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是关系到社会生存与稳定的基础产业,农业与环境资源安全对农业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本文在阐述环境因素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湘西自治州农业资源安全与环境安全的基本现状,并就此提出了有利于实现和推动湘西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要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传统农业,以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和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生产和管理的标准化。农业生产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农产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稳定,  相似文献   

3.
浅议低碳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进而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推进清洁生产,发展低碳农业。本文主要介绍了低碳农业发展的必要性,低碳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 ,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这是总书记站在世界形势的高度 ,给中国农业现代化指出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也指出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 ,加快发展畜牧水产业 ,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由此可以看出调整结构、实施农业产业化 ,是党和国家深化农…  相似文献   

5.
农业企业化经营是关系到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业企业不仅要追求高效益低成本,而且还要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文章就农业企业化发展的优势以及农业生产对环境影响的主要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加快农业企业化发展与农业环境保护提出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农业档案是农学科研活动中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的经验结晶,源于实实在在的一线生产,是直接源于生产的信息资源汇集,能有效地指导、引导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些档案反应了农业的发展动态及其一般规律,在指导农业的正常发展、保持农业科研的持续性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随着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问题逐渐提上议程,农业档案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指导参考,为农业服务的指导思想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在新形势下,意识到农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搞好农业档案管理,合理利用档案资源,促进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农村的整体风貌提升、农民的综合收入看涨,为现代化的新农村建设作贡献。本文从农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如何加强管理以促进农业发展及农业档案管理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关系等几个方面作出相关阐述,以期促进农业档案管理的社会化重视程度、档案资源的充分利用及加强档案管理后农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7.
持续农业一词的出现体现了人类对资源永续利用和自身生存环境的关注在认识上的飞跃,是当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持续农业是以科技和知识化劳动投入为主,物质资源投入为辅,使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得以协调发展的农业模式。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1.人口迅速膨胀、土地资源锐减,对我国农业持续发展供给能力形成压力。目前我国人口近12亿,到下个世纪30年代将突破16亿高峰。我国自然资源所能允许的最适宜人口承载量8亿,最大承载量是15亿~17亿。但要实现人口承载的理论峰值,将有30%的科技因素还难以实现。耕地…  相似文献   

8.
江总书记曾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转变的重要途径。”这是对我国农业问题的深刻阐释。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引导着中国农民走上了小康之路,那么,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辽宁是一个工业强省,农业弱省,能否作好农业产业化这篇文章是关系到辽宁下一步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作为人类生存和农业发展基础的农业资源应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农业可持  相似文献   

10.
农业结构调整是今年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如何适应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是解决当前农产品供应相对充裕、农业增产难增收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已经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各级政府也正在进行积  相似文献   

11.
海南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农业资源日益减少、资源优势未充分利用及利用不合理并存、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蓝色农业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要推进海南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环境资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产生了诸多环境的负外部性问题,正日益严重的制约着农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不明晰造成。本文指狭义的农业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其界定具有产权理论依据,既有必要性,又具困难性。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本文从环境保护意识层面和经济学角度浅析农业环境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一、农业大省应该承担的农业责任 农业大省是指那些农业在省区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农业资源丰富、能稳定地向外调出粮棉等大宗农产品、在农业方面对国家和市场贡献大的省份,如河南、江西、安徽、湖南、吉林、黑龙江等省。按照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生产力区域布局的原理,农业大省应该发挥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为国家承担较多的农业责任。  相似文献   

14.
一、持续农业的涵义持续农业的实质,是不再仅以环境质量或生态平衡作为唯一的或首要的目标,而是把保护和提高资源基础与满足人类需要相结合,建立起生态合理、经济可行、社会可接受的农业生产方式。从而,持续农业是在保护与农业有关的资源质量,提高资源生产力的基础上,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要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它既包括协调人与自然的农业发展的宏观战略,也包括实现这一战略的微观的农业技术体制。持续农业的核心是保证资源健康地、可持续地满足人类的需求,即保证可持续农业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的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农业信息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信息化与产业化的互动关系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领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开发利用各种农业信息资源,培育和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全新生产力,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快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大大减少农业流通损耗,加速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完整过程。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为重点,依  相似文献   

16.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安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仅是农业增长的源泉,同时也是非农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对过去30余年来天津市农业劳动生产率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影Ⅱ向天津市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进而围绕如何提高天津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出对策建议。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业与农村经济取得了快速增长,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本文通过对新疆农业金融资源构成与变动情况的实证分析,揭示农业金融资源对农业与农村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指出不同金融资源对农业与农村经济支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农业国际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业国际化的特征农业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农业中的重要体现,是当今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农业国际化虽然至今还没有一个得到普遍承认的定义,根据各种观点,我们认为,农业国际化是不同国家农业经济运行超国界逐步融合并构成全球体系的过程,不同国家和地区依据农业比较竞争优势的原则参于国际分工,在此基础上调整和重组国内农业资源,使农业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和产品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双向流动;通过商品与劳务的交换、资本流动、技术转让等国际合作方式,形成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全球经济整体。具有…  相似文献   

1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武陵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武陵地区农民收入水平的主要途径,这不仅关系到武陵地区市场的开拓及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且直接关系到武陵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关系到武陵地区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文章从税收政策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影响机理的角度,论述了税收政策支持武陵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领域,提出了完善武陵地区农业产业化税收政策体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农业综合开发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所谓农业综合开发,就是对目前利用不够充分或尚未利用的农业资源进行深度和广度开发利用。它是以农业资源的内涵开发和外延开发为内容,以相应的物资、技术、资金、劳力投入为手段,以发展商品经济,使农民尽快富裕为目的,挖掘资源潜力,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新途径和新形式。农业综合开发的内涵开发,主要包括改变过去的粗放经营,实行集约经营,采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精耕细作,进行深度开发,变低产为高产,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