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明确了北京发展目标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不再提“经济中心”,专家认为,“经济中心”无法表达北京特色。  相似文献   

2.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北京提出了四大发展目标和三大发展阶段。北京将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北京未来发展目标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4—2008年,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6月22日,中科院地理所和社会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北京篇,通过对城八区129个街道、社区的上万份问卷,得出居民对北京总体满意度刚刚及格——63.8分。北京在打造宜居城市方面,面临着住房、交通、人口压力三大限制瓶颈。两年前,在2004年召开的北京市“两会”上,北京公布了《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在这份期限为16年的  相似文献   

4.
2005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了2004年至2020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北京市的各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将按照“宜居城市”的定位规划自己的未来。北京的城市发展,北京人的生产生活,将因此而发生深刻的变化。总体而言,北京市城市发展重点要逐步从城区向郊区转移,市区建设要从外延扩展向调整改造转移。这两个转移的成果使北京呈现出越来越开放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叶林 《首都经济》2006,(11):100-101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北京的发展瞄准四大目标: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为实现这一规划,作为实现各项城市功能的重要方面——物流业将起到巨大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北京总体规划将“宜居城市”作为发展四大定位目标之一。一时间“宜居城市”排名榜鹊起.“宜居城市”论坛火热登场,更有房地产商把开发的楼盘戴上“宜居”的花环。  相似文献   

7.
《首都经济》2004,(12):81-81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修编已经基本结束。规划指明了北京未来16年的发展方向,对人口、空间、交通、市政、绿化、旧城保护等各项重要问题做出了解答。根据该规划,未来北京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相似文献   

8.
关于宜居城市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5年1月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将北京2020年的城市功能定位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北京首次提出宜居城市这个极具创新性的城市职能发展目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使宜居城市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1宜居城市的概念与内涵1.1宜居城市的概念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宜居城市是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人工环境优美,治安环境良好,适宜居住的城…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旋建设,加快建设一流宜居城市,邹城市2010年城建工程项目投资6.18亿元,聚力全面推进城市建设七大工程,其建设规模之大、投资之巨、项目之多均创历史新高。一是道路工程。新铺、修建成功路等7条道路11.7公里,维修、挖补城市主次干道面积2万平方米,修补人行道花砖50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0.
钟秋 《中国招标》2006,(3M):41-45
日前,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做了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年规划纲要的报告,在报告中,王岐山表示,北京将坚持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努力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近十几年来,生产者服务业成了世界经济中增幅最快的行业。北京发展经济应利用好首都优势资源,同时,要坚持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功能定位。本文从北京的特有功能定位、提升北京城市功能和促进北京的城市国际化进程三方面分析,认为北京应当大力发展生产者服务业。从北京生产者服务业有良好的基础,北京具有发展生产者服务业的资源优势,总部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北京生产者服务业集群发展三方面分析,认为北京大力发展生产者服务业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2006年6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宜成城市"课题组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了《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北京)》,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研究报告主要从居民生活和居住环境的视角,对北京城市总体(不包括远郊区县)、不同城区以及街道的安全性、健康性、生活方便性、居住舒适性和出行便捷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在自然舒适度,还是人文环境舒适度等方面,北京都与"宜居城市"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网总编、研究员罗亚蒙2005年1月,国务院在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时首次在文件中出现"宜居城市"的概念.2005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上要求"把宜居城市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后,全国有很多城市把"宜居城市"列为城市发展目标."宜居城市"由此成为中国新的城市理想.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早在2005年就陆续确立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而在“十一五”规划中,这几大目标被系统性地提了出来。这几个宏观目标的实现,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未来5年是实现这三大目标的关键时期。三大目标的逐步实现,是北京完成“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宏伟定位的保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岳明龙 《魅力中国》2014,(19):50-50
“生态宜居”是我县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生态和宜居的优势,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八新的内涵。对提高城市竞争力,扩大高唐知名度至关重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推进高唐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展开了阐述,一是宜居城市的内涵;二是生态文明对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新要求;三是对高唐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阳坤  石守京 《中国老区建设》2010,(12):F0004-F0004
湖北省革命老区随州市,地处鄂北门户,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2000年,设立地级市以来,围绕建设“开放随州、文化随州、特色随州、和谐随州”和打造山水生态宜居城市的总目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城市品位和对外形象。截至目前,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369.62万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311.19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博导俞孔坚:“宜居城市”没有严格定义“宜居城市”本身是一个描述词,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正如“生态城市”、“健康城市”、“可持续”之类的概念一样,因所处的社会阶段的不同,也因人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标准。《标准》出台并不会终结争沦,相反,可能会引发更大的争论,因为它有可能变为评价城市或考核城市决策者的依据,与部分人的利益产生联系。  相似文献   

18.
中小城市需专注于宜居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许多专家认为,宜居城市的基本条件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葱郁的绿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这是宜居的基本条件;二是完善的物质基础,包括城市公共设施、交通住房、居民收入、安全、减灾、就业、就医等方面,这是宜居城市的硬件设施;三是和谐的人文氛围,包括社会秩序、道德风尚、教育程度、文化底蕴和娱乐功能等,这是宜居城市的精神体现。当前我国建设宜居城市总体是以大中城市为主,但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看,中小城市(镇)府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如何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建设新能源城市,打造生态的宜居城市是所有城市面临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宜居城市概念最早出现在国务院2005年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随后2006年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要求各地把创建宜居城市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2008年新加坡再次被评选为最适合亚洲人居住的城市,新加坡居民的生活质量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平。我们认为,新加坡建设宜居城市的做法和经验是值得借鉴的。本文对新加坡建设宜居城市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启示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