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绿色债券评级不单单是针对债券的信用评级,还涉及到对债券发行方"绿色意识"、履行绿色承诺的行为及其对筹集资金使用、管理和信息披露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评价.近期我国绿色债券发行量虽然不断增加,但在绿色债券评级方面的实践却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研究了绿色债券评级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对绿色债券评级的思路进行了初步设想,最后指出应该通过建立环境信息披露制度、量化环境测算因素以及培养专业人员推动绿色债券评级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扩大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得益于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绿色债券成为我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金融工具。然而现有关于绿色债券是否能为融资人节约成本的研究尚未达成共识。论文选取发行规模较大、发行利率可比的信用债品种,通过分析两个对比关系,考察不同绿色债券品种在发行利率上的节约情况,并计算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节省的利息费用。研究发现:企业发行绿色中期票据、绿色短期融资券和绿色公司债均可带来不同程度的利息费用节约,且绿色债券较普通债券估值低约2.3BP。此外,绿色债券的融资人节约成本的大小还受到发行时间、债券种类和发行人信用资质的影响。论文的研究结果为完善我国绿色债券发行定价和绿色属性识别提供了参考,并为进一步完善绿色债券市场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我国绿色主权债券与绿色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逐渐扩大、信用利差逐年收窄等特点,分析认为实践中仍存在绿色政府债券融资能力有限、投向领域与认购人结构单一、可持续性发展资金有限,以及与国际标准对标有待进一步推进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包括补齐绿色政府债在发行与管理等环节中的短板,提高我国绿色政府债的项目绩效管理能力,实现绿色政府债券国际接轨等。  相似文献   

4.
政府是绿色债券的重要发行人之一,然而我国政府债券基本上长期处于绿色债券的视野之外。本文通过对比参考国际绿色债券识别与分类标准,识别我国绿色地方政府债券实际现存数量及其金融特征并探讨适合我国的绿色标准。结果表明:第一,地方政府债券的多种绿色识别分类标准存在一致性与差异性,债券投资项目存在对应关系;第二,GBP与CBS两种识别分类标准具有完全一致性,为我国绿色地方政府债券标准制定提供可行参考;第三,以现行《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为标准的识别分类结果与GBP、CBS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土地储备、棚户区改造、城镇基础设施、绿色服务四个投资类别;第四,绿色性质更高的债券发行数量与发行规模均更高,但加权平均利率与加权平均利差保持在基本相同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流动性是反映债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银行间绿色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水平较低,“漂绿”风险的降低有助于提升绿色债券流动性。本文根据《共同分类目录》定义深绿债券,使用银行间债券市场2023年2月份的双边报价数据,构建买卖价差指标,对绿色债券和深绿债券的流动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不同债券类别中,绿色债券、深绿债券的流动性低于利率债劵和信用债券,深绿债券的流动性也明显低于绿色债券;在同一债券类别中,深绿债券的流动性仍低于绿色债券。实证分析发现,绿色债券的流动性主要与其发行规模有关,债券发行规模越大,发债主体融资能力越强,二级市场交易对手方越多,则流动性越好;绿色债券流动性较差,主要是因为绿色债券尤其是深绿债券本身比较少,并缺乏国内责任投资者群体。基于研究结果,建议从统一国内外绿色债券界定标准、鼓励交易平台和市场成员共同推进绿色债券产品创新、增大绿色债券的国内外推广力度等方面完善中国绿色债券市场。  相似文献   

6.
随着2015年新预算法的施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前门"已被打开,数百只地方债券已经进入债券市场。但新预算法是否真的增强了地方政府债券的市场化程度一直是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目前我国已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不存在折价或溢价,因此其发行利率的市场化定价是衡量地方债券市场化程度的主要指标。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新预算法作为虚拟变量与地方债发行利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的关系,这表明新预算法的施行确实影响了地方债券的发行利率。在对2015年前后发行的地方债券分别进行回归的情况下,对比地方债券特征变量与地方债发行人特征变量的显著性变化,发现除地方债券的发行量外,其他变量在两次回归中均显著,而地方债券发行量在新预算法实施后对地方债券发行利率的影响变为显著的正向,这表明地方政府债券的市场化程度在新预算法实施后有了一定的增强。  相似文献   

7.
要闻回顾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迎快速发展契机2月2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发展绿色信贷和绿色直接融资.统―绿色债券标准.建立绿色债券评级标准。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绿色债券发行市场之一.截至2020年末.我国绿色债券存量8132亿元.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8.
2011年11月,我国四省开始试点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迈出了我国地方政府自主发债的第一步.本文主要把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制度作为研究主题和切入点.在对拥有发达市政债券市场的美国进行研究,考察美国市政债券发行的基本情况、审批机制、监管、债券评级以及保险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地方政府试点自主发行债券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制度进行了分析,试图搭建起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的框架.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绿色债券发行数量的增多,其创新品种碳中和债券也逐渐兴起。我国首批碳中和债券于2021年发行,此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碳中和债券市场。为了研究发行碳中和债对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本文选择三峡能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其发行碳中和债带来的股价效应。通过实证发现,三峡能源发行碳中和债券对公司股价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为其他新能源上市公司拓宽了融资渠道,在选择碳中和债券进行融资方面提供了经验,推进了绿色项目发展,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007年以来,为低碳经济发展融资而形成的国际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我国从2016年1月开始发行绿色债券,市场潜力巨大。本文从国际绿色债券市场规模出发,总结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现状,从绿色债券类型和品种,发行人主体和所在行业分布,绿色投资主体,第三方认证和信息披露体系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总结出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为此,应当创新绿色债券品种和类型;多层次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发行绿色债券;培育和推广绿色投资理念;加强监管协调,完善我国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机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波兰与法国的主权绿色债券特征的研究,发现发行人均以绿色用途债券的形式,设定略高于普通债券的利率定价发行主权绿色债券,以吸引绿色偏好和低风险投资者的参与;发行人均以国际资本市场协会的绿色债券原则为标准,对募集资金的使用领域、项目评估与遴选、资金管理和信息披露等进行了规范,并采用第二方意见的形式,验证上述规范是否符合绿色债券原则。上述绿色债券的特征,为我国通过主权绿色债券金融工具实现国家环境治理目标、增强绿色债券市场流动性、培育绿色偏好投资者、丰富绿色项目资金来源和提高绿色项目资金使用效果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绿色债券标准体系、绿色债券发展现状、绿色债券发展经验三个方面梳理了国际绿色债券的发展实践,总结了其发展经验在于:注重初期公共示范、实行优惠税收政策、引入信用增级制度、量化绿色评估认证.之后对我国绿色债券的发展背景、政策框架、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通过比较研究法,提出了我国绿色债券发展路径的建议:统一标准体系,强化激励措施,加大示范引领,培育投资主体,规范全程认证,严格信息披露,创建绿色评级等.  相似文献   

13.
绿色债券融资在为企业提供绿色转型资金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发行主体及融资项目的审核、资金使用的跟踪、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等实现对发行主体的治理,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竞争潜力。基于2016—2021年我国沪深证券交易所发行过债券的上市公司样本,实证分析发现,绿色债券资金具有资源、监督和激发作用,能够在提升企业技术竞争潜力中发挥“鲇鱼效应”。分析师关注在绿色债券资金对企业技术竞争潜力的提升作用中具有中介效应,企业ESG评级、环保费改税政策可以增强绿色债券资金对企业技术竞争潜力的提升作用,代理成本会减弱绿色债券资金对企业技术竞争潜力的积极效应。国有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技术竞争潜力受绿色债券融资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需要进一步鼓励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债券、气候债券、绿色政府债券与蓝色债券的创新与发展,加强绿色债券标准与绿色信贷标准的协同性,完善绿色债券配套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中国能源行业的上市企业为例,运用多重差分模型,研究发行绿色债券是否能有效促进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结果显示:发行绿色债券能显著促进能源行业上市企业绿色创新;能源行业中的可再生能源类、非重污染类以及国有企业通过发行绿色债券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更好;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可以通过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和缓解融资约束来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本文的研究对支持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和推动企业绿色创新,促进绿色债券市场与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提出"要积极推进绿色融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快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加大对节能减排降碳项目的支持力度"。2014年国内首次推出的低碳"绿色债券"——"碳收益中期票据"的成功发行标志着我国绿色金融工作正式启航。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载体,"绿色债券"逐步得到认可,一些国家和组织使用"绿色债券"解决低碳项目投融资的实践也较为成功,研究国际"绿色债券"运作机制及成功案例,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绿色债券"发行机制,促进绿色金融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的背景下,企业绿色转型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作为低碳领域的重要融资渠道,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有利于其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进而实现绿色转型。本文立足同群效应视角,研究行业间发行绿色债券的相互影响。文章以2016—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绿色债券发行是否存在同群效应,并考察行业竞争对这种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债券发行具有显著的行业同群效应,且行业竞争越激烈,同群效应越强;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国有企业、领头企业、非重污染行业的同群效应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债券发行量的爆炸式增长必然会增加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如何科学测度并防范地方政府债券违约风险是地方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河南省为研究对象。从宏观环境、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债券发行结构和信用评级等方面分析了如何识别河南省地方政府债券的违约风险。运用改进的 KMV 模型测度了河南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和违约率之间的关系,并运用2000—2019年的数据得出了2020年河南省地方政府债券安全的发债规模。提出了加强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美国市政债券市场发行规模、投资者和信用评级角度进行分析,然后与国内市政债券发行进行比较,得出我国应从完善法律制度和信用评级体系、统一债券托管结算体系、税收体制改革等方面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管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银行间及沪深两市交易所发行的170只绿色债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绿色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发行方式、绿色政策支持力度、第三方绿色认证、发债主体的财务状况对绿色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募绿色债券有利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绿色政策支持是影响企业融资的主要因素,第三方绿色认证的存在对降低绿色债券融资成本没有显著影响,发债主体的财务状况不是影响绿色债券融资成本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