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勇  崔玲 《英才》2012,(3):108-109
我们这些来到大城市的外来者,虽然今天有了一些成绩,但哪一个不是受尽艰辛与磨难?至今,我还对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电影记忆犹新。那还是在读小学的时候,爸爸带着我到县城的影院里看《少林寺》。电影上映后,同学间自发掀起了一轮"比武潮"。借模仿招式,体验高手的感觉。为制造气势,"出手"时一定要制造"嘿"、"嚯"之类  相似文献   

2.
在拍摄制作电影时,不同的剪辑方法会得到不同的效果。比如摄影师拍摄了三个镜头并按以下顺序剪辑: (1)—个人在笑; (2)枪口对准了他; (3)他一脸恐惧。 按此顺序放影,观众看到的是一个懦夫的形象。如果将同样的三个镜头重新剪辑,正好与上面的顺序相反,放映后人们看到却是一个面对枪口哈哈大笑的勇士。 电影制作中的这种“蒙太奇”手法,对新产品开发亦有启示:重新剪辑素材,可以获得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我很喜欢看表现真实、勇敢的电影。主人公一定要有优点有缺点,这样才真实。遥想我第一次看电影的情景,已是永恒的追忆。我是农民的儿子,第一次看的是露天电影《闪闪红星》。那会儿,我还没到上小学的年纪,但那一代人普遍早熟,也算  相似文献   

4.
啊,驾照(下)     
再踏风雪学车路回国后"贼心不死"。我仍想得到一个驾照。朋友们提出三条建议:——找人到其他单位开封介绍信;——到外地拿驾照,然后转回北京;——干脆,跑一趟白沟,掏钱买个假照。学车,领照,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值得这样"欺骗中国政府"吗?我很不好受。"嗨!哥们儿,准备6张一寸免冠照片、3200块钱,带上身份证,明儿找我一下。"说话间又是半年,1996年元旦后一天,那位热  相似文献   

5.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这首歌至今我还能随口哼出。我年轻时,电影还是一种奢侈的文化娱乐活动。在当时,能看一场电影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还记得,我曾跟着放映师两天,把一部电影看了数遍。那时候,外国电影更少,曾  相似文献   

6.
成钢 《上海质量》2003,(7):27-28
早在1996年夏天,笔者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的一个大型书市展览会上,看到一本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当时刚出版的《中国成语大词典》(缩印本).翻开该书,看到"缩印本出版说明"中提到"改正原书一些错误……"的字样,不禁引起了我的兴趣.尽管家里已经有一本也是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成语大词典》,但还想看看新出版的"缩印本"对原版本究竟有哪些"改正",于是当即掏钱买了一本"缩印本".  相似文献   

7.
消费荣辱观     
陈鲁民 《财会月刊》2013,(3):I0016-I0016
上海电视台的同学打电话要求我穿晚礼服盛装出席颁奖礼。我说,没有晚礼服。人家说,你去买啊。我说我发疯了啊,为你们好看我自己掏钱?不买。他说你好歹也是国内知名的女编剧,一集挣那么多钱,怎么就这么抠门呢?  相似文献   

8.
超越一般     
我的职业是一名作曲家。在英文中"作曲家"这个词是"composer",意指编写音乐的人。通过英文单词的解释,应该比较容易了解我的工作内容。以电影来说,假设现在有部电影要开拍,而且希望由我来为这部电影配乐时,我的工作第一步就是阅读脚本。如果是宫崎骏导演的动画作品,则是先看画好的分镜头脚本。我也会事先询问导演,他脑海中描绘的是何种景象,或他有什么样的要求。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针对主题,从整体的角度构思要使用哪种乐器、什么风格的曲调。最后则是决定要在哪一幕配  相似文献   

9.
"八折九折应该的,六折七折挑挑看,四折五折穿穿看,不到三折不掏钱".这已成为精明顾客逛街购物时常念的"一本经",使商家们暗自叫苦不迭,倍感"雪上加霜"之患.  相似文献   

10.
每周一新     
《经营者》2010,(11):119-119
装饰品几个月都不变,这样的装饰品有哪个消费者愿意掏钱买呢?并不是顾客不掏这个钱,而是你的产品没法让顾客掏钱。  相似文献   

11.
由娜塔丽·波曼主演的美国电影《黑天鹅》,讲述了一个有关芭蕾舞的超自然惊悚故事。虽然这部电影表达的是一个人具有两面性的主题,但片中的一个关键词甚至主线却是"角色":从"他要让我演更多角色"(机会),到"不要让角色毁了你"(劝告);从"这是我的角色"(竞争),到"我是完美的"(谢幕)。伴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在翩翩起舞的表象下,给人以"角色"问题的思考。人们常说:人生如戏,生活是没有彩排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笔者到某村找村支书办事,在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大摞大小不一的请柬,便问这位村支书:"怎么这么多请柬?"他无奈地说:"现在就是这么个风气,自己掏钱,哪个不应付也不行啊!"  相似文献   

13.
无人反思     
"我真的不知道,我真的什幺都不知道。"当"尚德"两字从我嘴里吐出的那一刻,曾经投资尚德的前无锡政府官员,立马像电影里的地下党一样严辞拒绝我把来意讲完。不论我如何软磨硬泡,他都以不变应万变:"真的不知道。"他的大义凛然让我有那么一瞬间把自己当成了预谋戕害民族英雄的罪人。  相似文献   

14.
郭旭 《企业与市场》2006,(10):25-26
产品在终端买不动,说白了就是“上帝不掏钱”。“上帝”为什么不掏钱或者掏出钱却给了别人,而没有买你的产品?  相似文献   

15.
耗资436亿元、占地近7000亩的年度"最大"文化产业项目,折射了一个"新中国电影摇篮"盛极而衰的历史"我生于斯长于斯的长影,已消失于被卖掉的土地上。"从小在长影长大的资深编剧高娟(化名)对《中国企业家》杂志感慨道。8月14日,知名主持人崔永元连发两条微博,声称要揭开"长影"黑幕,而矛头直指长春电影集团在海  相似文献   

16.
消费经     
消费也有学问,也要活到老学到老。有说明书,不仔细看,你买的用品功能就可能没全发挥出来,搞不好还会弄坏了。到时候,即使在保修期内,您也得自己掏钱修——自己不按规程操作弄坏了,不负责"三包"。  相似文献   

17.
得到喜庆和吉祥的前提是你必须掏钱请上清香一炷,拜神、拜庙、捐功德。这不禁让我感觉到,人们心中敬仰的神灵,在这里不过是做了个名义上的收受者罢了。  相似文献   

18.
罗堃 《潮商》2012,(5):51
日前,记者从都市情感电影《最爱你的人是我》拍摄组了解到,目前电影拍摄工作已经完成,后期制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电影出品人邱汕鸣先生介绍到,这是一部以潮汕人为蓝本、80%拍摄场面取景于汕头的电影,被誉为"汕头第一部都市情感片",目前电影已经通过广东省广播电视局和国家广播电视局审核批准,并取得了电影公映许可证电审故字(2012)第488号的批文,现在电影  相似文献   

19.
钟凯民 《中国企业家》2008,(11):116-116
创业以来,我80%的时间都在跟资本打交道。2000年公司成立,正是中国互联网热的时候,投网络谁都愿意掏钱,但要说服我的朋友来支持一个农业项目——养鸡,就很难让大家接受。我们6个人凑了50万元,很不容易了。  相似文献   

20.
刘拓 《企业文化》2007,(11):77-78
眼下,企业都希望消费者能够从口袋里多掏钱,购买自己开发的新产品,但凭什么让消费者多掏钱呢?有些企业习惯于提供物美价廉的、或者是物次价低的产品,目的仅仅是为了赚一点加工费,希望"先征服口袋",用低价产品策略打开市场。可是随着原材料、人员工资、水电煤价格的不断上涨,这种情况还能持续多久呢?微薄的利润被不断地蚕食。事实上,要想获得更高的收益,得到消费者口袋里更多的钞票,就要先彻底征服消费者的大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