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2-2013"于2013年1月2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以"经济发展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新发展"为主题,就国际经济形势、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展开讨论。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出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增长,令世人瞩目,被誉为"中国的奇迹"。但与此同时,由于多年的粗放扩张,中国经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显突出。事实证明,中国经济必须转型,从追求数量、粗放扩张转变为追求质量、提高效率,这是实现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转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必须适当放缓经济增速,集中精力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力图做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继续深化改革,特别是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改革,这是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2013年1月2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2-2013)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经济发展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新发展。在会议第二时段,围绕"应对挑战"议题,与会专家们认为,2013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严峻的外部挑战是:世界经济尚未完全复苏,中国出口竞争力受冲击;发达国家同步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重返亚洲战略;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内部挑战有:关键领域的改革要取得共识越来越难;营业税改增值税可能引发新一轮重大经济体制改革;房地产市场走势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作为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具有技术性、互联性和倍增性等典型特征,通过创新要素的高效集聚与创新组织的精准匹配,重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通过促进产业变革调整与贸易转型提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形成网络效应,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成效;数字经济的发展加速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同维度的相互渗透、相互反馈及协同演化的进程。当前,数字经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在于提高数字创新能力、深化数实融合、增强数字普惠共享及完善数字治理体系。具体需要促进数字创新的加速发展,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动能;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基石;营造数字网络的生态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绩效倍增;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提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5.
"新常态"是中央层面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根据拉美以及若干亚洲经济体经济增长的一些典型化事实,可以总结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理论假说。本文引入Eichengreen结构模型,采用差分GMM、系统GMM以及固定效应等计量方法,利用中国经济发展20年的数据对这些假说进行实证检验,从而给中国经济发展向"新常态"演进提供理论解释。实证结论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事实相一致。未来,为促进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健康发展,需要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扩大消费、增加投资、促进技术创新来实现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同时通过综合改革来避免过度城镇化,升级产业结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经验,科学分析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新课题、新矛盾基础上提出的重大的战略方针和战略决策。该文从对我国经济发展观和经济发展方式演变进程的实际分析入手,深刻阐述了我国所经历的"五种发展观"和"三种发展方式";论证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实质、内容及其联系与区别;提出了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一定要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方堃 《广东经济》2014,(1):51-53
"稳定"是不断"增长"的前提,"增长"是持续"稳定"的根本,两者有着清晰的辩证关系,不可偏废。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作为判断中国当前宏观经济走向最权威的风向标,此次会议力求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经济领域的纲领要求,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转变以及国内外环境发生的复杂变化,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更加持续健康发展,习近平深入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实现了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这一重大理论创新包括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发展主题、新发展理念的科学指导思想、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抉择.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及新发展格局作为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概念,三者构成了新时代、新阶段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基点.以新发展理念为价值引领,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三大理论创新构成有机整体,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推进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经过2012、2013到2014年3年的7.5%保卫战,2014年增长速度将低于7.5%,2015年经济将继续减速到7%。经济增长速度处在明显的"换挡"阶段。这一减速换挡期称之为"新常态",即处于经济结构、体别和政策的持续调整阶段。"新常态"是新挑战,也是新机遇,通过减速期间加速体制改革和存量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10.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经济新常态下如何适应新形势谋求发展,深刻理解经济新常态的科学内涵,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宏观上把握推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考,以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的历史起点,经济增长进入新阶段。新阶段,我国面临重塑经济增长动力的艰巨任务,亟需构建起质量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创造前提,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新阶段质量型增长动力转换的内容包括: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提升;从经济结构多元化转向经济结构高级化;从制度构建转向制度创新;从需求刺激转向供给结构改革。质量型经济新阶段动力转换的难点在于:经济增长效率低下,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增长的有效供给不足,经济增长中创新能力欠缺。新阶段质量型增长动力重塑的思路及对策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聚经济发展新活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有效转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引领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深化改革,实现短期增长和长期增长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6,(2)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飞速的增长,但从2012年开始,在"三驾马车"驶入下行通道后,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逐步增大,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进入了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阶段。为了保持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我们必须催生新的动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新的动能就是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不仅要促进生产手段的创新,还要催生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创新,而要实现创新具有成果就必须在创新过程中应用"企业再造理论"。文章对如何应用"企业再造理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的目标,其核心在于依靠改革的红利。中国目前存在结构性失业、经济结构不完善等问题,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原理分析中国近期失业原因以及经济结构出现的问题,根据增长核算方程,提出实现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三点措施:提高技术、鼓励投资、增加劳动供给。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和形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经济新常态并非经济转型成功并进入理想发展阶段的标志,相反,新常态表明中国经济进入诸多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红利加速消失、经济增长的硬约束变得更强、结构转变压力加大的时期。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经济发展阶段转变和改革进入新阶段使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发生转换的必然结果。同时,经济常态、非常态和新常态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目前,中国的新常态不同于美国经济的新常态,实际上是中国经济进入更加接近市场经济正常状态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摘要;本文分析科技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及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科技障碍,提出通过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创新平台,确定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推广和成果转化体系等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龙 《当代财经》2007,(12):5-10
把对经济工作考察的视野从经济增长扩大到经济发展,这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创新,是党和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涵更丰富,在思路上应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为载体,以体制改革与创新为保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是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及催生新产业的契机和动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的民生科技越来越得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视。民生科技作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领域,它通过引起科技结构、生产要素结构、市场结构、产业结构的变革,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实现中国经济从依靠出口拉动的外向型经济,向依靠投资、消费拉动的内向型经济转型,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向节能、环保、低碳、安全和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工业经济形态向民生经济形态转变。  相似文献   

18.
全球经济大变局意味着此前的生产和分工格局已经不可持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增强和加速了这一变局。后疫情时期,全球经济将更加脆弱,全球价值链面临更加剧烈的调整,全球债务再创新高已成定局,全球宏观经济治理进入未知领域,社会分配呈现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之势,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正加速新工业革命的效果。面对后疫情时期的经济大变局,中国即将步入"十四五"时期,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全面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四五"时期的经济发展问题必须立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胸怀两个大局"来研究思考。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既是全球经济大变局的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还体现了中国经济政策的主动调整。2021—2025年中国经济年潜在增长率预计平均为5.7%。在资本和劳动投入趋势性下降之际,经济增长要更多地依赖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后疫情时期的中国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导向上应该积极推进创新驱动高质量工业化战略,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畅通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制约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技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刘英基 《当代经济》2009,(23):92-93
本文通过分析科技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及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科技障碍,提出通过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创新平台,确定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推广和成果转化体系等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经济新常态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科学研判新常态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新问题、新挑战,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探寻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优势、新增长点,开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需要采取新的思维方式,把握新常态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以改革、创新和转方式、调结构拉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促进互联互通;利用西部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