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乎很多人预料的是,世纪工程三峡大坝的通航。并没有改变三峡航运的“翻坝”历史。翻坝,本来是在三峡工程断航期的临时应急措施。但现在却成了三峡交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而翻坝的选址及配套的码头、道路等工程建设,引发了南北两岸的争夺战。令最终决策变得更为慎重。  相似文献   

2.
侯勇为 《天津经济》2008,(9):I0003-I0004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继三峡水电枢纽工程后的又一项世纪水利工程,此项工程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南方水丰沛而易泛滥、北方水稀缺而易干旱的失衡局面,是关系到国家今后持续发展造福子孙的千秋工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的良好契机,旨在通过对长江水利委员会陆水试验枢纽管理局(以下简称陆管局)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有针对性地运用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整合,以使单位中的个人和团体发挥最大潜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相似文献   

4.
徐生钰 《产权导刊》2005,(10):30-33
一、大气水资源及其引起的水纠纷 陆地淡水资源由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个部分组成,大气水是其中最大的一块.  相似文献   

5.
<正>秦继荣,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07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秘书长,兼任山西省兵工学会理事长、总装装甲装备光电火控技术专项组组长、总装仿真技术专业组成员、《火力与指挥控制》编委会主任委员,何梁何利基金2013年度"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者。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曾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发表论文30余篇,编写专著5部,研究课题20多项,培养研究生10名。他长期致力于我国陆用机动火力指挥控制技术及系统的研究工  相似文献   

6.
陈杰 《科技和产业》2003,3(12):41-42
对当前本学科、本行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国际发展前沿的概述和分析 控制科学与技术在20世纪科技进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微电子技术,自动化装置已无所不在,通讯,金融业已接近全面自动化,机械加工,汽车制造,医疗器械,现代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自动化装置已广泛进入家庭.近30年来,控制科学在非线性控制、分布参数控制、系统辨识、随机控制、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离散系统、混合系统、智能控制等方向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重庆与世界》1996,(3):27-28
开县是经国家批准的长江三峡经济开放区,位于四川省东部,万县市西北部,地处长江三峡水库小江支流回水末端。地跨东经107°55′-108°54′,北纬30°49′-31°41′。东与巫溪、云阳县接壤,南与万县市天城区毗邻,西与开江、宣汉县交界,北与城口县相连。全县呈"六山三丘一分坝"地理特征。  相似文献   

8.
拟建中的昆明—仰光陆水通道,自昆明径瑞丽(或另外两条出境通道)至缅甸八莫(以上为陆路,全程1000公里左右),再由八莫顺伊洛瓦底江而下直达缅甸首都仰光进入安达曼海(水路全程长约1950公里)。 1997年1月6日至15日,中缅两国政府就开通中缅伊洛瓦底江陆水联运大通道问题达成了共识,并将于下半年签署《中缅伊洛瓦底江陆水联运协定》。而在此之前,云南省交通厅航务局和缅甸内河航运局已组成30人的中缅联合考察团于1996年11月15日至12月3日对418公里长的陆路和缅甸八莫至仰光的伊洛瓦底江航运系统进行了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9.
正溯水而上,江风习习。三峡两岸峰奇峦秀,千姿百态。只见霞烟氤氲,浮云飘动,怪石嶙峋,隐露其间。游轮行至三峡,时而绝壁前阻,忽而峰回水转。三峡风光各具特色,瞿塘峡挺拔险峻,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险流急。其美全在山、水、泉、林、洞,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壮观瑰丽的画卷。重庆大美长江三峡游轮公司的游轮—华夏神女1号、华夏神女2号,其名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今年 1 1月 6日 ,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 ,标志着三峡电站二期工程取得了突破性重大进展。对于生活在三峡库区的人们来说 ,这一消息既令人振奋 ,又使人浮想联翩……远在上世纪的 1 91 8年 ,孙中山先生就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提出“当以水闸堰其水 ,使舟得以溯流以行 ,而又可资其水力。其滩石应行爆开除去 ,于是水深十尺之航路 ,下起汉口 ,上达重庆 ,可得而致。”这是最早在三峡建坝 ,开发利用长江水利资源的设想。自孙中山以后 ,无数的专家、学者对三峡工程倾注了自己的心血。 1 93 2年 ,恽震等三位工程师对三峡进行了实地…  相似文献   

11.
杨艳 《重庆与世界》2016,(45):82-83
溯水而上,江风习习。三峡两岸峰奇峦秀,千姿百态。只见霞烟氤氲,浮云飘动,怪石嶙峋,隐露其间。游轮行至三峡,时而绝壁前阻,忽而峰回水转。三峡风光各具特色,瞿塘峡挺拔险峻,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险流急。其美全在山、水、泉、林、洞,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壮观瑰丽的画卷。  相似文献   

12.
《湖北经济管理》2009,(13):F0003-F0004
宜昌三峡环坝旅游发展集团是一家从事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接待服务、旅游工艺品加工销售、旅游交通运输的综合型民营企业,成立于2001年,旗下拥有12家子公司,是湖北省人民政府重点支持做大做强的旅游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3.
自动化滴灌技术是目前全世界广泛使用的一项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使用自动化滴灌管理技术(Automatic drip irrig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具有安全高和经济效益高等优势。自动化滴灌管理技术在我国高速公路养护中起着极大的作用,针对我国高速公路所设计的自动化滴灌系统能够节约工程成本,使得管理水平被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据云南省物价信息中心提供的信息,中国和缅甸联合考察团在完成了伊洛瓦底江陆水联运的可行性考察后认为,完全有可能通过公路、水路联运从云南直通印度洋.  相似文献   

15.
红叶情缘     
熊怡 《今日重庆》2011,(4):96-101
北纬31°,东经109°,重庆巫山,横亘于北纬30度这条神秘的纬线。在周勇先生镜头里,这里寒冬时节的烂漫红叶,点染三峡,绚丽斑斓,灵动脱俗,于柔媚中透出傲岸,坚强中横溢风华。三峡红叶遍布整个长江三峡流域。巫山地处三峡腹心,坐拥三峡最为密集的红叶带。10万亩红叶,遍布大江南北,尤以巫峡神女峰和小三峡、小小三峡最区最为集中.鲜红、绛红、紫红,呈现出万山红遍的绮丽景象。  相似文献   

16.
本刊采访组结束了在宜昌的采访,乘船去屈原的故乡──秭归。与我们同船去秭归香溪的张洪祥副省长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张副省长是到神农架参加省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座谈会的。巧的是,那天上午,我们采访三峡总指挥陆佑婚时,张副省长也在三峡工地检查工作。下午,我们又同乘一条船离开宜昌市,他就在船上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张洪祥1991年任湖北省省委秘书长,1994年起任湖北省副省长,清瘦质朴的张副省长给我们留下了精干、利落的印象。采访自然从三峡——三峡工程——三峡移民引伸到三峡库区的建设。一、三峡工程为库区经济发展带来历…  相似文献   

17.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超级工程,从整体到每一个新单项、工程都达到或超过了世界最高等级。13亿中国人情系三峡。全世界关注着三峡。笔者近年来曾两次到三峡工地采访。在与三峡人的接触中。他深切地感到:这里单位之间、人与人之间有一种令人羡慕的关系、有极具魅力的凝聚力、充满了朝气与活力。而这一切都缘于充满创新精神的管理机制——"三峡机制"、"三峡机制"是三峡人创造旷世奇迹之源。  相似文献   

18.
■三峡移民果园跻身世界最先进柑橘产业基地■三峡柑橘选种、育苗、栽培技术亚洲一流■三峡柑橘科研、深加工技术世界一流■三峡柑橘产业黄金链条业已形成■百里柑橘长廊是三峡靓丽的风景带■把三峡柑橘产业打造成中国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19.
杨素 《魅力中国》2010,(7X):142-142
渗水地膜覆盖技术作为一项新型旱作农业增产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地积温和天然降水资源利用率,对高寒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意义重大,农作物产量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对水、肥、气、热诸因素的有效控制程度。地膜覆盖技术的出现提高了农作物生产要素中光、热、水的有效控制程度,增产效果显著,这项技术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为了进一步研究渗水地膜覆盖玉米的生理效应,特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20.
2003年6月1日,一个永载史册的日子:三峡工程正式下闸蓄水.这也是三峡移民难忘的日子,从这天起,他们的故土、他们的家园将随着慢慢上涨的长江水永沉江底,成为历史,成为移民们永恒的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