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们把公民教育与认同置于共同体之中,基于政治哲学的视域,思考和审视由于不同共同体的道德原则与价值取向不同,决定其教育实施不同目标和手段,旨在达到公民与共同体要求和谐一致,从而从内心产生认同和归属,接受和忠诚于自己生活的共同体,从政治哲学视域反思公民教育和认同问题,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促进命运共同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复杂的多元文化社会背景给美国的发展带来诸多困境。贫困移民子女的教育成为公民教育的重点,消除种族偏见成为公民教育的核心目标。重构美国多元文化公民教育,应通过改善各族群关系,消除民族偏见与歧视,让所有学生,不分性别、种族、民族及语言背景都有权利获取有效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参与到跨文化的个人、社会、公民活动中去,构建公平、公正的民主社会,构建一个从民族主义到国家主义再到世界主义的全球公民教育体系。中国作为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在教育的理念与方法上,也要扩大公民教育的内涵。从民族成员到国家公民再到全球公民,我国的公民教育也要从目标、内容与方法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以适应全球化时代中国作为世界主义国家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英国政府在面临移民人口不断攀升,国内民族繁杂多样的情况下,希望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通过开展学校公民教育来重塑英国社会凝聚力,实现社会整合。英国的这种多元文化公民教育课程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为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开展公民教育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5.
当前我国高校的公民意识教育仅仅是从道德与责任、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制等这些方面通过灌输的手段进行的,但身份认同教育缺失。因此,揭示大学生公民身份认同的内涵,探析大学生身份认同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大众传媒成为公民身份认同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研究者的生活阅历、人生观、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等因素都会极大地影响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反过来,研究的问题和建构的知识也体现了研究者的成长历程和人生观。多元文化教育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多元文化公民教育包含在多元文化教育中,是多元文化教育中的一个分支,多元文化公民教育也适用于多元文化教育的五个维度,是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的公民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和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公民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社会历史条件和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作为文化之行为主体的公民本身的素质、意识等等,都有着直接而深刻的联系。为适应中国社会变革的速度和步伐,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公民文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培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精神沃土。红色文化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浓厚的爱国情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养成艰苦奋斗品质和开拓创新精神的有效路径。当前,红色文化教育出现一系列问题,本文结合问题产生的原因,构建社会、高校、教师、大学生"四位一体"的实施策略,以期提高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从分析学校公民教育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入手,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相比,阐述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学校公民教育作为培养法治国家的主人的基础性教育,对国家的发展所发生的举足轻重的影响。提出学校公民教育应以公民为培养目标,让国家的主人在学校中树立公民意识,系统学习做主人的本领。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公民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相较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建设,公民教育并没有实现相应的发展,中国人基本上仍未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公民,应该从重视思想认识、明确公民教育内容及其学科体系建设、转变思维方式等层面切入,力图推进我国公民教育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是社会发展和适应大学生成长特点的必然要求。要以人为本,注重创新,提高公民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整合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等多种途径,合力育人。  相似文献   

12.
运动文化是体育课程文化的主体,体育课程传承运动文化。体育课程具有创造和超越、运动认知、生活教育和综合性等文化特征,且体现出文化载体和文化主体价值。建设体育课程应从指导思想、目标、内容和组织等方面加强科学设计,以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的独特的文化品质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载体,本文在阐述文化教育的意义及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给学生带来的干扰,并总结了英语教学中有关文化教育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区域文化资源日益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前提。运用闽都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内容和优势所在,也为大学生将来就业提供相关文化竞争力的基础。通过对闽都文化资源的类型及特征的了解,掌握闽都文化中最突出的思想教育文化资源和价值,以闽都文化资源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多元民族一体化的推动下,跨界民族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跨界民族文化认同也不同程度地显示着国家的软、硬实力。"我国跨界民族义务教育"与"我国文化认同"尽管是两个内涵不同的理论范畴,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从相关概念的界定、跨界民族义务教育、跨界民族文化认同方面进行文献综述,试图能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以解决跨界民族教育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校道德教育的文化依托和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道德的母体,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价值理性建构功能和德育功能:精神文化为道德和价值观念提供思想资源,物质文化为道德合理性提供依据并创设“场”环境,制度文化为道德的选择、维系与规范提供保证。应当在高校文化背景下构建高校道德“场”,寻找文化与道德教育的契合点,从文化的提升、传承、创新、展现等方面来加强道德教育的文化建构,进而提高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超文化教学模式下,文化教学包括具体文化知识学习、抽象文化理解、交际能力提高、社会适应力增强。教师在文化教学中应顺应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关注外语学习者文化身份认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等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和创造作用,文章分析了文化差异对高等教育所形成的影响;同时,从历史空间、社会系统、受众主体、批判功能和创新动力等维度来解读高等教育与文化和谐共在具象,以期寻找高等教育与文化互动关系的原点。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化的推进进程中,必然会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造成强烈的冲击,其中文化断裂是当今少数民族社会面临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基于人类社会文化多样性的需要,对于社会而言,教育的使命在于促进形成宽容、理解和尊重多元的文化氛围;对于族群而言,教育的使命在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民族文化的个性;对于个体而言,教育的使命在于使民族成员具有文化认同感,能将他们带入新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哲学还是文化、抑或文化哲学层面探讨的企业文化或精神,其实质都是在文化"人化"本质上,在利润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统一上,在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一致上,追求人类自由自觉的企业实践活动,追求这种生活世界活动的理想价值,在实现经济利润的同时,实现人的自我解放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