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甘肃W镇天主教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两种方法,对农村基督徒宗教皈依的历程做了简要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宗教皈依的社会根源、动机、途径以及皈依效果的强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网络已经成为基督徒交流信仰信息和传递信仰感受快速而有效的工具。采集不同类别基督徒QQ群中的聊天记录,借助ROST CM内容分析软件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挖掘并总结和分析其情感倾向性,提炼出各个QQ群的不同词性的代表性句群。以基督徒的精神需求为切入点,研究基督徒以网络传播为平台在信仰过程中产生的宗教情感,讨论了基督徒信教的背景和动机,总结得出宗教情感在基督徒整个基督信仰生活过程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体验形式单一和游客体验质量不高成为宗教文化型景区旅游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通过ASEB分析方法对嵩山少林景区进行分析,发现该景区的旅游体验模式存在问题。解决办法有:旅游体验客体和主体必须是真实的;旅游项目必须有明确的体验主题;景区必须注重营造体验氛围,引导游客体验;旅游活动是动态的过程,景区要基于游客心理开展体验营销。  相似文献   

4.
乡村生态体验营销策略研究——以丹东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体验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生态体验营销是乡村中小经营实体不断增值的重要策略。由田园风光、民俗风情、土特名产及乡村服务等构成的乡村生态体验营销主要体验媒介,在与教育体验、审美体验、娱乐体验及逃遁体验的组合中,揭示了旅游专业村镇之间生态体验的感知差异,也构成了乡村生态体验差别营销的重要基础。以丹东4个旅游专业村镇为例,通过比较旅游村镇生态体验媒介及体验类型,把狭义的乡村农产品开发与环境产品、景观产品、农事产品、休闲娱乐产品等产品开发协调起来,制定了乡村生态体验营销的差别策略,提高了乡村生态体验经济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不断发展导致了不同经济形态的更迭。回顾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可知,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繁荣,同时为了保证社会发展的平衡与稳定,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先后受到了关注。现阶段,我国又出现了体验经济,并且体验经济在社会实践中的占比存在着逐年增加的趋势。我国现代化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正在积极引入体验这种模式。黄山宏村是徽文化的代表,凝聚着众多徽文化资源,将其利用体验屋的方式进行开发,可以吸引更多游客来黄山宏村旅游,并了解徽文化。这对于徽文化的外向传播等有着积极的意义。文章以黄山宏村为例,讨论体验经济视角下的徽文化体验屋设计,旨在为当前的工作实践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旅游体验购物系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甘肃玛曲旅游购物的发展情况,分别从体验支持、体验过程、体验后续三个方面指出目前玛曲存在着旅游购物发展滞后,尤其是购物体验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重视等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玛曲旅游购物体验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8.
在市场经济转型阶段,基督徒的信仰身份在为企业家赢得更多信任与合作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竞争行为上的限制。制度环境通过影响信仰成本从而在很大程度决定了企业家信仰均衡的状况。这一假设可以通过相关数据得以初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梳理国内外旅游体验和游客感知价值文献的基础上,初步提炼出红色旅游体验感知价值的4个维度,即功能价值、社会价值、教育价值和情境价值.结合红色旅游的基本属性,设计出游客红色旅游体验的感知价值测量表.通过问卷调查,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了游客红色旅游体验感知价值的4个维度,并且发现游客对4个维度的感知认同度是不同的,认同度按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教育价值、情境价值、功能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旅游体验成为衡量旅游者满意度的重要指标。辽宁省博物馆是大型历史艺术博物馆,作为省内知名博物馆类旅游产品,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与民众的喜爱。以辽宁省博物馆为例,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搜集资料,利用ASEB分析法,分析旅游者的参观活动与活动收益,可以更好地为旅游者服务并给旅游场馆开发产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传统乡村旅游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基于体验的乡村旅游开发的背景、思路、目标等方面进行初步的研究,粗略地构建出了基于体验的乡村旅游开发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基于体验经济视角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产品与体验经济有天然的耦合性,满足了旅游者对五种类型体验活动的要求。从体验经济视角出发,分析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的价值缺失表现,构建产品开发模式,从彰显个性化、增强可参与性、整合相异感官刺激、满足目标群体的层次结构、提高服务品质五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产品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农村劳务输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甘肃省劳务输转现状,认为尽管甘肃省劳务输转工作成效显著,但劳务输转形势是严峻的,输转任务还很艰巨.其次,分析了当前甘肃省劳务输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认为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目前存在着组织化程度低,外出务工人员素质偏低,输转规模有限等问题.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扩大甘肃省劳务输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体验真实性的多维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释了乡村旅游和体验真实性内涵,探讨了乡村旅游体验真实的相对性,并从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对乡村旅游体验真实性的态度与看法、乡村旅游者对乡村旅游体验真实性的认知与理解、乡村旅游经营者对乡村旅游体验真实性的生产与制造3个角度对乡村旅游体验真实性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并对不同群体的内在机理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在未来的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应该考虑乡村旅游中各相关群体利益,实现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精神实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群众,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接受理论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6.
通过长沙市城郊乡村旅游旅游者的第一手旅游市场调查资料,在对长沙城郊乡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旅游体验性评价调查基础上,通过所占百分比分析方法,分析长沙城郊乡村旅游者客源结构、主要旅游动机、体验性评价和旅游认知:根据乡村旅游者主要动机和旅游后体验性评价的对比,提出长沙城郊乡村旅游产品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17.
唯物史观的“宏大叙事”是建立在日常生活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生产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列斐伏尔等人的日常生活批判正是对唯物史观这一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继承和发展。日常生活批判的意义在于寻找人类精神家园。日常生活的异化或物化是现代性的一个特征,它凸显出重建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精神生活的基础在于精神生产,而以创造性为显著特征的精神生产是以消除日常生活的异化或物化、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和实现人的自由自主的创造为根本价值取向的。  相似文献   

18.
论灵性资本视野下企业价值的内化与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性资本"近些年来日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她涉及到人们在信仰、宗教、终极价值目标方面的素养,关系到企业家、员工奋斗的原动力,以及人们在内心深处应对变迁与危机的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在经营管理企业之余迫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经典文化不仅对个人"身"、"心"、"灵"修养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而且对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对此,文章将以企业为分析主体,从三个方面展开对投资"灵性资本"的探讨:一是在管理过程中净化文化环境,探寻"灵性资本";二是让管理文化回归人本经济,投资"灵性资本";三是在实践中担当企业社会责任并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累积"灵性资本"。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出发 ,深刻地分析和论述了认识与直观体验之间的本质区别 ,并据此对将直观体验摒除在认识结构和认识论对象之外的观点作出了合理而令人信服的说明。  相似文献   

20.
乡村体验性旅游项目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是人们获得某种独特体验的经历。旅游业不再是简单地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还必须为游客塑造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和旅游产业的结合物,面临体验需要的考验,在当前关于乡村旅游的文献中,从体验角度进行探讨的非常少,这显然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从乡村旅游的直接载体——乡村体验性旅游项目进行讨论,并探讨其一般性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