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与市场》2011,(2):9-12
本文通过观察2000年~2009年CPI指数的变动规律,研究了影响我国通货膨胀走势的相关因素,并逐一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与CPI关系较为密切的几种因素。通过构建VAR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各个因素对CPI变化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货币供给量、产能过剩、零售商品总额和信贷是影响我国CPI的主要因素,我国的通货膨胀主要由需求增长过快引起,属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2.
自2007年初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出现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五次通货膨胀.尽管如今膨胀威胁基本淡化,但在我国强劲的恢复势态下,其潜伏性与危害性不可小视.本文通过搜集2003年到2008年通胀相关数据,对于通胀成本类、需求类以及输入类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并且结合Granger因果分析法,定量的分析上轮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上轮通货膨胀属于混合型的通货膨胀,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具有明显的输入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短期与长期结合的政策性治理意见,在改革三十年来五轮通货膨胀轰炸之后,为我国抑制通胀工作敲响警钟.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通货膨胀。而要抑制通货膨胀,必须正确分析当前我国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从而提出符合实际的对策。通货膨胀的原因一、“需求拉上”是当前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  相似文献   

4.
自2007年初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出现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五次通货膨胀。尽管如今膨胀威胁基本淡化,但在我国强劲的恢复势态下,其潜伏性与危害性不可小视。本文通过搜集2003年到2008年通胀相关数据,对于通胀成本类、需求类以及输入类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并且结合Granger因果分析法,定量的分析上轮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上轮通货膨胀属于混合型的通货膨胀,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具有明显的输入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短期与长期结合的政策性治理意见,在改革三十年来五轮通货膨胀轰炸之后,为我国抑制通胀工作敲响警钟。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了我国近几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抑制人民币升值所产生的货币被动超发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该加快走出去战略,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在获取海外利润的同时减缓人民币的需求压力,减少被动的货币超发以解决国内的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6.
周立 《海南金融》2011,(9):16-19
本文在探讨流动性概念与通货膨胀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货币需求模型,研究我国最近十年的流动性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货币存量超过实体经济需求导致流动性过剩,这是我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基于此,本文建议通过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措施,改善央行宏观调控,有效控制通货膨胀预期.  相似文献   

7.
诱发通货膨胀的因素及抑制对策朱喜纯通货膨胀是市场经济运行中较为普遍的经济特征之一,亦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经济现象。这一现象经常困扰经济的发展。近几年,特别是1993年我国市场需求潜在着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1985─199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需求过大,货币投放过多,物价大幅度上涨。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使整个经济难以承受,解决物价上涨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了平定物价,今年国家实行了财政信贷的大紧缩。但是,用这种对经济影响较大的财政信贷紧缩办法来抑制需求和通货膨胀,代价高而效果却短暂。因为财政信贷紧缩不可能长期实施,一旦  相似文献   

9.
理清通货膨胀的不同成因构成并将其量化分解是管理当局有效抑制通货膨胀的基础。本文依据结构性理论,在构建量化分解通货膨胀成因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学的因子分析法对构成CPI的31个小类子成分进行实证研究,分解出源于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的通货膨胀程度指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进入本世纪后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需求层面的货币、信用因素拉上的,单纯来源于供给层面的因素所引发的价格结构性上涨不会引致较高的通货膨胀问题,而2010年后的通货膨胀问题主要来源于需求层面。  相似文献   

10.
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是抑制需求和通货膨胀的主要办法。但是,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在资金价格过低,运用贷款仍然是企业增加利润的主要手段,对企业投资冲动缺乏有效制约手段的情况下,控制贷款发放规模,从而控制货币发行的目标往往落空。提高利率则能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但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应对宏观调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去年以来,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集中表现在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能源和部分原材料等供求关系紧张,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物价水平持续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为了加强宏观调控,控制投资过快增长,防止通货膨  相似文献   

12.
通货膨胀是困扰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这些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必须看到,在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不稳定性因素,其中第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通货膨胀严重,物价上升幅度较大,本文就抑制通货膨胀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供大家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以货币供应量和汇率为代表的货币因素、供给因素以及需求因素引入菲利普斯曲线建立了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并利用1995年第1季度~2013年第2季度的数据来实证分析不同因素对于我国通货膨胀动态衍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前瞻性预期与通货膨胀惯性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同时存在,但是前瞻性预期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大;其次,货币供应量变动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率影响具有最重要的作用,而代表需求因素的产出缺口以及代表供给冲击的原油价格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很小;最后,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通货膨胀可以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4.
199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趋向正常,物价平稳,金融形势相对稳定。但是,财政困难,企业效益差,货币供给大幅度超经济增长等问题依然突出,潜在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存在。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实施配套政策,治理潜在通货膨胀,为深化改革和发展消除后顾之忧。我国潜在通货膨胀的表现型态通货膨胀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价格上涨型通货膨胀,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或零售物价上涨率来代表;二是潜在性通货膨胀,也称货币储存性通货膨胀。供给超过经济增长需求的过  相似文献   

15.
刘芊 《中国外资》2010,(8):15-16,18
2007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史上最严重的流动性过刺的时期,物价水平达到两位数的增长,抑制通货膨胀继续上升成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之后尽管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乃至全世界都经历了一轮通货紧缩的过程,但是通过膨胀的阴影像一个幽灵一样仍不对地侵袭着每个政策制定者的神经。要想治理通货膨胀,首先必须知道导致通货膨胀的源头在哪里,关于这点学术界争论得沸沸扬扬。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有很多种,但是具体到实践中,中国或者所有盯住汇率制国家,通货膨胀的成因又具有特殊性,本文根据汇率决定的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得出:若一个国家采取钉住另一国货币的汇率制度,那么钉住国的通货膨胀率是由被钉住国决定的。据此,文章试图对此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因为中国从1994年1月1日汇率改革以后,人民币的汇率基本上是钉住美元的,故文章选择中国一和美国两个国家,对他们从1994年到2005年的通货膨胀率进行因果检验。结果显示,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对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具有较显著的Granger引致关系,美国才是全球通货膨胀的输出源头。  相似文献   

16.
对当前越南通货膨胀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以来,与经济高速增长相伴随,越南通货膨胀日益加剧。进入2008年,越南通货膨胀愈演愈烈。2008年5月份越南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5.2%,增速为1992年以来最快水平,成为亚洲通货膨胀最严重的国家。越南通货膨胀主要是由输入型通货膨胀、货币投放增长较快、本币贬值、经济持续过快增长、持续低温天气等自然灾害较频繁发生等因素造成的。在越南政府采取适度降低经济增长率、实施紧缩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限制部分产品出口、实行限价政策等综合调控政策后,越南通货膨胀将有所缓解,但仍将在高位运行。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不确定因素很多。一方面,由外部需求下降导致的净出口贡献率下降,加上国内严重的自然灾害,我国经济增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就业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我国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有可能出现“滞胀”的局面。为防止我国经济大起大落,要科学预测世界经济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在促进经济较快平稳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相似文献   

18.
刚刚加入世贸组织一年多的越南,由于外贸依存度特别是进口依存度显著上升,致使去年以来高涨的国际价格向其国内传导,再加上国内投资率高涨等因素影响,形成了两位数的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面对严重通胀,越南进行了积极地治理,其在治理中形成的一些思路和共识,在某种程度上对我国当前抑制通货膨胀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颜丹明  许嘉 《新金融》1990,(7):20-22
为克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严重通货膨胀,自1988年4季度开始实施的紧缩政策,历时一年后已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长期过热的经济开始降温,基建投资得到压缩,过高的社会需求受到抑制,货币回笼增加,社会经济秩序明显好转。但同时也出现了生产增长连续回落过猛、商品积压增加、经济效益下降等问题。面对紧缩双向效应所显示的经济态势,其评价和判断众说不一,对今后金融策略走向的选择相去甚远。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澄清问题的实质,做出正确的估价和判断,这对于经济摆脱目前的困扰乃至对于经济的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前一时期理论界普遍认为的中国经济出现了过热和通货膨胀的苗头,在对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和投资增速过快这三种经济现象进行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判断,并对抑制结构性投资过热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