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国房价不断上涨。同时,全国大中城市房价的大幅上涨,也带动了中小城市乃至中西部地区三线城市和县城房价的普遍上涨。  相似文献   

2.
持续上涨的房价成为社会关注的民生话题,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切入点。有些人认为,房价居高不下,是由于实行招拍挂后地价太高,是地价高导致了房价高。只要降低地价,就可以把房价降下来。现实情况是不是这样,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信息     
上海房价再居全国之首楼市综合消息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测算的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表明:5月份,上海的平均房价依然高居全国首位,每平方米达到5381元,高于北京和广东的每平方米5156元和3877元。近期由于上海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市郊政策性人口引导,抑制了市中心房价的涨幅,但同时也造成了上海市郊房价大幅度上升。房价涨幅较大的地区是宝山和嘉定,平均房价每平方米都上涨了1000元以上,涨幅较小的闵行也继续维持在每平方米6000元的高价。奉贤的房价虽然不高,但从年初的每平方米  相似文献   

4.
王敏 《国土经济》2005,(1):27-28
2004年,对地产商们来说,最开心的莫过于房价涨了,而最不开心的是土地价格也涨了。不少的地产商对上涨最快的上海房价“耿耿于怀”,有北京地产商就干脆说:“上海的房价涨成这样,同样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北京的房价没道理不涨。”有人认为,房价上升的原因是供不应求。而未来房价能否平衡,关键看房地产开发用地的供应量。  相似文献   

5.
北京房价在两年内至少涨了上千元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上海房价在两年内上涨了大约3倍,甚至5倍。面对房价成倍增长,我们看到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打击投机炒房、稳定房价也看到专家、学者、教授等运用各种理论分析房价走势,一会说房价要涨,一会说房价要跌,甚至还与“人民币汇率”联系起来还看到开发商一边在老板台底下数着钞票,一边义正辞严地承诺要“盖让老百姓买得起的房子”。  相似文献   

6.
“稳定房价”与“平抑房价”勿须继续争论 2005年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两个“国八条”,主题是稳定房价。“国八条”还指出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住房领域出现了“五大突出问题”,其中头两个突出问题是:有些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有些城市房价过高。当时许多业内人士同意以稳定房价为主题。他们认为,房价是举国上下都十分关心的大问题,应该把“稳定房价”放在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地位鲜明地提出来。但也有人认为,对于房价上涨过快,稳定房价是“对症”之策,而对于房价过高,稳定房价就不是“对症”之策。如果把稳定房价改为平抑房价,则能全面地适用于以上两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前.楼市向上的时候.买房人面对节节高涨的房价苦恼不已,现在,随着市场的调整,房价渐渐开始回落。虽说房价下跌了.买房人的选择也多了.但新的烦恼也随之产生了。那就是如何做到买房时不在价格上吃亏。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2012,(9)
在房价出现多年飞速上涨之后,房价的一次大幅度下跌冲击了全球住宅房地产市场。根据《经济学人》最新摘要显示,杂志跟踪调查的21个国家中,有12个国家的房价出现同比下降,其余9个国家中,有5个国家的房价增速也比一年前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易宪容 《英才》2008,(9):38-38
如果一个市场的房价由于奥运而严重透支,那么奥运之后,北京房价的理性回归也就显得再正常不过了。  相似文献   

10.
《东南置业》2007,(9):42-42
谈到房价这个敏感的问题,杨少锋否定了房价不会下跌的观点。他说道:“不少专家认为房价不会下跌,他们无非下述几个理由:其一,中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那么请问日本的土地稀缺不稀缺?香港的土地资源稀缺不稀缺?其二,中国经济在持续发展,国民收入在提高。那么请问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是不是也在发展?国民收入是不是也在提高?日本(房价)降了,香港(房价)降了,中国(房价)会不会降,我认为有这种可能!由此看来,所有的理由都站不住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城镇住房价格出现连续快速上涨,致使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越来越难以解决,也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为平抑房价,政府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但效果不大,房价依然上涨。推动房价上涨的主要根源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2.
房价已经涨到县城。这似乎不在媒体和舆论的关注范围。但事实表明,西部欠发达地区,两千以内的房价基本成为历史,高的达到三四千了。县城房价也疯狂,意味着高房价已经围困了全国所有城市。对于真正有住房需求的人们来说,意味着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自去年底万科率先降价促销以来,有关房价下跌的消息就不断传来,有虚张声势的作秀,也有确确实实的降价。在众声鼎沸的当下,如何看待房价的涨跌,透视房价下降背后的市场潜规则,应该比单纯地议论房价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观点     
《财务与会计》2011,(6):6-7
房价下跌总体影响有限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目前住房作为投资品,房价租金比过高,房地产投资依赖于其房价上升,中国9大中心城市的房价租金比远超美国,也超过香港。他认为,暂时来看,政府针对房地产泡沫的抑制正处于政策效果观察期,如果房价仍无法控制,不排除进一步出台政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已经开始,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商也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难题,自从2008年万科宣布“房价拐点论”后,这场房价角逐的浪潮已经波及到了全国。如今的金融危机对国内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为了减缓影响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国家开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所有的这些措施都会随之影响着房价的变动。因此,我们选择了2009年二手房的房价同比指数为样本来源,旨在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来预测未来房价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上海房地》2003,(5):1-1
房价的过快上涨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从“两会”代表到一般市民无不对此议论纷纷。据有关方面调查,本市80%的市民认为目前的房价过高。一些专家也指出,房价上涨过快存在着许多危害,例如,加大了金融机构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7.
各地房价要实行领导负责制,领导要对房价实行控制,就不敢再欢迎炒房了。虽然房价上涨的因素是多重的,但其中炒房还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上海市政府各区域主管官员已开始全面出动,查考开发商销售合同的真假问题。在北京,一些开发商也明确表态不欢迎炒房者。  相似文献   

18.
坚硬的现实     
还是来说房价。做这一行的,几乎天天跟“房价”打交道,要么在报道房价,要么在报道跟“房价”相关的任何事,可实际上似乎任何事都能跟“房价”扯上关系——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琐事,到汽车能源矿产外交政治,谁让这些事与经济脱不了干系呢。可本来属于经济学范畴的“房价”被赋予了太多意识形态的内涵,成为一个能够轻易搅动国民情绪的敏感词汇,它也因此屡屡被时下众多舆论投机客所利用,以吸引眼球和拥趸——“房市有泡沫,房价必降”之类的言论最易获取人心,尤其这些信誓旦旦的预言也好,言之凿凿的判断也罢,房价降得越多,群众就越拥护。可房价降了吗?现实的吊诡就在于,屡遭破产的预言,每过一段时间就会重生,人们仍然对之深信不疑,并做为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时代》2009,(9):17-17
一系列统计数据和市场动向均显示,在经历了楼市寒冬的洗礼之后,房价迅速抬头,房地产的销售量和房价一路走高,房地产投资也开始迅猛增加,增长势头堪比2007年。  相似文献   

20.
网上的游戏     
吴衍 《上海房地》2010,(3):60-60
某网站在春节期间连续几天挂了个贴子,说房管部门委托某单位运用计算机测算上海合理的房价,经各种数据输入后,计算出上海平均房价为4千多元一平方米,并对一些已售楼盘报出5千到7千不等的房价。主管部门要求保密,但这名据称是计算的操作者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上网公布,声称这是真正的房价,你买贵了吗?且不说主管部门有无委托一说,也不说计算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公布此房价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