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减轻企业负担,中国不断推出税收优惠政策措施,有效激发了企业市场活力,文章以此为背景检验税收优惠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影响。文章匹配国泰安上市公司数据库和海外直接投资数据库构建研究样本,在测度企业税收优惠额和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税收优惠能有效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但这种影响具有企业所有制性质和区位战略上的异质性;税收优惠通过资金和效率两个层面的传导机制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税收优惠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正向影响强度因创新程度和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本身不同而存在差别。文章在微观上验证了税收优惠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重要优势来源,为持续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欣欣 《科技和产业》2022,22(11):138-142
正确评价税收政策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2010—2019年中国A股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税收优惠与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税收优惠对于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创新具有激励效应,与所得税优惠相比,增值税优惠激励作用更为明显;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增值税优惠激励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呈现中、东、西部递减的状态,所得税优惠激励创新呈现东、西、中递减的状态。为提高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提出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库和全球反倾销数据库数据,经验分析了对华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对华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创新存在着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及多种稳健性检验下均成立。进一步的企业异质性研究发现,反倾销显著降低了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的创新,但对出口企业的负面影响更大;此外,反倾销对低生产率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创新具有负面影响,而对高生产率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创新影响不明显。进一步探究存在以上异质性的原因发现,反倾销带来的融资约束包括内源融资约束和外源融资约束,均是反倾销抑制企业创新的重要渠道。动态考察反倾销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发现,反倾销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在一个较长时期均存在。文章的研究对于评估反倾销的效果及在全球贸易保护背景下考察如何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政府补贴作为一种引导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机制,是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发生政府补贴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1~2017年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研究异质性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补贴后,财政补贴政策对补贴组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后,税收优惠政策对补贴组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具有促进作用;研发补贴后,研发补贴政策显著正向影响补贴组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5.
李军  刘海云 《南方经济》2015,33(3):1-23
本文分析了Meltiz模型的情境条件,发现生产率异质性是与其三大前提假设紧密相关的。中国情境下,改革开放后不同阶段的不同类型的出口企业:与外商投资相关的企业、生而国际化的企业、先有本土市场而后国际化的企业,它们国际市场竞争力来源不只是生产率异质性,而是存在差异的企业区位、企业年龄、企业规模、创新、品牌、企业性质、企业级别、资本结构、人力资本、成长率等多重异质性。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实证检验发现,在多个细分行业存在生产率悖论,生产率差异不能有效解释出口企业竞争力,而多重异质性具有更强的解释力,是中国出口企业竞争力来源。  相似文献   

6.
一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于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的根源在于企业创新。基于企业微观异质性视角,文章分析了汇率波动与地区金融发展对我国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汇率波动会显著抑制企业创新,而地区金融发展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不仅能够促进企业创新,还能够缓解汇率波动对企业创新的制约作用。鉴于我国金融发展与企业生产率分布存在显著的区域不平衡性,随着汇率波动的逐渐加大,地区金融发展对促进企业创新就具有愈发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不仅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而且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并借助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了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税收营商环境优化主要是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水平、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以及鼓励技术创新来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中西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环境不确定性高企业和成熟期企业,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相对更加突出。随后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在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时显著促进了企业经营规模扩大和产业链扩张。本文以上研究结论不仅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税收营商环境优化的经济效应,更是为培育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及推动企业提质增效的税收营商环境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文章构建了一个辖区间税收竞争通过技术进步及生产率影响企业出口行为的理论框架,运用1998~2006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测算中国地方政府间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及增值税的税收竞争系数。在此基础上,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及增值税税收竞争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并使用联立方程模型对税收竞争通过新产品、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企业出口行为的机制进行实证验证。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中国地方政府就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税收政策的策略互补和策略替代行为同时存在,出口企业所在地的"逐底竞争"更明显;税收竞争促进了企业出口选择和出口规模;相比全要素生产率,税收竞争通过新产品渠道促进企业出口行为的机制更明显。财政自主权抑制了企业出口行为,而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及地区税基流动性条件促进了企业出口行为;财政自主权对税收竞争影响企业出口行为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则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此外,税收竞争对内资、内陆地区企业出口行为的促进作用比外资、沿海地区企业更显著;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行为的促进作用也比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企业更强烈。  相似文献   

9.
网络创新成为企业突破内部创新资源障碍的关键。在网络创新模式下,合作主体属性多样化,网络异质性成为网络创新的显著特征是现阶段网络研究的重要问题。借鉴SCP经典模型,提出社会网络关系视角下的SCP模型,并选择以外部知识整合为中介变量,网络位置为调节变量,分析网络异质性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及传导机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网络异质性对探索式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外部知识整合在网络异质性与探索式创新绩效中起到中介作用,网络位置能够部分调节网络异质性与外部知识整合作用。本研究结论对理解差异性主体创新及其对探索式创新绩效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作为一项具有资本偏向型特征的税收优惠政策,兼具税收优惠与投资促进功能,其在实现“稳投资”作用的同时能否带动企业价值增长,是当前“稳增长”目标下,一项亟待考察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基于2011—2018年A股市场中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借助资本市场对企业市场价值的评估,建立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加速折旧政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与机制。研究表明,该项政策的实施对微观企业而言发挥了显著的价值创造效应,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加速折旧政策有助于企业专注主营业务,一方面可以加大实体投资比重,优化投资结构,从而促进企业价值提升;另一方面可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加创新产出,进而带动企业价值增值。多维度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非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实际控制人直接持股企业以及高市场化地区内的企业中,加速折旧政策的价值创造效应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从企业全生命周期经营绩效预期的视角加深对加速折旧政策效应的理解,为结构性减税政策助力企业价值“稳增长”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9~2019年中国海关和财务数据库匹配的701家上市公司数据,文章考察了汇率变动对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效应分析框架分析了市场竞争、企业创新与中间品进口渠道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会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汇率变动会通过市场竞争与企业创新这两种中介机制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前者的中介程度为1.457%,后者的中介程度为49.181%,而中间品进口渠道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市场竞争和企业创新在汇率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非国企、制造业以及大规模企业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创新的中介程度较为显著。鉴于此,增强汇率弹性、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提高企业创新动力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赵宸宇 《世界经济研究》2020,(1):121-134,M0004
加入WTO后,中国在开放国内市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的进口贸易自由化。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出要"激发进口潜力、主动扩大进口",这将进一步促进市场竞争,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一系列影响。基于这一背景,文章在整合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CEPII-BACI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同时构造行业进口渗透率指标,系统分析和检验了进口竞争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进口竞争对企业创新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于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抑制了其创新效率的提高;而对于一般贸易企业,进口竞争虽然促进了其创新投入,但并未获得规模效益,表现为创新效率的下降。另外,对于高生产率企业和国际化企业,进口竞争对其创新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弱;对于国有企业和高技术行业企业,进口竞争对其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相对更大。文章结果还显示,要素市场扭曲会强化进口竞争对创新效率的负向作用。文章的结论对于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提高企业创新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从促进企业吸纳就业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就业形势,分析税收政策对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影响。选取了2016—2021年沪市A股上市企业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降低企业总体税收负担会提高其吸纳就业水平。此外还进行了产权性质异质性分析。最后提出一系列税收政策建议:构建促进企业吸纳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扩大促进企业吸纳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丰富促进企业吸纳就业的税收优惠形式,制定具有长效性的促进企业吸纳就业的税收政策,完善促进企业吸纳就业税收政策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4.
郑坤雄 《特区经济》2014,(1):213-214
本文用2007年中国企业数据为样本,利用Logit模型分析了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代表的企业异质性以及出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①全要素生产率和出口对企业的创新倾向具有显著的正效应。②企业创新倾向呈现地理位置和所有制类型差异。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新贸易理论的建立与不断发展,基于生产率异质性研究企业出口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首先提出数理模型来分析生产率对出口的决定机制,再通过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样本检验企业生产率对其出口决策以及出口规模的影响。结论认为:生产率的提高会使企业更具有能力选择出口,但是在自由决定进入国内市场以及出口市场时,企业未必会因为生产率的提高而选择出口;对于全体样本,实证检验认为生产率与企业出口行为是负相关的,对于出口企业样本,实证检验也认为企业生产率与其出口规模是负相关的。这样可以看出,新新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还需更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运用2009—2021年云贵川渝相关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对税收优惠激励区域创新效率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就经济发展水平展开异质性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税收优惠能显著提升云贵川渝地区的创新效率;经济发达地区,税收优惠的创新激励效果更明显,经济欠发达地区,税收优惠对区域创新效率无显著影响。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差异化的税收优惠政策等。  相似文献   

17.
国家级新区是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平台,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独特作用。本文利用在异质性处理效应条件下稳健的双重差分模型,基于我国2003—2019年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国家级新区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动态特征。结果显示,与未设立国家级新区时的情形相比,国家级新区提升了所在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累计增幅,并且提升力度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增强趋势,表明国家级新区对所在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持续的正向影响。国家级新区在设立初期对周边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正向影响,但在长期尚未产生稳定、持续的溢出效应。机制分析表明,国家级新区对所在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主要来自“吸引外商投资”机制和“培育市场主体”机制,而“发展科技服务业”机制的效果尚不显著。建议国家级新区重点推进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改革,多措并举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对我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00—2008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以及Logit回归和PSM-DID基于甄选效应和激励效应研究政府补贴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甄选效应和激励效应。甄选效应下,规模大、生产率水平低的企业更易获得政府补贴;激励效应下,激励进入效应下政府补贴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起抑制作用,而激励退出效应下政府补贴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起促进作用。分样本检验发现不同企业所有制及补贴强度的影响表现出较大差异性,通过对影响渠道的进一步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和管理性交易成本是政府补贴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工业机器人进口贸易促进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理论假设,运用2001~2014年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工业机器人进口贸易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机理与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工业机器人进口贸易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且工业机器人进口与制造业吸收能力存在交互作用;不同工业机器人及制造业分类的影响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在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背景下,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需注重工业机器人的进口与消化吸收,不断拓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生产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探讨了融资约束和生产率对出口竞争力的共同影响机制,从企业的内部治理和外部环境两个层面,利用中国2004~2009年的企业样本数据经验考察了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生产率对企业出口促进贡献还有赖于其融资水平,尤其需要克服融资的阈值效应,避免危机时期优秀企业被"逆淘汰";政策启示在于强调对高生产率企业建立政府"临危保护制度",并引导企业强化内部治理能力;最后需要强化物质要素之外的服务型要素竞争优势,从而继续维持我国贸易的"大国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