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徐州市1990—2000年统计年鉴和徐州市国土资源局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徐州市近1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并在统计软件SPSS的支持下,对徐州市农用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研究表明:经济、人口、农业结构调整是徐州市农用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耕地变化的驱动力筛选和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湖南省耕地数据和社会经济资料,定量分析影响湖南省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及其内在的驱动机制。从人口增长、经济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结构调整、耕地保护政策6个方面初步选取驱动力原始指标,然后通过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从这些驱动力原始指标中筛选出包括农业人口、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农业增加值等在内的10个驱动力,再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各驱动力对湖南省耕地变化的影响程度并加入政策因素建立了驱动机制模型。结果表明:对湖南省耕地变化影响比较显著的驱动力为人口增长因素、工业化与城镇化因素、经济与基础设施建设因素等。最后分析了各驱动力与耕地变化之间的内在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近十年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河北省近10年土地利用的类型变化、数量变化、程度变化和区域变化;指出了当前河北省土地利用中存在的诸如耕地占补平衡在空间上不对称、平原地区林地减少、北部山区和平原地区未利用地增加等问题;得到了人口、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效益等影响河北省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给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制定和完善土地管理机制、发展经济和保护耕地并重、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并重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利用其土地利用现状及变更调查数据,历年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分析了1996~2005年湘西北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特点,并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十年间,研究区耕地、其他农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逐渐减少,园地、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有所增加;土地利用程度较高,但整体综合指数不稳定,正处于土地利用的调整时期.人口增长、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是影响湘西北喀斯特山区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5.
利用安徽省近10年来的耕地序列和人均耕地序列数据以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宏观分析了"耕地动态平衡"政策实施以来耕地资源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用灰色关联度法,定量研究了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揭示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安徽省1997年以来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分三个阶段,1997-2002年的缓慢减少期、2003-2004年的快速减少期和2005-2006年的增长期:耕地年均变化速率和人均耕地年均变化速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据此将全省分为5个不同的耕地资源变化区;耕地重心发生了转移,大体是稳定在淮北平原西北部;在近10年的不同阶段,影响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的主次地位发生了变化,其中,年末总人口一直是影响耕地变化的最主要的驱动因子,2003年以来非农业人口对耕地变化的影响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6.
根据赣州1990~2005年耕地、经济、文化等统计数据及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DPS,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赣州1990~2005年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990~2005年赣州耕地的数量持续减少,其中2001~2004年耕地的数量减少极为显著,且以旱地减少居多;赣州耕地变化的主要人文驱动因素是社会经济水平、科技水平和农业内部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湖南省耕地变化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之一,选用GDP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和耕地面积减少率为主要分析指标,探讨了湖南省近20年来,经济、人口与耕地面积之间的关系:耕地减少的发生时间与经济发展的增长基本同步;针对耕地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耕地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云南省未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基于全域宏观尺度视角,以1999—2008年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多种LUCC分析模型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10年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是云南省土地利用快速变化期,园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年均增长速率最快,分别达2.92%、2.78%和1.36%;其次是耕地和未利用地快速减少,年均减少速率分别为0.55%和0.47%,其中耕地大量转为园地、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194 257.27 hm2、118 028.67 hm2和58 355.38 hm2;从土地开发利用率看,均值维持在84.73%,总体相对稳定,但又有差异,主要表现在农业利用率、林地覆盖率稳中略升,建设利用率逐年增加,土地垦殖率逐年放缓;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均在211以上,属中等稍上水平,略呈增长之势,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也不断提高,说明研究期内土地利用还处于快速发展期。此外,将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对耕地变化驱动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耕地变化是人口因素、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4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农民人均收入和产业产值等是驱动全省耕地变化的核心因子。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耕地数量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49—2000年的统计和普查数据,对湖北省近51年来耕地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影响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湖北省近51年来耕地数量总体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耕地变化区域差异明显。农业结构调整、非农建设、灾害毁损和开荒等因素是引起耕地变化的直接驱动因子;而人口变化、技术进步、比较收益和政治经济政策等因素是引起耕地变化的间接驱动因子,它们通过直接驱动因子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格局与驱动力研究是揭示全球与区域尺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规律的有效方法。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模型方法,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各地类转化方向以及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8年间,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显著,耕地面积减少最大,减幅达到28.39%,主要转移方向为建设用地、养殖和林地。养殖水面和建设用地大量增加,增幅分别为200.62%、84.83%,主要增加来源为耕地和水体。土地利用变化主要驱动因素为人口增加、经济增长、政策因素、城市规划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