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艳  李华  陆宁 《经济师》2010,(3):23-24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失地农民数量逐年增加,如何有效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问题,仅仅只考虑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障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解决这些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而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关键是要对他们进行就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文章从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将大量被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将成为失地农民,使得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存在征地补偿标准偏低且安置方式单一,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不充分,失地农民缺乏非农技能等问题。本文就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与措施:重视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强化就业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以及拓宽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西部5省区农调队抽样调查后公布的576户失地农民就业状况的数据资料的分析,发现西部地区的失地农民就业状况令人担忧,建议各级政府通过创造失地农民再就业的良好宏观环境,强化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制度,探索经济就业双向增长途径,实现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失地农民就业需要两个要件:一是就业的场所;二是能够适应的就业岗位。在失地农民中还有大量存在的待业人员,他们大都是中老年群体。为此,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还应突出对他们的关注。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总体思路在于:存量和增强就业渠道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西部5省区农调队抽样调查后公布的576户失地农民就业状况的数据资料的分析,发现西部地区的失地农民就业状况令人担忧,建议各级政府通过创造失地农民再就业的良好宏观环境,强化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制度,探索经济就业双向增长途径,实现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当前,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地农民问题日益突出.就业是失地农民最好的保障,如何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文通过分析村改居后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村改居后失地农民就业保障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占用了农民的大量土地,导致很多农民失去土地。同时,由于征地制度不完善、农民的思想观念陈旧、文化素质偏低等,导致很多失地农民未能就业。为了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有话要对目前有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研究进行总结,指出当前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以便进一步完善已有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失地农民就业的类型、路径与政府引导——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继红 《经济经纬》2007,(5):115-117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日益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顺利实现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活来源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从对南京市的调查来看,64%的失地农民实现了城市就业。他们主要通过政府部门、职业中介以及个人关系网络等渠道,从事个体经营,或在私营民营企业和集体企事业单位就业,呈现出政府安置就业、失地农民自谋职业中的“自雇型”和“受雇型”就业的独特类型。针对这一现状,地方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9.
吴坚 《生产力研究》2011,(5):36-37,95
当前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中接受就业培训比例小,就业培训与就业安置衔接程度低,培训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而投资收益不清、配套政策缺乏和培训市场化水平不高是其问题存在的原因,必须通过改革失地农民培训体制、改善培训组织实施水平来做好失地农民培训工资,帮助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生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北京地区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基于2008年和2015年两次失地农民社会调查数据,通过失地农民的就业机制分析,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并进行“稀有事件偏差”检验,分析在城镇化进程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就业机会、职务晋升和就业行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失地农民获得非农就业机会方面,2008年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其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2015年人力资本和政治面貌的影响不显著,不过求职途径和户籍的影响显著;在职务晋升方面,两次调查结果基本一致,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培训对其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求职途径、户籍的影响不显著;在就业行业方面,随着时间的推进,2015年失地农民的就业行业选择出现了新的变化,有44%的失地农民开始到公共部门就业,2008年人力资本、政治面貌和求职途径变量对其进入传统行业就业无显著影响 ,2015年开始凸显,特别是对其进入公共部门就业有着显著正向影响,而户籍对进入传统行业有着正向影响,对进入公共部门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数量与日俱增,他们的就业和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文章分析了当前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就业状况,指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在和谐社会中的紧迫性,并对解决就业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夏林  陈步高 《经济师》2012,(9):176-178
妥善解决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就业等方面存在的困境问题,是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文章以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华藏寺村为例深入探讨了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生活窘迫、就业困难、心理失衡的成因,指出只有建立统一的少数民族地区失地农民专项养老保障基金、健全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积极扶持失地农民就业才是解决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困境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
失地农民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弱势群体,就业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经研究发现,除了经济动因与制度因素外,社会资本的支持、人力资本的提高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鉴于政府在失地农民就业中的主导地位,提出以政府为主导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农民社会网络,健全社区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来促进失地农民就业。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与城市下岗职工相比,失地农民没有最低生活保障和稳定的就业渠道,缺乏政策和财政支持,显得更为弱势。目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并认真解决,否则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和谐与持续发展。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乡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上涨,失地农民的数量也逐年增加。如何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对社会稳定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河北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创新社会保障体制,维护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构建就业技能培训机制,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加强相关的法律建设,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  相似文献   

16.
以就业推动失地农民的安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进程中,会带来许多农民的失地问题.本文认为,就业是做好失地农民的关键所在.为此,应该从观念上强调政府和失地农民的就业观;从就业渠道方向上进行下乡、进城和移出的选择;在具体举措上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及时提供就业信息、拓展可提供的岗位,从而实现以就业推动失地农民的安置.  相似文献   

17.
李宁  赵伟 《经济研究导刊》2012,(25):111-115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失地农民大量增加。关注并切实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采用入户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吉林省失地农民在失地前和失地后的就业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农民失地前后的就业状况进行了定量化地对比分析。并从农民自身存在的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地理环境因素以及社会保障因素等方面对影响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这三个地区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大量农民加入到失地农民的队伍中。通过培训帮助失地农民掌握一门技能,提高他们的生存及就业、创业能力,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必要加强和改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应立足于长株潭两型社会这一背景,增强失地农民就业和创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充分就业是受灾失地农民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政府应在受灾失地农民充分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对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辖的9个村(社区)调研表明:因地震失去土地的农民极易陷入贫困或再次返贫,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可以促进受灾失地农民充分就业,帮助其摆脱贫困.因此,政府应健全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体系,强化就业培训;完善失地补偿制度,实施适度的失地保障;积极招商引资,拓宽就业渠道,以此促进受灾失地农民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中国城市化的加速为周边农村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这些农民的生活方式、收入来源都因失去土地在一夜间发生改变。但由于大多数失地农民在文化、技术、年龄等个人素质方面都不具备竞争优势,难以找到新的就业机会,从而引发的问题凸现。为了解决好失地农民的问题,需要政府必须强化引导工作、改变失地农民就业观,将社会保障系统覆盖到失地农民,设立培训基金、强制失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建立创业、投资、就业、培训咨询机制,为失地农民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失地农民多途径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