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转移能否实现受市场机制与政府双重作用:市场机制通过微观经济系统的竞争发挥作用,政府力量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发挥作用。近年来,受到劳动力成本升高、人民币升值等影响,中国的产业转移呈现出产业集群转移的特征。因此,在东部地区大量产业寻求转移的良好机遇下,要实现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整体承接,就要做到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加强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审慎引资,将承接产业集群转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李晴 《消费导刊》2012,(1):16-17
伴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浪潮,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中部地区迎来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产业转移的论述,并结合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提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部地区将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作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一些地方承接产业转移中,仍存在机遇意识不强、承接原则把握不准、承接方式创新不够、承接重点不明等问题,迫切需要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强化措施。  相似文献   

4.
罗亚东 《商》2012,(8):184-184
推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从而实现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由于中部地区拥有的地理和基础设施等优势因素,决定了中部地区可以再这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积极承接中部地区的制造业产业,促进中部经济的崛起。  相似文献   

5.
中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顺应国内、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使加工贸易在地区分布上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整,形成地区协调梯级发展的态势,是目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综述入手,归纳了产业转移现象在20世纪中叶出现以来,形成的比较典型的三种产业承接模式,并结合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总结了中部地区目前的产业承接模式并提出了中部地区要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探索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发展双轮驱动模式.  相似文献   

7.
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存在办学基础弱、定位不准、生源不足等问题;在产业转移背景下,要通过加大扶持力度、突出地方特色、多渠道招生、建立校企合作等方式,推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的影响,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趋势明显加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部分产业也在加快向内地转移和延伸。中部地区具有区位、资源、环境、市场和产业基础等优势,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等政策的实施,正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9.
孙植华 《对外经贸》2016,(11):56-61
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集聚能力,加速区域经济发展。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和2014年两个时点,运用产业梯度系数和产业动态集聚指数进行分析,得出各省具有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集聚能力的承接产业,并借鉴波士顿矩阵分析法将其划分为明星产业、金牛产业、问题产业、瘦狗产业和衰退产业五类型,从而判定中部六省的重点承接产业。据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制订承接产业转移目录,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重点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不断提高产业扩散效应;促进城市群产业带形成,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切实改善投资外部环境,不断提高产业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产业转移只是企业谋求经济内涵式增长多种方式中的其中一种,产业转移是对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种优化。从空间上来讲产业转移一般发生在具有一定梯度的由中心转向外围的区域内。从时间上来讲,处在中心区域的正处于经济衰退期的企业从区域中心转向区域外围也是产业得以继续维持和发展的一条可行的路径。当然,由于近年来信息化的提高以及环境因素、劳动力因素的综合交叉影响使得产业转移的因素更加复杂化。文章使用产业转移理论、产业升级理论、产业转移与企业转型升级理论对产业转移与企业升级转型的关系进行详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张敏 《商》2014,(14):145-14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发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但是,随之出现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比例过高,中部地区所占比例较少。如何实现加工贸易向中部地区的转移成为国家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中部地区具有明显的人力、资源等方面优势,我们应发挥中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特色加工贸易,改善地区发展环境,加强引进和培养加工贸易人才,积极做好加工贸易向中部地区转移的承接工作。  相似文献   

12.
产业梯度转移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经济规律,是经济发展水平、资源要素禀赋、地区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而且这种转移往往首先发生在邻近的地区、城市问.长三角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相对领先的重要东部增长极之一,在竞争与合作中,正面临产业的升级换代和结构优化.长三角如何利用好拥有区位、禀赋优势的近邻-中部,在产业梯度转移中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这是未来发展中亟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和企业要继续发展,向原材料产地和市场空间较大的西部地区转移是必然趋势。加快东部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煤炭物资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差异,分析了物资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的条件优势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煤炭物资企业转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江西和中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属于中部地区,由于主、客观原因,加工贸易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如何找准切入点,加速发展加工贸易,这不仅对扩大出口,振兴江西及中部地区经济非常重要,对于缩小中、东部差距,营造一个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新格局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6.
在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产业转型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在专业转型的背景下,企业要想实现发展,需要建设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企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阐述创新企业管理,同时提出产业转型背景下构建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具体措施,为企业在产业转型中实现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发展落后严重制约了中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合理布局和集群化的发展思路,构建中部产业增长极为实现中原崛起开辟了新思路。促进中部地区优势产业成为增长点,有利于加速推动中部的工业化进程,提升中部的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实现转型才能摆脱困境 物资行业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有目共睹。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自身改革步伐的滞后,物资企业的发展面临困境。从1994年开始,物资行业出现亏损,1996年亏损额达到105亿元的顶点。2000年总体上全行业仍是亏损。当前,物资企业在开拓市场、扭亏脱困等方面的任  相似文献   

19.
周煜 《国际贸易问题》2007,293(5):127-127
<正>对外开放以来,经济集中和产业集聚已成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现象。按照传统经济地理理论,某一地区的要素禀赋决定适合于什么样的产业集聚。Porter(1990)认为产业的地理集中是竞争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产业转移与苏北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入手,分析了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趋势和苏北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和制约因素,提出了苏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