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伟 《商界》2007,(6):80-81
1984年洛杉矶夏季奥运会:柯达 “非奥运营销”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84年,用于描述在这一年举行的洛杉矶奥运会上一些企业所采用的特殊营销手段。在这届奥运会上,富士耗费巨资成为奥运赞助商,而其竞争对手柯达却成为了ABC电视网的赞助商。并由此创造了一个非奥运营销的经典:因为赞助电视网,柯达有权在奥运转播过程中不断传播柯达的品牌标识。  相似文献   

2.
《连锁与特许》2008,(5):53-53
现代奥运会的商业价值在战后被日益重视,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成为奥林匹克商业开发的一座里程碑,从此,奥运成为全球商家的必争之地,一个又一个品牌通过这个舞台走向全世界。可口可乐、柯达、IBM、三星、联想,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奥运的赞助者,也是奥运的受益者,他们的经验使奥运营销渐成显学。  相似文献   

3.
奥运营销成败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奥运会的商业价值在战后被日益重视,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成为奥林匹克商业开发的一座里程碑,从此,奥运成为全球商家的必争之地,一个又一个品牌通过这个舞台走向全世界.可口可乐、柯达、IBM、三星、联想,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奥运的赞助者,也是奥运的受益者,他们的经验使奥运营销渐成显学.  相似文献   

4.
奥运史上最昂贵的离婚,是柯达与奥运会的百年姻缘一朝分手。从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柯达就成为了奥运会的赞助商,到北京奥运会,柯达与奥运相伴走过了112年。1986年国际奥委会公布全球顶级赞助商计划(TOP),柯达即加入其中成为奥运会的顶级赞助商之一。  相似文献   

5.
《商界名家》2006,(8):88-91
2006年4月28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新闻发布中心,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燃气具独家供应商。华帝由此成为百年奥运历史上第一个燃气具供应商。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蒙特利尔奥运会是奥运史上入不敷出的反面教材,那么1964年在日本东京举办的第18届奥运会则被视为奥运史上成功的典型案例。东京奥运会不仅向世界展示了日本的复兴,而且使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借助奥运会带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作为吸引全球数十亿人眼球的体育盛事,奥运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及品牌价值无疑是巨大的。伊利集团自从2005年11月16日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牵手奥运会的中国食品品牌,就打响了奥运营销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8.
倪俭 《广告大观》2007,(9S):109-110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说:“一届奥运会成功理发师否,媒体是最终裁判。”08奥运揭幕尚需时日,各路“裁判”却早已鸣枪。在奥运的巨大诱惑面前,报道联盟的揭竿而起与奥运赞助商搜狐的一家独大不无关系,挑战搜狐并不是报道联盟的最终目标,他还想赢得更多,在家门口举办的这一届奥运会,很显然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至关醒目的拐点,同时它也将成为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一道分水岭。[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罗明 《成功营销》2012,(5):64-64
体育是全人类的语言,奥运是全世界的狂欢。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关注奥运、参与奥运。奥运会的舞台,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这是奥运机遇所蕴涵的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荆雷  朱东华  郭颖 《商业时代》2007,(20):94-95
科技奥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提出“科技奥运”理念的我国来说,科技奥运基础理论和理念内涵研究,奥运与科技产业的融合生长及互动关系研究,以及如何成功地组织举办一届蕴含科技理念的奥运会都是需要仔细考虑的重大课题。奥运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体育盛会,其正在成为促进科学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成为一个特殊的“技术开发包”。  相似文献   

11.
<正>奥运会就像一个魔方,它给消费者造成的感觉是:能够成为奥运赞助商的企业都是"很厉害"的,这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自然也是可以信赖的。借助奥运会这个四年一次的体育盛事,可以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因而企业为了能在这个有限的平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而绞尽脑汁。花费巨资成为奥运赞助商的自然可以名正言顺顶着奥运会的光环进行营销,没有拿到奥运赞  相似文献   

12.
徐娜 《销售与管理》2006,(B02):9-10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逐步来临,奥运营销又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这是一个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时机。国内的大企业比如联想、青岛啤酒、长城润滑油、中国移动等早早巳经与奥组委签约成为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赞助商,希望提高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但是对于众多中小企业来讲,没那么大的手笔去赞助,因为不光赞助费是一大笔开支,其宣传费用更是赞助费的几倍。那么,众多的中小企业怎么能借奥运的东风提升自己呢?笔者认为,中国的中小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和奥运挂钩.  相似文献   

13.
“奥运”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传播度极高的关键词,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正因为如此,2008奥运经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吸引了众多国内企业借助奥运这一杠杆来撬动经济效益的增长,提高企业发展的速度,因而以奥运为载体的奥运营销也受到追捧,屡试不爽。  相似文献   

14.
北京后奥运经济效应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敏  徐宁 《商场现代化》2008,(8):244-244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对北京乃至我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会产生一系列影响。由奥运会带来的商机—"奥运经济",一时间成为公众关注和谈论的焦点。面对奥运会结束阶段给举办城市带来的巨大经济影响,如何应对后奥运经济及其效应,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陈刚 《广告大观》2007,(11S):5-5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不管是对广告主还是对媒体,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同时,奥运报道的高强度、高密度、高关注度对媒体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特别是电视媒体,在奥运期间必将成为关注度最高的媒体。一方面,现有的忠实电视观众会更忠诚地坐在电视机前,感受奥运节目带来的乐趣;另一方面,许多不太密切观看电视甚至已经流失的观众会重新回到电视机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一届成功的奥运会,离不开健全高效的物流系统支持。由于奥运物流,尤其是赛中物流的复杂性和国际性,无论是在具有强大实力和丰富物流经验的物流业巨头,还是特定领域有优秀业绩的小企业都有可能为奥运做出贡献,成为奥运会的幕后英雄。  相似文献   

17.
奥运会的到来不仅带动了北京商业地产的发展,国内各大城市也都会感受到奥运所带来的巨大商机。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中,可以预见,一些定位精准、科学运作的商业项目将借助奥运而取得成功。对于一个商业项目来说,其定位是战略性问题,而应对奥运会则应该是个策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赵一鹤 《广告导报》2006,(8):105-105
奥运掘金,谁更领先? 奥运会曾经是个亏本生意,不像现在是个你争我抢的香饽饽。1984年的奥运会,只有洛杉矶一个城市愿意承办。若没有赞助这种募资形式,奥运的历史也许比较悲惨。  相似文献   

19.
《广告大观》2008,(10):111-113
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圆满落幕,中国开始进入一个“后奥运时代”。表面看来,奥运营销的话题已经接近尾声,然而,08奥运对于中国企业的意义却远未止步于此。在宏观环境上,奥运会对中国的经济、文化甚至国家形象所带来的巨大推动力,毫无疑问会持续惠及中国企业。因此,如何借势“后奥运”同借势奥运一样,成为中国企业尤其是赞助商眼下必须关注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20.
距2008年奥运会不足xxx天,随着奥运倒计时,公众关注度日益提高,而企业的可运作时间日渐紧迫。奥运会作为全球几十亿人口的集体狂欢,是面向全球市场的商家们四年一度的重要营销战场。对于企业来说,成为奥运会的顶级赞助商,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占据市场先机、扩大市场份额、获得巨大利润回报的平台。2008年奥运会是一个难得的营销机会,但是企业怎样才能抓得住这个机会,怎样才能抓出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