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些企业,特别是个别的国有企业,不太重视企业的统计工作,一旦发现有些统计数据不符合领导意图时,部门的负责人就拍脑门,随意修改,企业经营的好坏,人们往往注重企业的领导班子,企业的产品产值,而忽视了企业最基础、最直接、最能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劳动统计指标。  相似文献   

2.
《重庆劳动保障》2006,(5):16-17
江北区是老工业区,近年来下岗失业职工不断增加,劳动纠纷也在不断增多,加上江北城拆迁致使一部分集体、股份企业搬迁、解体、重组和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破产工作的推进等多种因素,致使劳动关系出现多元化和劳动关系不和谐的趋势,导致集体争议、突发事件呈现高速增长。仅2004年至今,就立案处理劳动争议案件843件。  相似文献   

3.
新建企业由于建立时间短,运作程序远不如老企业那样理顺,劳动争议预防机制不健全,调解委员会调解效力作用不明显,加之部分劳动者的法律意识淡薄,都给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如果方法得当,措施得力,就会为新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发展空间,反之,将成为其发展的重大障碍。笔者结合多年来的调解工作经验,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凌波 《财会月刊》2008,(5):97-97
很多大学生并不是真的找不到工作,而是因为他们不喜欢那些工作。不喜欢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三条:第一嫌钱少,一个月2000元,怎么过?第二嫌工作重要性不够,让我去当一个干事员?我得做有创造性的工作。第三不喜欢或者看不起自己的老板,就他--凭什么我给他干呀?  相似文献   

5.
时下有不少企业只注重经济利益,而缺乏法律意识,他们为了降低人工成本,雇佣职工不办理招工登记备案手续,双方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后不办理退工登记备案手续,由此引起了不少劳动争议。在劳动争议中往往企业遭败诉。还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也有的企业因此受到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罚,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相似文献   

6.
唐骏 《企业文化》2010,(1):47-47
让企业的员工都喜欢企业,是一件很难的事。我在国内某网站看到一个调查,被调查的8万多人中有78%的人都说不喜欢自己的企业,更有87%的被调查者说想离开自己的公司。根结所在还是企业的管理,就是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许多企业中有一种误解.认为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就没有建立合法的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就不受法律的保护。这种观点将劳动合同的作用绝对化,因而是非常片面的。实际上,即使不签劳动合同,企业与员工之间因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也同样受劳动法规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天河区户籍人口51万余人,常住人员110万余人,各类企业近4万家,从业人员40余万人,是广州市外来人口相对集中、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区域。因此在天河,劳动保障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做好劳动保障这一社会、民心工程,天河区劳动保障局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努力创新,率先在全省建立并实施了“两网”监控,在全区设立了205个“哨所”,将劳动保障监察关口前移到全区的每个社区,监督企业的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创建了具有天河特色的职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劳动保障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试用期的时间长短是根据劳动合同期的期限相应确定的,而且试用期不能超过法定的上限。那么试用期结束后,单位能够以员工不符合企业要求为由延长或再约定一个试用期呢?  相似文献   

10.
从小时候以来,一直喜欢看经济信息联播,看里面的各种商业经济信息。稍微有一点大之后,喜欢看一些企业家传记,看一些企业发展的简史。当看到一些企业从无到有的崛起之后,心里是非常的激动。但是也有一些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有些企业做不好甚至死去。  相似文献   

11.
编者的话     
贺平 《企业文化》2005,(11):1-1
“神六”的火焰照亮了这个秋天,关于它的话题足够温暖整个冬季。 有位外地企业的朋友老顾是负责企业文化工作的,他来京开会,一见面就对我说,你的杂志我们期期都翻,不过,说句话你别往心里去,那些长篇大论的空谈理论文章我们都没有工夫看,能不能多整点适用的? 老顾从企业来,企业的声音我们怎能不往心里去?如今研究企业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了,但确实有一些企业文化人闭门造车,构架空中楼阁,追求用最新潮、最时髦的语言修饰企业文化;他们为企业策划,离现实很远,既不能救活企业也不能安邦定国,却制造了一批“专家”。企业不喜欢读  相似文献   

12.
劳动组织管理标准是稳定职工队伍和调动其积极性的关键景德镇市八五九厂蒋建营在下海潮的影响下,不少企业中都存在着工作怠慢、人才外流等不良现象。众所周知,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留不住人才或其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企业的生存就面临着...  相似文献   

13.
企业劳资人员由于工作的分工以及企业内部人员的更替调整,对劳动争议促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程序乃至审理等特点不熟悉。随着社会的进步,员工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员工通过法律的途径解决与企业的劳资纠纷。因此,企业对劳资人员代表企业参与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活动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那么,企业劳资人员在企业的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和诉讼活动巾如何才能当好委托代理人呢?  相似文献   

14.
有个别企业不惜牺牲劳动者的利益,想出各种各样的“损招”,来与《劳动合同法》周旋。一是“拖”。能不签就不签,能晚签就晚签,拖一天是一天:二是“吓”。恐吓员工,也恐吓有关部门。你们如果让我签劳动合同,我就裁员,我就停产;三是“漏”。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劳动合同法》施行以后,各地劳动争议案件风声水起,一方面体现了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在加强,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很多企业存在制度不完善、操作不规范和轻视细节等漏洞,让劳动者"有空可钻",大举"维权"。笔者所在的企业在历经波折之后,也认识到加强劳动纠纷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它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于是组织专人精研细磨劳动法规,联系实践,查疏堵漏,力防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和家人一起修过地,就是村上给你家分的工,把一片地修平整,当然,村上已经给我家划分好了,各家要修的地提前都是划分好的。当时,不知道为什么要去修地,只知道得必须干完才行,也不知道那种活动叫什么(现在从事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才知道那时候的劳动叫积累工),更不知道给谁家修地。  相似文献   

17.
集体合同是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或企业组织之间签订的关于劳动条件、劳动标准以及劳动关系等问题的书面协议。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表明,集体合同是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是劳动力市场机制运行的必要条件。劳动个人意志通过劳动团体集中表现出来,有助于克服劳动关系内在的不平衡和劳动个体的弱势。推行集体合同有利于雇主在既定的劳动条件基础之上组织生产经营;避免争议,防止行业间的不正当竞争,使劳动条件趋于标准化,稳定员工队伍,保持产业和平,促进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通过对嵊州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上半年立案受理的198件劳动者投诉案的分析,看到当前企业劳动关系中一些不和谐之“音”,并就此提出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9.
氏族企业的产生,首先是一个人或家庭中的几个成员聚集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报酬,他们自己创办的作坊或企业不接纳外人,有活自己人做,有钱自己人赚,肥水不外流。当他们的企业或作坊达到一定的生产能力,有了一定的经济最益,需要较多的管理人员或生产工人时,首先是从直系亲属中考虑所用人选,然后在旁系亲属圈内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友谊街道地处区政府所在地,企业比较集中,经济繁荣,不仅有全民集体企业,而且民营企业发展很快,因而招用外省区民工较多,属于街道管辖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店)使用民工为数不少,因而民工与企业(店主)法人代表在用工期间纠纷也时有发生。劳动监督队认真处理和妥善协调解决多起劳务纠纷,为民工讨回工伤费用追回押金和支付应得工资等2100多元,保护民工正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区安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