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是一位业余摄影爱好者。读了今年的8月号,忍不住想谈一点个人看法: 1、西部摄影栏目希望能多登载一些西部风光或人物的好图片,让更多的人能通过图片这种直观的形式了解西部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文化特色。 2、西部文坛栏目很有新意,能在杂志阅读的同时,欣赏到西部著名作家的精美散文、随笔,这和其它的杂志有所不同。 3、贵刊名为《中国西部》,而西部又是中国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希望能有更多的篇幅反映西部  相似文献   

2.
来来往往     
《新西部》的编辑:你们好! 读完《新西部》后,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西部终于有了一本让人引以为荣的杂志。 精美的设计,大众化的视角,独到的取材以及卓越的胆识都让人拍手叫绝。但是,我觉得在栏目的设置和内容的编排上有点欠缺。如可增设“西部论坛”栏目,编排那些理论性较强的文章增设“西部导游”栏目为广大游客介绍西部的旅游景点;增设“投资导航”栏目宣传介绍西部投资环境较好的县市。…… 作为一名在外面工作的陕西人,我衷心祝《新西部》早日成为“西部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的窗口;全国、全世界走向西部的窗口。”我将时…  相似文献   

3.
初识《西部大开发》杂志在骄阳似火的夏日,与"县市领导专属读物"有缘成为朋友,实属荣幸。每一期我都认真品读。她选题精湛,栏目细致,设计精美,团队深厚。精,即封面报道和专题的选题精。世界看中国,中国看西部,西部看《西部大开发》,每一期的选题都是围绕社会热点、重点和难点解析,以独特的视角体察社会,以理性的思维解读现实,以深度的挖掘解读新闻背后的故事,以民主和法治精神关注民生,内容朴素,文字简洁,每一篇文章可读、好读、耐读。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2009,(6):10-10
《中国西部》给了我很不一样的感觉,因为这是一本很热衷公益的杂志。每个行动,每个计划,都紧紧跟公益事业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读来读往     
《中国西部》2009,(5):8-8
“一个记者和一本杂志.有时真是一种说不清的缘分。” 在《中国西部》杂志5月改版之际来到这里,负责生活和时尚版块的采编工作。新的悸动,“心”的启程,新的“触觉”,希望带给你们“心”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读来读往     
《中国西部》2009,(4):8-8
《中国西部》是一本很可看的杂志,思想有深度。内容有广度。可以说是西部地区的最具代表性的刊物。而且激活一切新思维就代表了杂志的高度。中国西部风云榜独特而有意味。可以说是开了国内媒体的先河。祝愿杂志在新的一年做得更好。——天涯网灰看改版后的中国西部杂志。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西部人》2003,(8)
尊敬的编辑:我感觉《西部人》是一本非常好的刊物。西部地理人文风貌奇特,确实需要一个窗口来展示她的风采。读《西部人》,可以让人从中感觉到淡淡的乡土气息,我想她一定会拥有广泛的读者,并在西部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中起到自己独特的作用。事实上,随着西部儿女的足迹所至,《西部人》的影响和应该发挥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西部。我的父母都在甘肃,我自己也在甘肃成长了19年,作为真正的西部人,那里和我有着与生俱来的血肉联系,让我在思念亲人的同时,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西部更加繁荣。我想这也是许多身处异乡的西部人的心声。愿《西部人》根深枝…  相似文献   

8.
赵文华 《西部论丛》2005,(11):81-81
第一本《西部论丛》的发行到今天已经四年多了,我也伴着《西部论丛》走过了四年。它的成长、它的每一个变化和进步都深谙于心,包括种种的期许都让我无时不注视着它的发展。精美的装帧、惟美的排版、美工、隽永的文字、精辟的论述,包括那些闲散的游记,都让人很愿意读下去,而这几年与编辑部记者们不断增加的友谊,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2001,(4):9
我是《中国西部》的新读者,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了贵刊2001年4月号,其中介绍西部景观及人文的文章,让我仿佛置身清新秀美的自然博物馆。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关注西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感谢贵刊把我的心带进西部! 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我要去西部,西部也需我。怎么说呢,我觉得《中国西部》是一份绿色杂志: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今年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在东部就业的机会,志愿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陕西农村做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最近从同事那里看到几本《西部大开发》,觉得不愧为一本具有较高思想性、权威性、可读性、实用性的好杂志。  相似文献   

11.
李栋善 《中国老区建设》2006,(10):I0003-I0003
我们当阳市老促会办公室从1997年开始收藏《中国老区建设》,9年来已经收藏100多本。收藏是为了应用,每当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查阅一下《中国老区建设》总会有所帮助。市老促会会长徐时成说:《中国老区建设》刊发的各类章对我们的工作用处很大,刊物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笔每每写一些“豆腐块”、“火柴盒”被《中国老区建设》刊用,心情格外高兴。每次收到《中国老区建设》都认真阅读,有时杂志晚到几天.心里就像缺了什么似的。《中国老区建设》成了我们的“家刊”。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西部人》2003,(4)
编辑同志: 昨天,我偶然回单位办公室,翻看到贵刊《西部人》,不觉耳目一新。贵刊图片精美,文章精粹,印刷精良,比较大气,栏目设置合适,是一本推介西部的不可多得的好杂志。坚持下去,一定会与《读者》一样,占据期刊市场一方天地,获得广大读者喜爱。 贵州读者 祖海  相似文献   

13.
杨桦 《中国西部》2001,(6):118-119
很喜欢“香格里拉”这个词,它的汉语字形及发音都让我觉得美妙无比,直感到你不为她奉献点什么,或投入点什么,就不能体现你对她的痴情。的确,我自始至终都把香格里拉幻觉成一个冷艳而又温存的混血美人儿。其实,听说并知道香格里拉的人是很多的,但真正读懂小说《消失的地平线》的人就但少了。虽然那并不是一本难读的书。但带着十分浮躁心情的人们,远方古城的水还来不及冲刷清醒他们的神智,饱尝秀色可餐的景色使绝大多数亢奋得还不曾冷静下来思考的人们,很难再去面对一本十几万字的文  相似文献   

14.
大学的尴尬     
徐兆寿 《西部人》2003,(3):52-53
昨天晚上11点多时,一个网名为PEP的学生给我发来了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这样的:我很渴望性,甚或是性交。我也想与女友“做事”。但我这个人很爱面子,又不想稀里湖涂地找一个,所以我曾想到洗头房找个小姐。是的,我曾去过,但她没满足我。其实我也不想这样做,但我不去做我觉得我会崩溃的。有时我坐公汽就与女人靠得特别近,有时甚至用手或肩膀去触摸她们的敏感部位,我这个人就是想做就做的且很无聊的那种。但我也有很多朋友,也有野心,想做大事,甚或在大学就有一番成就。我觉得我是一个很狂热的人,我厌恶民众的保守,但我会尽自…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周刊》2010,(31):40-40
编辑同志: 你好,我是《中国经济周刊》的老读者。你们第28期杂志中有一篇文章《故宫的“肥胖烦恼”》。我是北京人,看到这个标题,觉得跟北京的发展很有关系.仔细读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想跟你们说几句。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西部》(教育)杂志各位编辑、记者:你们好!我有幸于2013年4月加入了"《中国西部》(教育)杂志交流群"。在这里,我不仅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专家、教育精英,而且结识了《中国西部》(教育)杂志的各位编辑们。承蒙厚爱,《中国西部》(教育)杂志2013年八月号刊登了我所撰写的《以一颗平常心看待高考状元》,尽管文章只有短短800字,但却是我在贵杂志上的处女作。拿到样刊,远看,杂志竟像一幅画,给人以视觉盛宴、审美体验;近看,却越发地感觉到这是一本书,给人以精神食粮;细看,它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本浓缩教育理念、聚焦教育前沿、反映教育成果的教育大餐。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杂志,历经13年风雨洗礼,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现今影响力扩大,品牌价值提升。以"一本西部政坛主流力量必读刊物,一家推动西部大开发的责任媒体"为己任,以"做中国最具决策影响的专业期刊"为目标,以"影响最有影响力的人"为价值的《西部大开发》杂志,被誉为中国第一份市(县)领导专属读物。我对《西部大开发》杂志情有独钟,经过三年的不断改进、完善,终于找到了《西部大开发》杂志成功之秘笈,这就是用智慧办刊。  相似文献   

18.
珍视形象     
江总书记在西安发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伟大号召后,我们办了《西部大开发》杂志,这是全国惟一的一本同西部大开发战略同名的杂志。如果说抢抓机遇,我们在这一点上占了先机。 这本杂志的创办,无论从诞生的时间讲,还是诞生的城市看,都是伴着一个重要的历史应运而生。特殊的环境决定了它不同于社会上的一般刊物,更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扣住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19.
去年《中国妇女》杂志海外版《中国女性》向我约稿,希望我写写我在柴达木的生活小故事。我的作品《西部女人的苦与乐》在2002年4月号《中国女性》上发表后,接到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主持人高月的电话。她说看了我的这篇作品,向《中国女性》打听到我的电话,想约我到中央电视台做节目,讲述在柴达木的生活。我应约去了中央电视台。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信     
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你们杂志的内容有深度,也很生动,我和我的家人都很喜欢。去年以来你们又开办了服务性的“投资”栏目.内容很有实用性。正因为这样,我才给你们写这封信。我女儿看了你们今年第2—3合期“投资”栏目刊登的《女大学生和她的银饰店》后,也动了开这么一家店的念头.就想和那位女大学生联系一下.可不知她的联系方式。你们的记者采访过她.能告诉我怎样联系她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