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不少同志至今还这样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调节机制是市场机制,而社会主义的经济调节机制是计划机制。“计划”与“市场”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经济调节方式有三种不同类型: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市场调节。但是只要我们不把计划与市场对立而是统一起来看,就会发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存在市场机制,而在于这个市场机制是否有计划性。任何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调节的方式或手段,最终都表现为对市场的调节。“市场调节”这个提法本身就欠妥,把“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并列也是不够科学的。因为: 第一,市场是客观存在的对象性的东西,它只能是调节的客体,不能是调节的主体。大家知道,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市场行为,讲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也就是讲对市场  相似文献   

2.
1988年3月29日至4月1日,广东经济学界50余人在广州燕岭大厦举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系列研讨会”第二次研讨活动,对社会主义市场价格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下列的一些问题取得了比较一致的意见。一、市场价格并不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本质上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商品经济一般,不论是资本主义自由商品经济还是社全主义计划商品经济,都是生产“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的经济即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包括商品生产和流通。商品的生产,目的不是“自给自足”,而是要通过市场,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实现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的概括,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最高层次是计划经济,它是由公有制所决定和所要求的基本经济制度,同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制度相区别。这个精神体现在《决定》的下列三处论述之中:“社会主义社会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危机,使生产符合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目的,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优越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标志之一。”“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总体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那种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这些论述都清楚地表明,计划经济是从社  相似文献   

4.
张井 《南方经济》2012,(4):73-74
一、“南方谈话”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宣言 从改革开始到邓小平“南方谈话”前,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导向和目标模式的重大问题,党中央高层包括元老,认识上有分歧,理论界和政界有争论:一种意见主张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另一种意见主张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后一种主张占上风,影响着中央决策.党中央文件先后提过: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商品经济;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覆盖全社会;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提法虽然变过多次,但实质仍然是计划经济为主.理论界则先批判商品经济,后批判市场经济,认为都是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5.
张井 《南方经济》1992,(6):12-15
一、要重新认识“计划经济”概念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不能实行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也不能实行市场经济。这样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成是两种对抗的社会经济制度。许多人犯了“市场恐惧症”,反对社会主义也搞市场经济,就是从这个传统观念出发。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我们要理解邓小平同志这个论断,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不仅要重新认识“市场经济”概念,也要重  相似文献   

6.
刘生峰 《特区经济》1992,(8):21-21,23
<正> 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摒弃过去的产品经济,建立商品经济,从而区别于过去僵化的经济体制;第二,继承过去计划经济的优点和传统,使商品经济在计划指导下运行,以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诚然,这是一种完美的模式。但是,笔者认为,这种模式在理论上具有完美性,但在实践中却不具可行性,不可行的关键就在于这种体制没有明确地确定经济的主体。目前,世界上有两种经济主体: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一个国家的经济主体只有一个,或是计划经济、或是市场经济,二者必居其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主体是市场经济,中国目前的经济主体则是计划经济。笔者认为,中国要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必须把市场经济作为主  相似文献   

7.
林凌 《特区经济》1993,(3):17-20
<正>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开始就提出了以什么模式作为改革取向的问题,由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始终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等概念上翻来覆去做文章。1984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观点,大家都认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但在认识上,歧义仍然不少。无论把重点理解为有计划还是理解为商品经济,实质上都没有脱离计划与市场板块结合的窠臼。1992年,小平同志继1991年上海讲话之后,再一次提出计划与市场不是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使中国在改革的取向上走出了要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死胡  相似文献   

8.
垄断,即相对于自由竞争而言的独占,并非资本主义社会始有的经济现象,前资本主义社会亦不罕见。 宋代(960—1279)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历史时期,国内市场发育水平空前提高,商业非常繁荣,但市场垄断问题却很突出。北宋中期政府推行“市易法”的初衷,就是试图解决大中城市已很严重的市场垄断问题。而“市易法”所涉及的只是很有限的一部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简称为劳动价值学说。劳动价值学说是和商品经济联系起来的。在过去,我们认为“科学的劳动价值学说是解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从这里出发,才能进一步揭露剩余价值生产和运动的规律,从而揭露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这样理解劳动价值学说,似乎劳动价值学说是专为解剖资本主义而服务的。现在我们要问,当社会主义还存在商品经济的时候,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还适用不适用,是不是只适用于资本主义而不适用于社会主义?我认为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劳动价值学说一样是适用的,不过不同于资本主义而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相似文献   

10.
(一)、实现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要求而产生的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的经济管理制度。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刻认识,按照这一矛盾发展的趋向,对未来社会经济运转的图景作了科学的阐述,在《资本论》中多次谈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是“一个自觉的、有汁划的联合体”。“这个自由联合体,他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实行市场经济体制需要首先回答的几个理论问题1、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最近引发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关系问题的讨论。也就是说为什么我们已经有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总体提法,今天还要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提法?有人从论证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一致性出发,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点提出的必要性,也有人从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这一论断出发,说明这两种提法的具体差别。前者没有认识到“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鲜明色彩,因而即使这种观点的持有者认为“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法其立足点在“商品经济”,也会被持相反观点的人作出基本相反的解释。后者观点则不能解  相似文献   

12.
如何理解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 赵紫阳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党的十三大作的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十三大报告,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并指出这“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作出的又一次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重大发展。如何理解“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同时还进一步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这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  相似文献   

14.
卓炯关于社会主义计划商品经济的科学内涵何国文著名的老一辈经济学家卓炯教授对商品经济理论的研究,成绩卓著,其理论贡献中很突出的一点,正是他早在1961年就率先作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商品经济”的论断。这既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现实的理论概括,也是对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命题;党的十三大又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改革目标模式。这就从社会主义的经济本质和它的运行格局两个方面,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构想和思路选择提供了基本的规定性。正如现代商品经济从本质上讲就是市场经济一样,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实质上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以社会经济生活转入市场运行轨道为基本要求的“市场化”改革思路,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提了出来。“市场化”改革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本文着重就其中的财税体制变革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一、计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 要明确计划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必须搞清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有人认为,既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什幺区别”,就意味一切经济活动只能由市场调节,可以不要计划了。他们忘了小平同志说过“……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相似文献   

17.
发现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是现代经济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确立,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胜利。我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卓炯同志,半个多世纪以来致力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研究,于1961年率先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商品经济的命题,对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确立和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运用一般与特殊的辩证法,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把经济范畴区分为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和社会经济形式范畴,进而以商品范畴为基础,以“社本”范畴为主体,建立起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学范畴体系,从“资本论”到“社本论”,这是卓炯同志在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建树的一面丰碑。  相似文献   

18.
一党的十三大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主题,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开拓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从总体上说来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业企”。这样就必然会发展包括商品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和资金市场在内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这种市场机制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社会主义可以而  相似文献   

19.
一、“垄断”的发展思考传统观念以为,垄断是单纯存在于一个或少数几个行业或部门中的市场势力,垄断的结果是要排斥行业中的一切竞争,最终达到完全垄断或寡头垄断独占的局面;垄断超额利润的获得是完全由独占带来的.这种“垄断独占论”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到二战开始期间的两次企业合并浪潮的情况.这两次合并浪潮都以横向合并为主,优势企业吞并劣势企业组成横向托拉斯,扩大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商品经济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揭示的商品经济规律体系,如果我们抽掉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这一体系适用于一切商品经济社会,也必然适用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是从经济关系和社会意识两个方面来阐述的,是作为商品经济的一般属性存在于一切商品社会中,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拜物教”问题。对此我们不仅要敢于承认它,而且要把握住它的一般性质和特殊性质,才能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经济同私有制的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因势利导,防止其消极因素的影响蔓延.利用其积极因素,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