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由家族企业走向公众企业,是中国众多民营企业家的梦想。在中国现阶段,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相对于家族企业而言,确实更规范些。然而这场激烈、曲折的国美控制权争夺战,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由家族企业走向公众企业过程中,创业者们所遇到的困惑与挑战,同时也给我国广大的企业家们留下了足够的思索空间。本文以国美为例,剖析我国家族企业走向公众企业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国美电器控制权争夺事件作为我国现代商业社会的一个经典案例,对于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的我国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剖析该案例中职业经理人与创始股东之间争夺控制权的动机和行为,从公司治理角度分别探讨了职业经理人与创始股东以及民营上市企业之间存在的治理困境。以期为深化对职业经理人促进公司治理发展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土潮商上市公司盈利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南山 《潮商》2010,(2):59-61
以奥飞动漫为代表的产业互动盈利模式,以皮宝制药为代表的产品创新盈利模式,以潮宏基为代表的品牌创新盈利模式,这些优秀的本土潮商上市公司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吸收海内外知识形成难以复制的盈利模式,改写了潮商重视利而不重视模式的历史。通过研究潮商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可以帮助更多潮商企业获得商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国美控制权之争势必成为管理学上的经典案例。文章从对职业经理人的信任与约束、创业大股东的地位与利益保护,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连续和协同等视角出发,分析国美之争所带来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5.
四海潮讯     
《潮商》2007,(2)
两潮商企业被评为中国最重要十大上市公司《商业周刊》最近评出中国最重要十大上市公司,其中两潮籍企业榜上有名,它们分别是:腾讯公司和国美电器公司。腾讯是中国最大的即时信息服务提供商,其网络聊天工具QQ在中国占有的市场份额远远超过微软MSN。QQ的企鹅图标目前已经  相似文献   

6.
正潮商是中国与晋商、徽商并立,势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三大商帮之一,是唯一一个没有断代的大商帮;是世界上人气异常兴旺的财富军团;是当代商界最活跃的商人群体之一;他们拼搏进取、永不言败,上演了一幕幕掘金大戏,发动了一场场经典商战。他们是一个历经500多年依然生机勃勃的商帮,足迹遍及全球,英名世界传播。同时,潮商又热心公益、崇文重教。仁者为善,兼济天下是潮商精神表征,潮商为善,义不容辞;崇文重教,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7.
贝恩资本的进入,对于国美堪称标志性事件。如果说此前的国美更象是一个家族型企业的话,那么现在的国美已经彻底转型为职业经理人权力结构。贝恩的进入大大优化了国美股权结构,同时也是对黄光裕事件影响的有效稀释。当然,最直接的影响还是帮助国美缓解了资金压力,让半年来压力甚大的国美长舒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8.
2007年9月24日,PC业与流通业发生了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戴尔公司宣布结盟国内最大消费电子零售商国美电器作为其中国唯一零售合作伙伴,今后将通过国美庞大的流通网络销售最新的PC等消费电子产品。国美由此成为中国涵盖PC品牌线最全的连锁商,这意味着中国最大PC零供平台已经诞生,以国美为代表的大型消费电子连锁将成为PC销售主形态,中国PC产业现有流通竞争格局将被彻底改写。戴尔一直以"直销模式"闻名全球,但随着消费趋势与企业发展战略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从国美事件谈中国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国美电器前董事长黄光裕和现任董事长陈晓在争夺国美控制权的过程中,出演了一部业内罕见的商战片.争夺在创始人兼大股东黄光裕和职业经理人陈晓之间展开.文章针时在控制权争夺中所涉及的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利的分配、大股东在公司的地位以及职业经理人的角色等有关公司治理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家族企业和中国普遍意义上的公司治理得出相关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国美一课     
2010年之夏,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企业国美内部,陡然爆发了一场股权之争——为公司的控制权而战!一方是身获商业重罪、被判14年刑期的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及其家族;一方是临危受命的国美董事局主席陈晓,及其团队。两大阵营,外加强硬的国际资本贝恩介入,已然形  相似文献   

11.
7月25日,沸沸扬扬的国美永乐合并案终于有了最终结果。在当天晚上的发布会上,中国头号家电零售商国美电器(HK.0493)宣布将以股权加现金方式全盘收购竞争对手中国永乐(HK.0503),每股中国永乐股票可换得0.3247股国美电器股份,此外国美电器还将为每股永乐股票支付0.1736港币,交易总作价为52.68亿港币,收购完成后永乐将退市。永乐并购大中,随后国美并购永乐,商业历史上罕见的连环并购在中国的家电连锁业上演,这个事件对整个家电产业链都足以产生震撼性的效果。整合后的中国家电连锁业也由原来的国美、苏宁、永乐、大中等诸侯割据的“战国时代…  相似文献   

12.
<正>国美纷争在呼唤中国的企业必须注重企业文化的持续性建设。基业长青,必须造就超越个人能力的卓越的企业文化2011年3月9日,国美电器发布公告,宣布陈晓辞去董事局主席、执行董事、执行委员会成员兼主席以及授权代表等所有国美职务。大中电器创始人张大中成  相似文献   

13.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大家好!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人力资源界的同仁、学者们一起分享国美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第一个问题是国美的企业文化。1987至1998年,是国美起步发展的十几年,其整体管理能力还十分偏弱,和其他类似企业的发展历程相似,国美  相似文献   

14.
国美一路拼杀.一路洗牌。它建在哪里,哪里的电器市场平衡格局就被破坏,哪里的电器就会出现竞争性降价局面。2003年,国美进军广东深圳,一年下来,当地有300多家中小电器零售商由于抵挡不了国美持续降价的压力而关门歇业.电器的价格也比2002年低了10%~15%。目前国美正处于事业发展的高峰时期.市场的开拓,品牌的运作,都需要国美从管理到企业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15.
自国美之争发生以来,持续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引发了国内学者对于公司治理的一系列争议,唤醒了人们应当重新审视公司治理的问题的意识.国美从家族企业向上市公司转型之路可谓是走的步履维艰,其实质是中国家族企业在转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矛盾的集中体现,尽管国美案已经过去了,但其中对公司治理的探索之路却没有因此止步,其为家族企业的转型之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对国美案中隐射的部分法律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包括职业经理人的服务对象,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关系,以及国美施行股权激励问题.最后笔者认为导致这些严重问题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公司治理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就此对监事会制度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美争霸     
国美一路拼杀,一路洗牌。它建在哪里,哪里的电器市场平衡格局就被破坏,哪里的电器就会出现竞争性降价局面。2003年,国美进军广东深圳,一年下来,当地有300多家中小电器零售商由于抵挡不了国美持续降价的压力而关门歇业,电器的价格也比2002年低了10%~15%。目前国美正处于事业发展的高峰时期,市场的开拓、品牌的运作,都需要国美从管理到企业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家族集权体制能否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有效运作,是对国美的最大考验。国美争霸@姚延敏 @杨光  相似文献   

17.
郭朝晖 《人力资源》2005,(10):56-58
作为已拥有200多家门店的中国最大家电连锁企业,国美的销售额从2000年的30.2亿元到2004年的238.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大于50%。这种高速迅猛的销售增长掀起了震惊业界的“国美风暴”,连东芝株式会社中国总代表平田信正都由衷地赞叹:“国美10多年就取得了东芝在130年历史中都没有取得的成就。”今年3月份“2005国美全球战略合作高峰会”在上海召开,会上36岁的国美总裁黄光裕纵声宣告:到2008年实现1200亿的年销售目标,并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相似文献   

18.
2009年,上市公司国美电器(0493.HK)销售收入为427亿,降幅约7%,净利润却增长34.5%。在金融危机、创始人失去自由、不计非上市部分415间店收入及关闭189家店等一系列背景下,国美新团队的成绩可以说是不错的。国美427亿的销售额落后于苏宁的583亿元,如果将非上市部分计入的话,"国美系"的规模可能仍然占先。当然,仅此还不足以说明国美就拥有了绝对的领先优势,苏宁对其的"抢逼围"一刻也没有停止,双方的差距也并不大。  相似文献   

19.
彭涛  张丽纯 《潮商》2012,(5):22-25
他们是中国与晋商、徽商并立,势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三大商帮之一,是唯一一个没有断代的大商帮;他们是世界上人气异常兴旺的财富军团;他们是当代商界最活跃的商人群体之一;他们拼搏进取、永不言败,上演了一幕幕掘金大戏,发动了一场场经典商战。潮商,是一个历经500多年依然生  相似文献   

20.
"国美之争"的本质在于控股股东和董事会的控制权之争。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目标不一致,为维护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双方往往就会采取代表各自利益集团的对抗性行为。该事件中我们不应仅用道德的标准去评判黄陈之争的是非对错,而应思索,在现代企业中如何弱化大股东与董事会的矛盾。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离规范的公司治理还有很大差距,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任重而道远。本文由国美事件入手,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该事件,指出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