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高利率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美国高利率政策的起因战后,美国一直以凯恩斯主义作为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根据,不断使用货币膨胀和财政赤字的手段刺激经济。进入七十年代后,凯恩斯主义失灵,财政赤字和货币膨胀的政策不仅没有使经济摆脱危机,反而加剧了通货膨胀,1979年通货膨胀率为11.3%,1980年升至13.5%。在通货膨胀恶性发展的同时,生产下降,经济危机爆发的“滞胀”的局面十分严重。里根政府上台后,为了遏制通货膨胀,采取了紧缩银根  相似文献   

2.
在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时,由于政策使用不当及执行力度不够,我国又迎来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本轮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货币政策的失误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过快,引起总需求的扩大,进而导致价格持续上涨,而政府在短时间内难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及信贷规模的增长,使目前的通货膨胀变得难以控制。  相似文献   

3.
<正> 战后初期(1945年—1952年)台湾的通货膨胀可以视为当时中国大陆通货膨胀的延续,也可以说是战后旧中国通货膨胀史的一部分。研究当时通货膨胀的原因、经过及台湾当局如何成功地控制了恶性通货膨胀,对于当前我国物价改革或许是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1945年—1949年,台湾经济停滞不前,为避免受大陆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台湾于1946年实行独立的币制,发行与大陆不同的货币——台币(称旧台币)不准大陆通货在台湾流通。但到了1949年6月15日新台币发行日止,旧台币发行数额比1945年增加约227倍,由此演变成恶性通货膨胀,从下表中可看出台湾这一时期物价指数上涨呈大起大落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一)一九四九年的金融工作主要是统一货币发行,为统一财政经济,发展城乡贸易,力争金融稳定准备了条件。一九五○年金融情况有巨大的变化,通货趋向稳定,国内金融市场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家银行实行现金管理,开始了新民主主义的金融建设。  相似文献   

5.
通货膨胀是各国政府都十分关心的问题,通货膨胀根本来讲是货币现象.除了政府自身发行货币的动机外,本文通过将经济增长与总供需平衡理论结合,得出经济增长使得需求增加、商品财富下降、实际工资下降的推论,认为为了反映经济事实,掩盖实际工资的下降,需要新发货币,这使货币购买力水平下降,相当于价格水平上涨,发生通货膨胀现象.本文认为这是通货膨胀的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6.
执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政府对银行的干预过大,中央银行的宏观控制机制不完善,导致货币供应量失控,是总需求膨胀和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货币供应量过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是我国经济发展近四十年来的老问题。只是在1978年以前,由于实施强制性的计划控制和行政干预,使价格强行压制在低水平,把过多的货币购买力冻结起来,才使总需求膨胀没有明显地暴露出来,因而属于一种“压抑性的通货膨胀”。1978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和深入,对经济活动和价格的控制逐渐放开,  相似文献   

7.
以存款、债券和通货为变量考察内在货币私营发行和政府预算约束对货币竞争均衡和时间不一致问题的影响,可从理论上解决外在货币内在化的可行性,以避免内在货币制度中搞恶性通货膨胀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等.随着内在货币竞争加剧、外在货币被逐渐逐出、高通货膨胀率等问题出现,要求政府承诺和声誉机制共同作用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人们认为政府承诺可信和竞争性货币有声誉,并且内在货币发行者意识到只有维护企业声誉并维持政府权威才能在竞争中保持利润,时间不一致问题才能得以避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相关理论与观点的梳理,明晰了各学派之间的联系与不同,并同时认为,随着将理性预期引入货币理论的分析,货币政策规则成为明显优于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框架。由于通货膨胀目标制既能使货币当局建立货币政策可信性,又能使货币当局保持相当的灵活性,因此,20世纪90年代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建立通货膨胀目标制来提高其货币政策的绩效。  相似文献   

9.
货币政策的成功实施,取决于公众的信任,而这种信任的获得,依靠的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信誉度.由于货币政策固有的动态不一致特性,公众通常对政府降低通货膨胀的诚意感到怀疑.动态不一致产生的根源是政府偏好的多样化,即政府不但关心通货膨胀问题,同时它还关心就业等其他问题.由于短期菲利浦斯曲线的存在,当政府更关心失业问题时,它就会采取扩张货币政策以增加就业的做法,从而违背其最初降低通货膨胀的承诺.因此,理性的投资者对政府降低通货膨胀的信任程度是有限的.在公众不信任的情况下,预期通货膨胀降不下来,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不但不能增加就业,反而会使通货膨胀进一步高涨.近年来这种现象的反复出现,使各国政府和货币当局越来越认识到了货币政策的核心是信誉度.  相似文献   

10.
程国有 《财政监督》2012,(23):63-65
在通货膨胀刚出现不久,通常采用从紧货币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实施初期,不仅没有阻止物价上涨和流动性过剩,反而掉进"助涨杀跌"陷阱,根源在于从紧货币政策初期会加剧供求矛盾、加剧成本上升、加剧热钱注入,导致物价越调越高的局面,一年左右之后,则开始出现大批企业关门倒闭破产和物价下降互动发展,经济增长呈现下滑态势。解决的路径不是把重点放在货币调控,而是放在商品供给调控上。  相似文献   

11.
1日元升值的背景和概况 日元急剧急速升值发生在80年代的中后期。在里根总统80年代初期执政以后,美国经济进入景气发展,在这一时期,导致了较为强烈的需求和进口。这反过来恶化了美国的贸易项目,导致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此外,美国通货膨胀压力和财政赤字抬高了利率,导致美元被严重低估。1985年9月,美国为了解决持续快速增长的贸易逆差的问题,与日、德、法、英等国签订了“广场协议”,要求5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已逐步缓解美国贸易逆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期笔者身边有很多朋友问及移民,对美国有兴趣者为多。他们看到很多报道说因为经济不好,美国的衣、食、住、行都比以前便宜得多。金融海啸以后,美国确实把移民申请的要求降低了。欧美国家现在都很欢迎外国的投资移民。在欧洲很多地方,只要在当地买套房子便可以获取居留权,并且居住一定年限后便可以入籍当地获得永久居民身份。以西班牙为例,只需要在当地购买一套约16万欧元的房子便可以获取居留权。当地居民对于政府放宽移民要求强烈反对,西班牙自治区之一的加泰罗尼亚更有人民主张争取独立,这对移民的人身安全极具威胁。  相似文献   

13.
在经过两年多升值后,许多人认为人民币升值势头该缓一缓了,甚至提出应该让人民币一次性贬值。但是,对中国居民而言,汇率升值意味着货币购买力的增加,货币购买力增加又意味着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此外,汇率升值能够牵制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是对通货膨胀的抵消。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关于当前通货膨胀压力及其释放问题近几年货币连续超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加已成为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共识。但是,对于通货膨胀压力释放的可能性及释放时机则众说纷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经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各种生产要素配置趋于合理,我国经济已进入一个快速发时期,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仍属于适度范围,近期内不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其主要论据是:(1),目前消费品市场稳定,社会商品零售物价上涨较低;(2),近年来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的相关性不明显,因此当前货币的高投入未必会引发物价上涨;(3),目前价格上涨中相当部分是由调价引起的,这部分不能看成通货膨胀;(4),经过1988年的抢购风后,居民对  相似文献   

15.
<正> 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种反常的现象,大量的现金离开了银行,散留在社会上;现金交易范围越来越广,金额越来越大;集资、民间借贷等直接融资行为愈演愈烈。这种资金“体外循环”的现象,大大地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使预算外基建投资无力压缩,国家银行信贷资金来源减少,重点生产得不到保证,信用危机加剧,社会直接融资又使企业的利润通过高利形式分配给个人,增加了消费基金,同时滞留在居民手中的货币又给市场构成威胁,随时可能冲击市场,刺激物价上涨,加剧通货膨胀。因此,对资金“体外循环”  相似文献   

16.
外资的流入,可促进本国资本的形成和经济的增长。但外资的大量涌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如国内需求的增加,货币供给增长率的提高及通货膨胀的加剧,实际汇率的升值各经济项目的逆差等。1994年和1995年的1—5月,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余额分别为337.76亿美元和120亿美元,间接投资和短期资本也呈现出很大的顺差。这些大量涌入的外资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产生了以下影响:  相似文献   

17.
国债发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任凤泽自1981年起,我国每年部发行大量国债,发行国债对金融的冲击成为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部分人士认为,大量发行国债,必然引起通货膨胀;也有人认为,大量发行国债,使资金分流,必然造成政府预算排挤企业资金需求。本文以会计借贷法则...  相似文献   

18.
<正> 80年代,通货膨胀对吐界经济影响不大。这主要是因为各主要国家的货币供给量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90年代的世界经济将面临缓慢出现的通货膨胀的严峻挑战。本文重点分析90年代德国、美国和日本将面临的通货膨胀。西德货币统一带来的通货膨胀东德和西德定于1990年7月结成货币同盟。1991年两国统一后,货币供给量将猛增。两德货币兑换比率是诱发德国出现通货膨胀的导火索。按规定,西德马克与东德马克的公开兑换比率为1比1,但在货币同盟的话题出现之前,黑市兑换比率曾一度达到1比10。货币兑换比率必须从两国的生活环境和综合经济实力出发进行计算安排。然而,东德和西德货币的兑换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却受到了政治力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货币的长期中性使货币供应量过多,这只能造成物价水平的上升。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存在超额货币供给的同时,却保持了经济的通胀性增长。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是阻止超额货币供给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我国居民储蓄意愿强烈,现期消费减少,其所持货币进入资本市场的量增加;银行“惜贷”;在金融改革深化中货币化进程受阻,这些因素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20.
张志华 《国际金融》2013,(10):71-77
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国际收支已经持续多年的双顺差,外汇储备总额达到33115.89亿美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外汇储备大国。如此多的外汇储备,不仅引起大量基础货币被动发行,使我国面临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迫使央行不得不采用非常规手段回笼货币,而且还要承受外汇资产缩水的风险,央行被迫成为需要经营货币的机构。这是过去外汇储备相关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但是,中国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