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用“云计算”的思想和理念应用于海关指挥中心平台的构建,打造指挥中心平台的“动态资源池”,实现海量信息的存储共享,海量数据的运算应用,海关管理资源的整合集成,进而实现应急指挥、业务监控、风险防控等海关指挥中心的既定功能目标,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今年全国海关关长会议提出了“着力优化海关运行机制,着力增强海关执政能力”的目标。海关权力运行机制是海关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关外部行政执法权力和内部行政管理权力(包括人事、财务等管理权力)从决策、执行到监督的整个运作过程。当前海关权力运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执法、廉政和管理风险时有发生。优化海关权力运行机制,是提高海关执政能力、防范风险的根本途径。本文分析了海关权力运行机制存在的5个方面问题,提出规范海关权力运行机制要把握好几个平衡,并从5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对规范权力运行,建立上下互动、内外结合、纵横交错的立体控权模式,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于广洲署长在2012年全国海关关长会议上指出:“有效防控三大风险,坚决守住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保证。”海关工作的性质,客观上决定了防范风险将始终伴随海关执法和管理全过程。从概念上厘清“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内涵、风险产生的源头,明确守住这一底线的基本标准,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也是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海关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把好国门、做好服务、防好风险、带好队伍”,努力开创海关工作新局面。“四好”的理论品质表现为清晰的发展思路、准确的目标定位、鲜明的行业特色、严密的逻辑结构四个方面。落实好“四好”要求必须处理好把关与服务、机遇与挑战、继承与创新、制度与机制四组关系。按照“四好”要求,优化海关运行机制应遵循科学化设计、规范化执法、精细化管理、立体化内控的基本思路,并着重从优化职能履行机制、优化综合监管机制、优化风险防控机制、优化民主决策机制、优化人才使用机制、优化人文关怀机制六个方着手。  相似文献   

5.
海关现代化的探索过程也是我国海关风险管理认识和深化的过程,“十二五”时期海关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要推进大监管体系的建设,推进风险式管理理念的创新,以思想的转变引领实践的发展。本文通过回顾我国海关风险管理研究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对海关风险研究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具体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海关对一个社会开放型经济发展有巨大影响.当海关管理目标定位准确,权力运行机制按客观规律发挥作用,它便会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加速对外开放的进程;反之,则有可能影响贸易效率并引起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海关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特别是海关管理现代化的经验表明,海关治理的能力及其效率同经济发展、社会的稳定与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条件主要表现在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思考和管理目标的清晰,海关立法的健全,对具体法律自觉和有力的实施;取决于海关无可替代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还取决于海关人员普遍的清正廉洁,以及海关职业的体面和尊严.  相似文献   

7.
风险式管理的思想,是对海关风险管理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充分体现了优化海关监管和服务的本质要求。理解和运用风险式管理要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把保障贸易安全和提供贸易便利有机结合起来,将把关和服务结合起来,合理配置有限的管理资源,提高海关整体效能,推动海关管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海关管理与海关管理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关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包括行政与技术两个面向,其活动主体包括海关管理的个体主体与群体主体,胜任海关管理职能的主体需具备权力、能力及知识等基本要素,从而形成从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到专业知识的海关管理专业完整的知识体系;海关管理的客体包括人、财、物、信息和时空五个要素。海关管理学是研究海关管理活动与过程并揭示其规律的科学,属于管理学学科门类,是公共管理学的分支,兼有管理科学工程的学科性质。当前,对于海关管理专业深度理论研究的相对薄弱状态以及国家教育部将其列为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新的形势和要求下,海关要适应任务更重、责任更大、挑战更多、要求更高的局面,必须主动调整定位,积极开展创新突破,推动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基础的综合监管体系改革.因此,在海关新的定位与改革的背景下,主动思考现有风险管理运作模式的调整,实现风险管理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对于推动海关自身管理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推动“控”、“防”结合的风险管理模式重构,可以从战略层面发挥风险管理分类防控、统筹协调管理资源的作用,从而能有效地服务海关定位的转变,促进海关自身的优化监管与服务的改革,通过构建综合监管链条,切实提高海关监管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10.
贯彻风险式管理理念、以企业守法管理为核心,加强海关与商界的合作,已经成为各国海关监管的共同发展趋势。2011年是“十二五”海关推进大监管体系建设的开局之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大监管体系建设涵盖海关工作的各个领域,本文从海关对企业管理的角度,提出以企业诚信评价、风险式分类通关为载体,统筹配置管理资源,推进海关大监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摘要:海关管理需要战略思想。海关发展战略是海关对其发展所作的带有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长期规划和行动纲领。如何制定与实施合理的海关发展战略是我国政府和海关界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海关发展战略的选择与设计需要对国内外各种战略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结合中国海关的实际,综合运用各种战略分析方法,提出新时期中国海关发展战略理论。考虑海关所面临的环境(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和长远发展目标,增强海关的灵活性、能动性和适应性,提高自身竞争力,是海关战略管理最基本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摘要:海关内部审计工作经过了15年的变化发展,已经逐渐地融入到海关的各项改革当中,与改革同步,与风险同在,使我们的权力制约更加有效,使我们的工作更加有序,使我们的队伍更加健康。当前海关内部审计主要存在宏观性战略审计的思考和实践不足、内审方向校准不够及时、信息化和科技化的监督手段还不够充分三个方面的问题。推动海关内审工作进一步向前发展需要四个方面的工作:树立战略型内审监督理念和思维模式、完善与海关改革与发展相适应的内审监督体制、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审工作模式、培育专家型的内审监督队伍。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海关在监管服务制度创新方面承担了重要的历史使命.在借鉴世界自由贸易区建设先进经验的同时,如何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开展海关监管服务制度创新,在安全高效管住的前提下支持和促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试验成果,以更好地服务全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这是当前海关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自贸区的涵义、类型、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进行了追溯,客观分析了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意义、独特本质和现实基础,在借鉴现代海关管理理论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自贸区海关监管服务改革创新进行了理性思考,提出了自贸试验区海关制度创新的原则、路径与举措.  相似文献   

14.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海关需要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新的发展战略应该弥补以往海关发展战略的不足,以战略理论、贸易政策理论和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正确处理好海关与进出口商、海关与地方政府以及海关与国际海关之间的关系,全面提升海关的税收(财政汲取)能力、渗透能力、宏观调控能力、强制能力和行政能力。  相似文献   

15.
“漏缴税款”是海关行政处罚中较有争议的一个的问题,对该词的不同理解,会导致海关行政处罚结果的天壤之别.通过法律解释学中文义解释、逻辑解释、目的解释、系统解释四种主要解释方法对该词进行分析,可发现“漏缴税款”的字面含义为“税款有流失”,不包括“税款可能流失”的风险,且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漏缴税款”(漏税)均以“税款有流失”为认定标准,海关“涉税”违法行为处罚条款的设定也是以确保海关正常履行征税职责为目的,故海关行政处罚中的“漏缴税款”应理解为“税款实际流失”.  相似文献   

16.
经营性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落实工学结合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平台。在建设与营运管理实践探索基础上,提出经贸类经营性实训基地“五位一体”模式,围绕“高素质技能型经贸类经营管理服务人才”这一中心,从实训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创新创业育人五个方面提出和实施了具体的实践举措。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涉及知识产权的贸易越来越普遍,而现代国际贸易的特点之一,就是进口货物的商标权、专利权等无形的特许权伴随着有形货物的转移,因此,目前进口货物的特许权使用费成为中国海关估价难点之一.文章在综述我国现行特许权使用费海关估价规则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进口货物特许权使用费海关估价所面临的问题,着重就如何进一步完善进口货物特许权使用费海关估价,从海关估价技术、估价法规、估价制度、外部环境等四条路径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体化全球供应链管理是商界和政府面对国际贸易遭受日益严峻的安全威胁形势下作出的主动回应,它是全球供应链和全球监管链的有机组合.一体化全球供应链管理必将进一步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它是我国融入国际化进程、实现和平发展的新途径.因此,海关在构建其治理体系时必须基于一体化全球供应链管理的视角,从国家和国际两个层面上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