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9月2日,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公布了荣获2005年中国名牌产品暨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的企业及产品名单,共评出501个中国名牌产品,其中包括123个3年有效期到期进行复评的中国名牌产品,总计新增378个中国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2.
谢国忠 《商周刊》2012,(2):24-24
2012年是近20年来中国面临的最重要的考验。中国出口在未来十年可能会增长缓慢。如果国有部门不收缩,中国将面临低速增长和通胀,亦即经历滞胀。要避免这种命运,中国必须改革,恢复增长,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减税。  相似文献   

3.
《时代经贸》2010,(7):7-8
中国的发展前景是好的。20年之后,中国GDP可以赶上美国,再过25年,中国人均GDP将赶上美国。  相似文献   

4.
对于中国,2008年是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一年。这一年大事连连,其中最重大者,当然莫过于中国人的百年奥运圆梦和同样百年不遇的四川大地震。不过,这一年还应有一件值得纪念的重大事件:2008年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相似文献   

5.
《财经文摘》2008,(3):72-75
2007年,次级债危机从美国蔓延全球,大有感染中国之势。2008年,中国将迎来奥运盛典,就在人们热衷于谈论今年会否成为中国经济拐点的时候,屋漏偏逢连阴雨,一场百年不遇的雪灾袭击中国南方。  相似文献   

6.
以1978年10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至今已历时30年。30年的历史“弹指一挥间”,但中国社会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期间“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奇迹论”众说纷纭。中国在30年间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回顾改革开放30年走过的伟大历程,深入而全面地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客观分析未来发展还存在的矛盾问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与时俱进地推进改革开放,这是我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一个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7.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85年-2004年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影响因素来看,外商直接投资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主导因素,外债规模、广义货币、进口与当年本国GDP同样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主要因素,各种因素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力度差距并不大。因此,在测算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1985年-2004年,中国的外汇储备经历了不足-适度-超额的变动过程。中国已经出现超额外汇储备,为此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加速推进阶段,根据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2008年底我国城市化率为45.68%,预计2010年能达到47%。2009年我国城市达到654个,而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已从1949年的10个,发展到2009年的124个。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08年出具的《迎接中国十亿城市大军》研究报告预测,按照目前的趋势,到2025年,中国将有大约10亿人居住在城市。  相似文献   

9.
邢少文 《商周刊》2014,(12):28-29
如果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那么中国现代企业的起点应该是1984年。30年来,企业家的成长是一个典型样本,清晰地映射了中国大时代的社会变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0.
蒋姮 《财经文摘》2010,(2):94-96
改革开放30年恰恰是跨国公司逐步进入中国的30年,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在获取自身发展的同时,催生了中国现代企业和现代产业。但不可否认,有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营的过程中也存在严重违规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世界银行对中国官方GDP数据的调整和重新认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4年以前,世界银行在计算中国人均GNP时,都直接采用中国官方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①。1994年,世行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在计算中国1992年人均GNP时,先对中国同年官方GDP数据向上调整。此后,世行每年都以其调整后的中国1992年GDP总...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波动及其趋势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特殊背景 现阶段的中国经济增长是在四方面特殊背景下展开的。一是持续高速的特殊增长背景:改革开放26年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达到9.5%左右,并且预计到2030年之前,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仍会保持在8%左右(2000年至2010年为8—9%,2010年至2020年为7—8%,2020年至2030年为6—7%),也就是说,中国经济持续了26年的高速增长,并且还极可能继续保持25年的高速增长,现阶段中国的经济处在高速增长期,中国2004年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总量,已相当于1978年的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3.
2001年伊始,拥有10年历史的中国股市面临着一个紧要关头,何去何从,再次成为市场参与各方以及理论界的热点话题,报刊杂志连篇累牍地发表各种针锋相对的观点,连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许多著名证券金融机构及有关人士也热衷于中国股币大争论。一时间,有关中国股市争论甚嚣尘上。这似乎预示着2001年的中国股市是不平凡的一年。至2001年岁末已表明:中国股市产生的焦点问题的确特别多,成为中国股市发展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年。  相似文献   

14.
《资本市场》2009,(9):124-124
中国对外开放的三十年,也是中国企业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在产业链上进行博弈的三十年,博弈的结果,是中国制造业陷入到一个严重的困局。  相似文献   

15.
李坤望  占宽 《经济学家》2023,(10):76-87
本文使用CoDEA方法,从国家和行业两个层面,分析了2004年、2011年、2018年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情况。研究发现:第一,从2004年到2018年,中国进口采购风险较高的地区是东盟、韩国,中国出口销售风险较高的是韩国、澳大利亚。第二,中国整体的出口供应链安全系数从2004年的0.3482下降至2018年的0.2917,进口供应链安全系数从0.3116上升至0.7661,说明进口供应链安全上升明显,且抗风险能力增强。第三,中国的低技术行业供应链安全系数呈现小幅上升,资源型和中、高技术行业的供应链安全系数出现下降。基于上述结果,本文认为,建立并完善供应链风险评估体系、加强沟通与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和采用5G、云计算等新技术,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升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的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近600亿美元,汇丰预期,这一数字将在未来3至5年内翻一倍,2010年海外对中国直接投资超过干亿,按照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速度,中国不久有望成为资本输出国。  相似文献   

17.
马光远 《商周刊》2011,(7):12-12
在中国高层论坛2011年年会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我国将解决部分奢侈品在国内的售价高于海外的问题。根据最新数据,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高达65亿美元,连续3年全球增长率第一,销售量第一。未来3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  相似文献   

18.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虽然早已成功地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然而,随着中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下滑(从2000年到2004年),使中国成为粮食净进口国,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9.
《经贸实践》2008,(1):38-39
1978年,敢于创新的浙江人率先办起市场,很快一个全国最大的纽扣市场在温州永嘉桥头形成。以此为标志,浙江市场一发而不可收。 2007年11月,第三届中国商品市场峰会在桐乡召开,会上公布了中国十大市场强市(县)、中国十强创新市场、中国十强品牌市场等榜单,我省均占据半数。省工商局提供的统计表明,截至2006年,浙江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064个,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的跨境并购活动最活跃的时期是2004年至2007年,中国企业收购海外资产的交易额激增了6倍之多,从50亿美元跃至310亿美元。但2008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额比2007年的峰值减少了67%。海外并购交易额锐减,除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之外,决策者戒于采取大胆并购行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并购交易活跃进发的2004年至2007年间,中国企业成功者寥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