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3 毫秒
1.
我国对外贸易严重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但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基于我国劳工待遇普遍过低,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短期内改善劳工待遇会对我国对外贸易造成不利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文章认为政府应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改善我国劳工待遇,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最近发生的两件事“沃尔玛中国劳工事件”和“SA8000恐慌”,折射出中国贸易条件和贸易环境恶化的现状,也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实行了二十多年的出口优先战略。持续下降的出口价格和急速上升的贸易摩擦使原先的出口战略难以为继,中国到了建立可持续外贸促进体系的时候了。劳动力优势的另一面 2004年2月9日,美国全国劳工委员会(The National Labor Committee)等机构发表了一份报告,指责全球第一大零售商沃尔玛在中国的两家供货商——广东省东莞市合艺电子塑胶厂和广东  相似文献   

3.
李琳 《大经贸》2004,(6):58-60
追求成本的最低化与利润的最大化,是一切经济人的理性行为,沃尔玛当然也不例外。问题是如何避免这样的经济规律导致血汗工厂?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中取得一种平衡?"沃尔玛中国劳工事件"的发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思考。  相似文献   

4.
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全球多个国家被评为"最受赞赏的企业"和"最适合工作的企业"之一的沃尔玛,却在本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纽约吃了闭门羹。日前,《特区青年报》刊登一则《纽约人为何不喜欢沃尔玛》的新闻,文中透露:"以纽约为例,偌大一个城市,竟然没有一个沃尔玛。在不少美国人眼里,沃尔玛是集恶之大成者,代表着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工资过低、侵犯劳工权益、阻挠成立工会、压低供货商价格间接造成血汗工厂……"  相似文献   

5.
"反沃尔玛化"与商业业态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当前中国城市商业新业态高度“沃尔玛化”之时,沃尔玛商业帝国本土“老巢”美国的“反沃尔玛”风潮却越来越猛烈。本文认为“反沃尔玛”是零售商业业态高度成熟后的社会消费追求的深化,本质上仍是对“沃尔玛化”的一种矫正。鉴于中国商业现代化进程尚未完成,仍需要“沃尔玛化”的商业规则来提升整体水准,目前尚不能盲从“反沃尔玛化”。  相似文献   

6.
评发达国家与劳工标准相关的单边贸易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劳工标准的问题上,美欧等发达国家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价格方面的比较优势不能一概而论,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劳工工资标准、工作时间、劳动环境、安全卫生状况等方面制定的劳工标准远较发达国家低,因而其在改善劳动者劳动条件方面的投入较少,并进而使产品生产成本降低;而发达国家制定的劳工标准较高,投入较多,产品成本也因此较高。这种劳工标准的差异导致了发达国家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其实质就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搞“社会倾销”,这种结果是不公平的,应该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7.
祁毓  王学超 《财贸经济》2012,(4):98-105
本文根据劳动力产权理论并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2003-2009年中国和152个东道国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东道国劳工标准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采用静态OLS和SYS-GMM方法对全样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样本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更倾向于流入低劳工标准的国家,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劳工标准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效应,发达国家的高劳工标准和发展中国家的低劳工标准分别吸引了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此外通过分位数回归和广义最小二乘法及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法进行的稳健性检验不仅表明本文的结论是可靠的,而且发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向低劳工标准国家集聚的趋势。最后从规避劳工风险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劳动力产权理论并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2003~2009年中国和152个东道国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东道国劳工标准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采用静态OLS和SYS—GMM方法对全样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样本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更倾向于流入低劳工标准的国家,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劳工标准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效应,发达国家的高劳工标准和发展中国家的低劳工标准分别吸引了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此外通过分位数回归和广义最小二乘法及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法进行的稳健性检验不仅表明本文的结论是可靠的,而且发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向低劳工标准国家集聚的趋势。最后从规避劳工风险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德国工业化的浪潮,促使德国人大量移民海外的推动因素——劳动力过剩问题,已演变为劳动力的短缺。这种变化构成了大量外国劳工涌入的背景,到一战前,外国劳工数量已达到一百二十万之多,他们遍布于工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德国因此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劳动力输入国”。  相似文献   

10.
赵伟 《市场论坛》2011,(3):10-11
这几年来,企业一直受困于"劳工荒",使得它们曾经引以自豪的低劳动力成本已荡然无存,企业必须要改善和调整低劳动力成本策略.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分析改善和调整低劳动力成本策略的困难之处,即转变单纯降低人工成本的思维模式、提倡创新的企业文化、人工成本认识不足和成本管理的复杂程度被低估等,然后制定出相关策略,即认识到成本管理...  相似文献   

11.
田刚 《WTO经济导刊》2008,(12):68-69
麦当劳、沃尔玛等企业的“劳工门”事件曾被炒得沸沸扬扬;全球第二大零售卖场家乐福前不久也身陷“辞职门”风波。2008年1月1日启动的新《劳动合同法》是否已经成为解决劳工关系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环境下,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加大。国际市场的收缩可能使我国企业面临更多的隐性贸易壁垒。劳工标签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一个问题。近年来,由政府主导的劳工标准与贸易政策挂钩的多边谈判陷入僵局,而以SA8000为代表的劳工标签,作为劳工标准的民间第三方认证,已对国际贸易活动产生较大影响。应重视当前形势下进口国可能加强的贸易保护倾向,全面认识劳工标准国际化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积极介入劳工标准与贸易相关问题的国际活动。  相似文献   

13.
现代劳工问题的两大视点:人力资源与产业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工问题不仅是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而且是个社会问题。通过阐述对劳工问题的不同认识和不同解决方法的两个学派即人力资源学和产业关系的形成及其主要观点,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以加深对劳工问题的理解,从而为我国企业的劳工问题的解决从理论上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这几年来,企业一直受困于"劳工荒",使得它们曾经引以自豪的低劳动力成本已荡然无存,企业必须要改善和调整低劳动力成本策略。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分析改善和调整低劳动力成本策略的困难之处,即转变单纯降低人工成本的思维模式、提倡创新的企业文化、人工成本认识不足和成本管理的复杂程度被低估等,然后制定出相关策略,即认识到成本管理的复杂性、设法融入企业文化、加强领导力和掌握创造生产效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曾鹏云 《商》2016,(5):7
沃尔玛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谈起沃尔玛的成功因素,企业文化是有目共睹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不管企业强弱,企业文化都深刻影响着企业的成败。可以说,沃尔玛创造了沃尔玛文化,沃尔玛企业文化成就了沃尔玛。下面我就从企业文化的五大组成要素来分析沃尔玛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6.
王卓 《商业时代》2002,(11):54-55
国际巨头抢滩长春 中国入世后,长春市商业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际一些著名的商业零售集团诸如沃尔玛、普尔斯玛特等纷纷抢占长春市场.2002年8月14日,沃尔玛中国企业北方分公司公关部门负责人在相关的媒体见面会上说:"沃尔玛十分看好长春的零售业市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连锁超市等新型的商业体制模式在我国日趋成熟,不仅改变了我国以往的商业体制经营和管理模式,逐步显现出强大的优势,而且也暴露出许多价格问题。近期,北京市丰台区物价检查所连续接到消费者举报部分超市采取"价签标低价,结账时收高价"的价格违法行为,消费者深受其害。对此,我所根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对家乐福、沃尔玛  相似文献   

18.
王婷婷 《商务周刊》2008,(10):12-12
每一种行业的营运规则,实践必然比我们的想象复杂。对于像沃尔玛这样的"庞然大物",我们会认为它在创业初期的一切美好创意全已消失殆尽,我们会认为某个企业所采用的暴力胜过努力,抑或认为他们的强势胜过才能。事实上,维持任何一个庞大企业日夜不息运转的根源必不至如此简单,问题总是不停出现甚至增加,而且,问题更多时候都首先在细枝末节中显现。什么是商业社会?正如同沃尔玛这样,一手牵着万千用户,一手牵着全世界各类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如沃尔玛、麦当劳、迪斯尼等)相继开始对我国的供应商和分包商实施以劳工标准为内容的社会责任检查与监控,是否要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爱也罢,恨也罢,40年间,凭借无情的效率与低价,沃尔玛全方位地冲到了最前沿:年平均销售额2450亿美元,两倍于通用电气,8倍于微软;员工数超过120万;成为美国最受尊敬的公司之一;劳工事件数目与最终判决结果足以为美国每一个雇主提供案例;与劳工组织的纠纷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