如何正确认识精细化管理思想,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为不断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是医院面临的新的挑战。文章通过对精细化管理的深入解读,指出医院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有针对性提出相关科学合理化的实施对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通过多年来的贯彻落实,广大人民群众已经从中分享到了实惠。最近以来,由于思想认识和媒体所谓的"新锐理论"导向,社会上对当前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提出了些许议论。有的认为应该松动计划生育政策,有的直接提出"两孩化方案",有的认为目前我国存在的老龄化会给实现中国梦形成强大的压力,甚至有部分群众误认为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将放松。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工作要求,以及目前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全球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和日本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经济依存度不断提高。自1972年中日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不断好转,中日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合作日益加强。但近年来由于领土、领海等争端,两国关系明显恶化。特别是2012年日本政府的"购岛"闹剧,极大地激发了中日之间的矛盾,并引发了广泛的民间抗议活动。本文就日本政府的"购岛"闹剧分析了该事件对中日双边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中国应对这一事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纵观当前企业文化的热潮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退,相反的,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魅力及其建设的重要性.但也因为思想、文化水平、认识等方面的差异,许多企业主及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及其的认识存在着误区.因此,本文将重点针对当前企业及企业管理者对我国中小型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认识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进行分析和阐述,并进一步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余启阳 《环球财经》2010,(11):31-33
在中国与日本的关系中,从领土争端到经济安全,我们常常忽视了日本财团在事件背后的利益纠葛与幕后作用。这次发生在钓鱼岛的扣船事件所引发的一系列中日关系问题,让我们重新审视和挖掘日本财团在中日政治、经济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  相似文献   

17.
近日,日本当局宣布将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国有化”,并拒作更改,掀起轩然大波,中日关系骤然紧张,不可避免地会给宁波外经贸带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美日两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主要做法有,加大研究投入,促进技术创新;实施外贸发展战略,提高出口增长质量;推行出口导向的产业政策,完善支持体系;加强贸易融资,对优势产品出口提供金融支持;重视中小企业出口,发展服务贸易。借鉴美日经验,我国政府应运用各种手段,全面设计,合力推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9.
从经济学的视野看待日本对外结盟的原因在于,日本结盟以节约成本,结盟以追求规模最大化与收益最大化,结盟以追求新的创造性收益和获得比较收益。日本构建日美同盟的经济原因在于,通过与美国的结盟,获得日本急需的安全,从而相对增加了非安全领域的投入。日本利用以美国为首的同盟体系,获取了东南亚、西欧及美国三个区域的资源及市场。日本在日美经济摩擦之后强化日美同盟的经济原因在于,日美经济摩擦是在同盟框架下的摩擦,日美在摩擦中加深经济合作并建立起经济协商机制,这强化了日本的同盟认同观念、增加了日本背离同盟的成本和对同盟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20.
如何判断中国经济目前遇到的问题?在金融危机下,中国到底有哪些机会?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存在三个认识误区:认为中国经济消费不足,中国经济发展当中的消费增长太慢;认为中国的4万亿元投资过多投向基础设施建设;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