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已于 2 0 0 4年 2月 1日颁布实施。近期 ,人行格尔木支行货币金银部门相继对本辖区几个集贸市场、超市、公交客运等服务行业进行走访调查时 ,发现市场上流通人民币尤其是 2元以下小面额券整洁度很低 ,普遍反映的问题是“两难” ,即残损人民币兑换难和零钞兑换难。据调查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各金融机构网点怕麻烦的心态偏重。残损人民币兑换回收是法律赋予各金融机构法定的义务 ,但是一些金融机构把它当成一种负担 ,认为残损人民币兑换回收既费时费力 ,并要承担一定风险。从而出…  相似文献   

2.
残损人民币兑换是社会群众一直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办理存取款业务的银行机构应当无偿提供的一项金融服务。本文以阳新县农村地区银行机构和社会群众为出发点,归纳了残损人民币兑换工作存在的现象问题,分析了兑换过程中变相拒绝兑换或相互推诿的原因,从而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近日笔者了解到,在基层和农村的有些地区,老百姓手持残损人民币到银行兑换,临柜人员会告知,兑换可以,但必须在该营业网点开设一活期存折存入兑换金额。老百姓不得其解,兑换残损人民币还要开设活期存款账户存起来?不存就不给兑换?是不是人民币兑换又有了新规定?据调查这种现象在基层农村还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残损人民币兑换时存在着个别残损券兑换结果不一致的情况,也就是说一张残损券兑换,在不同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或人民银行有可能得到不同的兑换结果,或全额或半额或不予兑换。这种情况的出现容易引起纠纷,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5.
兑换流通中的残损币,是金融机构的职能和义务.受主客观因素影响,目前不少基层营业网点,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基层营业网点,不能很好地开展残损人民币兑换业务,甚至存在拒绝收兑现象,本文分析了成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残损人民币兑换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金融机构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人民银行银川中支先后开展了人民币净化工程及人民币残币兑换宣传等工作,并制订了一系列关于人民币净化管理、残损人民币兑换等文件,确保残损人民币流通从源头杜绝、在流通中管理.但是,通过人民币收付业务执法检查和平时暗访调查情况来看,此项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7.
流通中人民币的券别结构是否合理、整洁度如何直接反映了央行金融服务水平的高低。本文对农牧区残损人民币兑换难现象进行了调查,并对如何提高农牧区人民币流通管理提出了具体建议,包括扎实开展宣传活动、严格残损币的挑剔行为、加大岗位培训力度、拓宽支付结算渠道以及创造性开展人民币管理工作,维护人民币信誉。  相似文献   

8.
残损硬币兑换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程序应先对残损硬币进行真伪鉴定,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硬币化速度缓慢、欠缺硬币清分机具等因素影响,金融机构残损硬币鉴定都是薄弱点,不利于残损硬币的兑换,影响到了人民银行的声誉。本文对残损硬币的真伪鉴定及兑换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管理是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工作。票面质量差,残币兑换难,是老百姓经常议论的话题之一,本文通过调查找出了当前残损人民币兑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为了提高流通中人民币的整洁度,维护人民币信誉,人民银行在加强人民币相关知识宣传,加大损伤券回笼工作力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市场流通中人民币的整洁度有了明显好转。但市场上流通中人民币残损券仍占有相当比重,人民群众兑换难的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仍然存在着居民不易流通的损伤券存储难、残损币兑换难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货币发行量的逐年加大,流通中残损人民币也在不断增多,虽然金融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残损币的兑换还是不尽人意,影响了人民币的职能发挥。文章对此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解,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是兑换残损人民币存在推诿现象。由于残损币兑换操作比较烦琐,尤其对持有被水洗、油污浸泡、退色以及被火烧、腐烂、鼠咬等防伪特征不很明显的残损人民币的兑换,遇到网点工作人员少、业务繁忙时,经办人员往往对前来兑换残损币的顾客表现出一种不情愿的心态,特别是对持有残损币数量较多的客户,为避免麻烦,总是找理由将顾客“打发”到人民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兑换。  相似文献   

13.
<正>为群众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是金融机构应尽的义务。从永胜县域情况看,目前金融机构各营业网点大都设立了残损人民币兑换柜台,但广大人民群众残损币兑换难的问题却仍然存在,应引起重视。一、残损币兑换难的原因(一)农村金融网点少,金融服务缺位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部分农村金融营业网点只剩下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且都集中在集镇,广大农村基本没有兑换残损币的网点,农民手中多次周转而被严重污损的人民币,要想兑换,就得利用街天跑上数里地、数十里地到集镇上去兑换,且没有熟人还不一定能兑换,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民加大了兑换成本,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14.
一段时间以来,残损人民币充斥着市场,经常有人到人民银行兑换残币。由于一些银行及营业网点拒绝办理残损人民币兑换业务,或各营业网点之间相互推诿,残币难兑一时成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市场上人民币的而拒绝兑换。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货币流通量的逐步增加,残损人民币也随之增多,大量残损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重复使用,尤其是10元以下小面额货币残损更为严重,严重影响了市场流通人民币票面的整洁。对此人行元氏支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金融机构及时为社会公众兑换残损人民币,提高市场流通人民币的整洁度。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买卖双方交易的主要结算方式仍是现金,现金在农村市场中发挥着重要流通媒介作用。由于现金的频繁使用、小面额残损人民币兑换回收困难,造成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降低。那么究竟是何原因致使流通中的小面额残损人民币兑换回收难?笔者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一)各金融机构要增强服务意识,开通残损币和大小票币兑换绿色通道。金融机构要加强对损伤券回笼和调剂大小票工作的认识。将损伤券回笼和调剂大小票作为树立窗口服务形象、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途径纳入总体工作范围加强管理。一是建议各金融机构逐步改变经营理念.加强服务.正确认识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工作,严格按《人民币管理条例》、《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等制度执行,  相似文献   

18.
最近,笔者连续接到几个举报某商业银行拒绝兑换残损币的电话,也连续接待了几位被某商业银行拒绝兑换残损币而推诿到人民银行要求给予兑换的群众,这一情况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为此,我们组织人员专门就"残损币兑换难的原因究竟何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了解,通过调查发现,其深层原因仍在银行.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地区,现金交易仍是买卖双方的主要结算方式,人民币是广大人民群众每天都要接触的"必需品"。由于一些人爱护人民币的意识不强,甚至肆意人为损坏人民币,在日常流通中,存在一定数量不再适宜流通的残损人民币。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地区辐射范围最大的金融机构,在做好残损人民币兑换回收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根据日常生活和工作实际,针对残损人民币兑换回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一、残损人民币回收工作现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货币投放量增多,残损人民币数量也越来越多。残损人民币是指因火灾、虫蛀、鼠咬、霉烂等特殊原因,造成票面外观、质地、防伪特征受损,纸张炭化、变形,图案不清晰,按照《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不宜再继续流通使用的人民币纸币和硬币。据调查,约有70%以上客户表示接触过和到金融机构兑换过残损人民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