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李晓  李洁  吴雨 《财贸研究》2024,(4):15-27
借助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2015、2017、2019年四轮调查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国家庭金融排斥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来看,数字金融发展都显著降低了家庭金融排斥;从排斥类型看,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资产端和借贷端金融排斥均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并且对家庭资产端的影响更大。进一步,从不同的家庭类型来看,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村、中西部、三四线城市以及银行业等传统金融相对落后地区家庭金融排斥的缓解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2020年将消除绝对贫困,之后的扶贫工作重心将转向解决相对贫困。基于CHFS2017数据对15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相对贫困水平进行刻画,在此基础上运用probit方法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相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机制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居民相对贫困比例较高,且存在着区域不均衡和城乡不均衡。中西部地区相对贫困比例高于东部地区,农村地区相对贫困比例远远高于城镇地区;数字金融能够明显减缓相对贫困,其减贫效应存在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数字金融对中西部地区的减缓效果要高于东部地区,对农村的减缓效果要高于城镇;数字金融可以通过促进居民创业、缓解信贷约束和化解农业风险来减缓相对贫困。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数字金融需求方的视角研究数字金融对农户家庭增收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使用显著促进了农户家庭增收,并改变其收入结构.进一步研究发现,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农户家庭增收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异质性农户的家庭增收效应存在差异.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通过促进家庭创业和非农就业进而促进农户家庭增收.  相似文献   

5.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提升居民幸福感的有效途径,为实现社会公平与共同繁荣提供了重要参考。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本文使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提高了居民幸福感,这一影响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中高学历居民和低年龄段居民中尤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在宏观层面上改善地区经济环境、提升地区GDP水平;在微观层面上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从而提升居民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7.
基于大规模的实证调研数据,本文从受众视角对城乡数字鸿沟这一命题进行分析和梳理。首先通过数据全面描绘数字鸿沟的现状与未来;接下来探讨互联网为农村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最后给出进一步填补数字鸿沟的可行性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菲 《上海商业》2022,(6):75-77
数字普惠金融是现代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融合发展的结果。传统的家庭理财对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度十分有限,且普遍存在着存款占比过高、资产结构不平衡、资产组合的风险分布极端化等问题。本文基于北京大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的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优化家庭投资便利性、促进金融信息获取提升资产组合有效性、改善风险厌恶态度增加风险承担能力提高资产组合多样性三大路径改善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进而从市场与家庭供需两端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建立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数字信息化建设对农户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数字信息化建设能够显著提高农户家庭消费水平;(2)数字信息化建设对户主为中年、男性的农村家庭消费支出促进效果更大;(3)从消费结构来看,农村数字信息化建设对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这类发展性或享受型消费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0.
张正平  陈杨 《财经论丛》2021,(11):47-57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界对人口老龄化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关系却鲜有关注.为此,本文基于我国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口老龄化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试图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一个人口年龄结构角度的解释.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显著抑制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同时,在人口老龄化水平高的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地区这种抑制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人口老龄化通过抑制互联网普及、增强风险厌恶来抑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商》2013,(18)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的数据,将受教育程度投资作为家庭金融活动中的非生产性投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居民家庭,往往具有较高的家庭金融消费和更强的财富效应。  相似文献   

12.
文丽 《商》2013,(18):183-183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哆数据,将受教育程度投资作为家庭金融活动中的非生产性投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居民家庭,往往具有较高的家庭金融消费和更强的财富效应。  相似文献   

13.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关注的重点领域。数字普惠金融凭借互联网、大数据增强了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及数字化程度,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增长。尤其在农村薄弱的金融发展体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市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数字普惠金融的细分维度探究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对区域间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标和细分维度均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区域异质性表明:相较东部,中、西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增长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对居民财政性收入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金融市场政策规范得以完善,鼓励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家庭投资活动,数字经济对家庭投资活动的影响巨大。但我国目前对于数字经济下家庭投资的研究与应用仍不够充分,因此需致力于研究数字经济下家庭投资活动及偏好,为未来数字经济和可持续性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本文基于2011—2020年全国各省市区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和家庭投资支出,首先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家庭投资支出,然后进一步发现数字经济所刺激的家庭投资更偏好于无风险资产,最后对以上结论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佳丽 《现代商业》2023,(4):102-105
数字普惠金融的深入发展为居民创业带来新的驱动力。本文基于2018年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CFPS数据库,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创业绩效的积极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及其三个子维度指数均与创业绩效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是影响创业绩效最关键的因素。另外,数字普惠金融对创业绩效的正向作用在高收入、中西部地区的家庭中更显著。鉴于此,我国应抓紧推进农村信用体系的数字化建设,同时平衡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协调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消费升级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基于CFPS数据讨论了数字经济和消费升级二者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有利于家庭消费升级;中西部地区、城镇地区和低收入家庭,数字经济对消费升级的推动作用更大;数字经济可通过增收效应和创新效应推动消费升级;在数字经济推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居民受教育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可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最后针对研究结论,从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提升政府数字化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融发展与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基于中国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使用中国2000-2011年的季度数据,运用动态最小二乘(DOLS)和误差修正模型(ECM),检验了金融发展与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在金融发展和资产收益率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分工,金融发展无论是在短期和长期都会影响家庭投资组合的动态变化,其中,无论在短期和长期,股票市场发展在家庭存款和股票资产之间都产生了较强的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8.
消费不足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农村居民消费是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论分析显示,外出务工可以提高农村家庭收入,从而提高家庭储蓄。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4 和 2016 年两年的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村居民外出务工对农村家庭储蓄率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外出务工能显著地影响家庭储蓄率。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式提出普惠金融已有十余年,在这期间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也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与重视,但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村金融起步较晚、农村居民金融能力较低,导致农村普惠金融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依据大量的历史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几条未来发展建议,目的是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为农村注入新能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