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1978—2008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测算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技术变化与技术效率,并使用ARDL模型实证分析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效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对就业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但在短期中,技术变化当期对就业没有显著影响;而滞后期技术变化的改善也会对就业人数的增加产生抑制效应,同时,在长期中,技术变化对就业有着显著的促进效应,可以带动就业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为指导,在对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影响发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阻碍因素和加快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代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技术进步是增加还是减少就业,长期以来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它客观上受到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又与人们考察的时期长短相关。早期的研究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不乏一些有见地的结论。当代技术进步速度加快的事实,为进一步研究其就业效应提供了契机。本文对不同劳动力群体的需求模式与失业效应变化做了理论描述,形成了关于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就业的基本判断,由此说明技术进步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鑫 《技术经济》2015,34(2):77-83
构建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讨论了城乡分离和城乡融合的条件下劳动力就业是如何受制于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的。研究发现:在城乡分离的状态下,若不存在技术进步,则农业就业比重不会持续下降,而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当出现技术进步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将使经济进入一个高水平的动态过程;在城乡融合的状态下,若加速的资本积累未匹配正的就业增长率,则经济将被导入一个低水平的动态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罗军 《财经科学》2014,(4):61-71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国际贸易、FDI和技术进步变量的劳动力就业模型,并利用中国制造业2003—2011年面板数据,既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总体,也考察了以行业特点分组的子样本的劳动力就业受上述三项变量影响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国际贸易和国内技术进步会拉动我国就业,而FDI则会抑制我国就业。从基于行业特点分组的研究来看,国际贸易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随着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而增加;FDI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抑制随着FDI进入程度的提高而逐步减小;技术进步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技术进步就业效应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的影响既有负的冲击效应,又有正的补偿效应,二者在各个行业的不同时期表现出的强势不同,从而使得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总效应存在差异.本文利用1999-2009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统计数据,基于随机前沿的分析方法设计了一种新的算法来分解技术进步就业总效应,可以发现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就业创造效应带来的就业增加,可以补偿就业冲击效应带来的就业损失,因此,就业前景还是较为乐观的.  相似文献   

7.
610万高校应届毕业生,250多万往年累积未就业大学生,2009年860万大学毕业生等待就业。 日前,中务院出台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就业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社会备方都在酝酿保障就业的机制。同时,大学生的就业观也在个悄悄改变……  相似文献   

8.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及其财税政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和索洛模型,对中国20多年来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作用进行了定量测量。结果表明,我国技术进步择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要建立有效的科技税收政策,支持科技进步,发挥它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改革以来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演进视角,在技术经济范式变迁理论下,概括出技术进步促进社会及劳动分工深化,进而影响就业产业结构及技能结构的分析框架;基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相关数据的分析指出,在制度变迁基础上,技术进步导致工业化进程加快,出现工业内部及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相应变迁,同时,以技能退化倾向为主的技术选择提高了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相对份额,进而拉大了不同技能劳动力工资差距;最后,基于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提出基于技术进步的就业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春天到了,拂面而来的微风里却依然透着阵阵寒意。 而对大学生清水来说,求职路上一次又一次的碰壁似乎更让她心寒。眼看着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难道真的要面对毕业即失业的命运吗?2009年,大学生就业将遭遇30年来最严重的一场“寒流”。 有关资料显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但截至2月底,毕业生就业签约率的平均水平只有18%。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构造上海市制造业29个分行业的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基础上,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上海市制造业29个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并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变化和技术效率,来衡量技术进步水平。通过建立VAR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函数IRF,从总体上考察技术进步对不同行业就业的短期和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对我国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差异较大,东中西部大致呈“5-3-2”的比例分布。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受到其人口统计学特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应继续推进对西部地区就业的鼓励和支持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和基层就业的政策应进一步细化,针对不同行业给出具体引导政策;完善劳动力市场,多渠道畅通高校毕业生流动。  相似文献   

13.
《现代经济信息》2006,(7):39-39
一、大学生就业方式、就业观念的演变 (一)从大学生的就业方式上来看。 恢复高考后首批毕业生和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毕业生就业均由国家统一安排。进入九十年代后,就业方式开始向国家分配与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转变,许多毕业生已由被动的接受工作分配转为主动寻求工作。由于当时大学生对社会来说仍为供不应求的状态,而且企事业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相对也不是很高,所以在当时择业现象并不是很普遍,“就业”也不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是,随着大学生分配政策的调整,国家不再负责安排毕业生就业;加之各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急遽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骤然加大了。九十年代后期,大学生的就业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自主择业”、“求职”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利用动态生产函数测算1993-2008年我国制造业及其25个三位数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就业的短期和长期效应,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对制造业的就业有短暂挤出效应,中长期则存在正效应,资本深化导致了制造业就业弹性的下降,应积极促进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发展人力资本密集型行业,在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增加就业。技术进步对制造业中不同技术含量行业就业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产生了不少新的变化,就业难成为大学生面临重要问题。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高校都存在不少误区,只有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借鉴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分析技术进步的总体作用.然后借鉴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把人力资本当作一个生产要素引入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垄断竞争模型可以发现 ,通过鼓励出口部门的技术创新行为 ,提高技术创新行为的报酬 ,从而提高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 ,贸易可以影响劳动就业格局和相对工资。因此 ,在贸易自由化的同时 ,应注意采取措施提高劳动者的技能 ,并对劳动者收入进行再分配 ,以缓解贸易引致的技术进步对于非熟练劳动力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FDI对中国技术进步的贡献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经济效应问题一直是理论有多大贡献,学者们的研究结论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运用索洛测算技术进步的"余值"方法,选取中国1985年至2004年区间样本数据作为经济变量,从宏观角度分析了FDI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得出的结论是,引进FDI对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效果甚微,其原因和对策如何,需要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经济发展并没有解决人们的充分就业问题。实证研究表明,技术进步是一国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而影响我国就业增加的不是技术进步。理论和实践分析,在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具有排斥和吸纳劳动力的双重作用。只要选择能充分利用本国经济资源、劳动力资源的经济增长路径,在经济增长中,即使技术进步、工业化程度提高,失业问题也能解决。  相似文献   

20.
《经济》2009,(4)
610万高校应届毕业生,250多万往年累积未就业大学生,2009年860万大学毕业生等待就业。日前,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就业措施,鼓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