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资     
新词外国人来京买房证明房价不高。——任志强The foreigners' buying of houses inBeijing shows the house price is not high.——Ren Zhiqiang关于房价,政府近期连续出台多条调控措施,但房地产价格依然涨声一片。地产大嘴任志强近日在北京某房展的春季预测会上再曝雷语称:外国人来京买  相似文献   

2.
刘关 《中国报道》2010,(9):79-81
中央如果不想再次看到几轮调控房价"越调越涨"的噩梦,改善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势在必行,而加大保障房建设则为必经之路。"开发商还是‘从了’吧,有什么可搏的?"日前,向来以"看涨论"论调著称的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劝开发商认清形势,以降价换取销售。  相似文献   

3.
李好 《新财经》2012,(1):66-67
12月18日,2011年销售的收官之月,"中国房产电商竞价联盟"在e居网上同时拍卖96套房。该电商联盟于12月8日由潘石屹、任志强领衔组成,包括SOHO中国、华远地产、万科、龙湖等20家地产开发商。他们打出"房价你做主"的口号,要拿出100套房产在网上0元起拍。  相似文献   

4.
杭霓 《东北之窗》2010,(12):28-29
在房地产政策的强势下.人们终于开始有一些喜欢任志强了。当人们真正认识到房价居高不下的幕后推手.是政策而不仅仅是任志强这样的地产商时.对任志强的“房子对青年人来说是巨额资产,年轻人凭什么可以拥有它?”  相似文献   

5.
王强 《环球财经》2010,(2):84-86
地产大佬任志强说,“历史上每一次调控的最终结果都是房价的上涨,已给社会强烈的信号,房价将在此轮调控中再次上涨”。如今,只有真正具有杀伤力的“物业税恐慌”高悬在中国房市的牛头上。如果这一刀不落下,也许任志强的判断将再度被印证  相似文献   

6.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一个在中国地产业摸爬滚打近30年的人物,几乎改革开放后的每一轮调控他都经历过,他说这是他的一大资本。他敢于在当下最敏感的房价问题上屡屡放言,并且预言成真,有“房价预测帝”之称。7月16日任志强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从资金链、保障房、房价几方面,深度解析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现状和未来走势。  相似文献   

7.
《新财经》2006,(6)
任志强、黄光裕、茅于轼、易宪容、孟晓苏、刘晓光、李稻葵、王小广、徐滇庆、张立群、雷鼎鸣等重量级人士纵论房地产利益合谋何时终结……破解房价迷局问到对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看法时,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房价太高。许多人认为,房地产市场出现目前局面,是市场利益主体合谋的结果。面对错综复杂的迷局,谁能破解?请听房地产大腕、经济学名家和消费者的心声——房产大腕经济名家破解中国房价大迷局  相似文献   

8.
2月8日,SOHO总裁潘石屹在其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年前再谈房价”的文章,指出七大因素导致2007年房价仍将上涨。随后,上海证券报评论版主编时寒冰回应老潘,认为其在忽悠房价,指出老潘援引的土地出让等数据有误,并对2007年房价上涨的结论提出质疑。双方你来我往,观点交锋,并引发几十万名网友的跟进论战。正当5月1日,潘石屹以一篇“探求真理不是起哄打群架”的文章,希望平息争论时,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却以一篇“我替小潘说两句”将论战再度升级。时寒冰回应:潘石屹和任志强在怕什么?并将任志强和潘石屹比作房地产界的黑白双煞。  相似文献   

9.
《上海国资》2010,(5):48-50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表示,严厉的行政于预已到了房价不跌绝不罢休的地步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开发商等既得利益集团鼓吹房价上涨的声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此前地产大鳄任志强先生抛出了“历史证明所有的房价永远都是上涨的”名言,最近一段时间鼓吹房价要持续大涨10年、甚至20年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眼下房价的走强给了这些鼓吹者更多的底气和信心。对于这些预言的正确性姑且不论,如果房价再持续大涨10年乃至20年会发生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搞绿色建筑是一定要提高房价的,限价就是对绿色建筑的伤害。”向来敢言的任志强在谈到绿色建筑发展时一直强调这样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声音     
姜海洋 《走向世界》2011,(18):14-14
"1%是一个很有力度的税率,将会致使房价下跌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表示,房产税的开征将使得土地面临巨大的跌值风险。如果按照市场预测,以房屋评估值的1%来征收,将会使房价下跌20%左右。  相似文献   

13.
一周人物榜     
任志强:“房价没涨”言论遭公众炮轰;陈平:宅急送创始人“重上征程”;杨彦明:“证券界死刑第一人”;戴维·凯勒曼:房地美CFO自杀身亡.  相似文献   

14.
箴言     
"中国当前金融领域改革有三个目标。一是宏观目标,中国金融业要走向市场化,但这不是利率的自由放任;二是微观目标,银行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三是结构目标,金融改革把重点从虚拟行业转到实体经济中来。——经济学家厉以宁"中国一定要转移开发模式才行,如果这个行业还不断有人投资,还有较大的产量,她就是黄金。最不赞成万科,一边喊着不行,一边加大投资去搅和。——10月22日,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在记者见面会谈"退休"的话题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15.
织微博     
《浙江经济》2011,(21):56-56
今天和任志强、何志诚等做客“一虎一席谈”,讨论农行上调首套房贷利率,农行高级经济师何志诚说银行担当了宏观调控的风险,也是为了降房价,所以需要调高首套房利益。什么强盗逻辑?有风险就转嫁老百姓?还冠个降房价的理由?这次我支持任大炮,这完全是乘火打劫、落井下石!  相似文献   

16.
《新财经》2010,(11):41-43
7月至8月,平静期。各方都在观望,看政策施行的效力,以便作下一步打算。期间,地产商的态度发生重大变化,任志强更是喊出"从了"  相似文献   

17.
最近广州市长张广宁在谈及房价时认为,房价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地产大腕任志强对这一说法马上作出回应,认为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应归政府解决,而有钱人的住房问题应由市场来调节,政府的责任就是建廉租屋来保证低收入者人人有房住,这就是政治。此言一出,有同仁立刻反驳道:任志强只看到小政治,而不懂大政治,张市长讲的是大政治。原本简单的问题,一下子被搞得复杂化了。其实,仔细阅读他们的文章后,我没有发现什么新观点,只是觉得每人屁股坐的位置不同,说话的角度自然也不同。  相似文献   

18.
声音     
《西部论丛》2010,(5):11-11
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收入来‘经营城市’的模式推高了地价和房价。——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房地产蓝皮书尖锐地指出高度依赖土地"经营城市"模式是高房价元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李拉 《产权导刊》2010,(2):7-10
发飙的大嘴——任志强在一系列罔顾百姓疾苦的雷人语录后,任志强将自己处于口诛笔伐的浪尖风口。“发飚的任大嘴”成为了网络上任志强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0.
吴思 《走向世界》2012,(3):52-53
整个楼市在跌宕起伏中走过了2011年。调控政策接连而至,无论成交量还是房价、地价均出现了明显下滑。2012年楼市走向依然扑朔迷离。在一次关于新年楼市走向的论坛中,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华远地产总裁任志强、海尔地产董事长冯铿均认为目前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