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2年,受新冠病毒疫情、极端气候、国际能源市场波动等因素叠加的影响,中国能源政策特点主要是煤炭在能源供应中的压舱石地位再次凸显,增强能源供应能力,合理安排节能减排和促进可再生能源消费,更加聚焦于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关系能源领域的顶层政策出台明显增多。2023年,中国经济逐渐恢复,国内外能源形势依然复杂,国家政策仍将以加强能源供给安全保障作为第一要务;努力节能提效,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能源体制改革,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国际合作,构建更高质量的能源国际合作体系。  相似文献   

2.
2021年中国经济社会运行快速恢复,能源政策内容重点主要体现在提升清洁能源消纳保障能力、促进传统石化能源更多向与新能源相融合的系统重构方向发展、各类能源定价机制的市场化改革,以及出台碳达峰碳中和统领文件。2022年,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分领域分行业的实施方案和保障细则将继续陆续出台;能耗“双控”制度向碳排放“双控”制度的转变起步;以“双碳”目标为指引的能源市场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维护能源市场稳定运行,加强对重点领域市场监管;着眼创新前沿,加快推动氢能等可再生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碳中和目标下,能源加速向清洁低碳转型,天然气加快与新能源融合。油气企业需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步伐,打造"天然气+"生态战略体系,逐步形成以天然气为核心的低碳能源生态圈。中国海油"进口LNG窗口一站通"商务模式、新奥集团能源多元化产业生态圈模式、国家管网公司多边能源生态演进模式,这些案例都可以为油气企业建设天然气商业生态圈提供一定的启示。油气企业天然气低碳商业生态圈构建路径:一是巩固天然气核心,提升产供储销能力,打好发展基石;二是"产产结合",放大产业链价值,打造天然气低碳能源新生态;三是"产融结合",推动天然气产业与金融产业互促互动;四是"产技结合",重视数智化建设及前沿技术应用,建设生态圈运营强劲增长动力;五是"产才结合",培养挖掘市场营销、新能源、数字化等创新及复合型人才,打造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能源结构优化和天然气的战略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伴随世界各国强化节能减排、走低碳经济之路,新的大规模的能源革命必然到来.从总的能源发展趋势看,天然气有望逐步取代石油,成为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能源.中国必须从国情和能源实际出发,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推动能源多元化发展;建立合理的消费模式,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为建立高效、清洁、低碳型能源工业体系提供技术支持.从长远看,大力开发利用天然气,以天然气为主,依靠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使这三种清洁能源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接近或达到40%,其中天然气的比重达到14%左右,中国的能源结构就可以基本得到优化.再经过20年的努力,预计到2050年前后,主要依靠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将最终建立在低碳、清洁、高效、安全的新型能源体系之上.  相似文献   

5.
低碳转型、新冠肺炎疫情和行业变革深刻影响着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推动燃气行业向产业链一体化、价值链多元化和生态链低碳化的趋势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了天然气产业的快速发展,能源向绿色转型给天然气产业发展带来了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给天然气行业带来供需失衡、现货价格走低和产业链震荡,使油气公司面临经营风险和转型压力;行业变革使得燃气行业面临存量市场总量缩减和上游主体进入下游市场争夺增量机会的双重压力,面临来自于一体化油气企业在全产业链上的立体竞争。燃气行业需要形成"资源池"和"渠道池"应对产业链一体化趋势;燃气企业需要以技术创新寻找对冲绿色溢价的方法和路径;燃气行业要构建"低碳能源生态圈"。"十三五"时期中国燃气行业发展呈现规模化、一体化和头部化等特征,燃气行业应以低碳发展和融合发展为抓手,通过在资源、基础设施和技术等领域开展投资与合作,提升绿色发展能力,增强行业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韩国立足本国资源禀赋,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众关切,制定能源政策和发展规划,能源战略从早期的"供给导向"逐步转向"绿色低碳"。2019年,韩国《第三个国家能源总体规划(2020-2040)》提出将逐步退出核电,阶段性关停老小燃煤机组并禁止新建与扩建,加快发展风能和太阳能,204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高到35%,进一步提升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韩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立足引进LNG资源,LNG进口及管网设施建设长期坚持由国有控股公司--韩国天然气公司(KOGAS)主导经营,实行第三方协商准入;同时谨慎稳妥推进市场化改革,渐近式引入民间企业参与LNG资源引进,妥善解决韩国天然气公司持有的国际"照付不议"长期协议的资源采购合同问题。借鉴韩国的天然气产业发展经验,中国的"十四五"规划需全面把握世界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大势,促进天然气消费;支持和引导各类企业"走出去"获取海外天然气资源;稳妥推进天然气结构重组和市场化改革;妥善解决天然气"照付不议"长期贸易合同问题,避免无序竞争;多措并举稳定供应,解决天然气应急调峰问题。  相似文献   

7.
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带动全球能源治理格局不断演变,世界各国出台相关政策,推动能源结构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世界主要油气资源国在推动能源转型的同时,仍在进行内部改革,强化油气行业竞争力,加强市场维护与合作,维护本国传统能源地位。《格拉斯哥气候公约》的达成给未来国际社会碳减排和能源转型指明了新方向,主要油气消费国纷纷设立气候目标,引领本国绿色低碳转型;绿色金融也在引导市场资源流向绿色低碳领域。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出台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绿色金融的作用也会愈发重要,相关议题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制定、环境风险的分析、信息披露监管等制度将会进一步健全。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未来传统油气资源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将被大大削弱,资源国与消费国之间的界限也会日渐模糊,新的“能源地缘政治版图”正在重构。  相似文献   

8.
中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经济体量差距较大,油气资源与风、光、水力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碳中和的目标愿景、保障能源安全和经济结构转型等使中亚国家以传统油气能源为主的结构也面临能源转型压力。在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下,哈萨克斯坦可再生能源发展跨入快车道。乌兹别克斯坦低碳发展相关战略有力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发展。吉尔吉斯斯坦政府积极推出可再生能源相关支持政策和举措。土库曼斯坦国内现已建成多个清洁能源发电项目。塔吉克斯坦大力建设水电站。建议中国与中亚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能源合作;加强能源产业链建设,促进能源安全;锚定可再生能源合作,推进区域碳中和;加大绿色融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跟踪地缘政治动态,加强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9.
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其中天然气将发挥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作用、补位和替代高碳高污染能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助力氢能发展的“孵化器”和“助推器”作用。俄乌冲突造成了欧洲天然气供应紧张、全球LNG资源加速流向欧洲和全球天然气贸易格局重塑,同时也造成了天然气价格暴涨。这将在未来2~3年内对我国天然气供应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带来机遇,“十五五”及以后,影响将减弱。只要能审时度势,抓住中俄合作的机遇,同时推动国产天然气持续增储上产;构建稳定、多元、有弹性、韧性强的天然气进口体系;加强储气调峰体系建设,中国将在促进世界天然气市场重新平衡的同时,提高天然气供应安全保障程度。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勾画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蓝图.以及“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等重大部署,为进一步推进能源方式转变指明了方向,也对低碳清洁能源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低碳清洁能源是实现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畅想,以及“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等重大部署,为进一步推进能源方式转变指明了方向,也对清洁能源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应在推进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消费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能源发展道路。新时代对能源行业提出绿色发展新要求。我们必须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牢牢把握“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精神,持续推进能源四个革命和国际合作,做到心中有“数”,推动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能源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正>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成为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两项关键行动。近年来,为促进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使我国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政策从零散趋向体系化,为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打下了良好基础,显著提升了消纳利用率。但在我国加快推进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大背景下,相关政策在衔接与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执行人员对风电和光伏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消纳的物理过程认识不清晰、对各类交易的执行是物理方式还是金融方式未理清,以及未能综合技术、经济、体制机制等多维度进行考虑,导致相关政策较难形成合力或是措施手段与政策目的不匹配。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综述和现状分析,总结了能源布局和能源结构有待优化调整,能耗与碳排放过高问题突出,清洁高效任务艰巨复杂,核心关键技术仍待突破,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电力市场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4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首先,统筹能源安全和能源保供,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与能源转型;其次,推动能源坚持绿色低碳、清洁高效,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再次,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突破制约能源转型的关键核心技术;最后,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和电力市场。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资源禀赋和供能结构,既是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低碳转型面临的艰巨任务。系统梳理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新型能源体系基本特征及对煤炭能源发展的新要求,提出煤炭作为基础保障能源、灵活可调能源和战略储备能源的功能定位,以及满足功能定位下的煤炭发展路径,以期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2016-2019年,中国城镇天然气消费量呈持续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11%,但2019年增速明显下降。用气结构以工商业为主,交通用气占比逐年下降。大型城镇燃气企业持续完善天然气产业链,加快发展分布式能源项目,积极拓展增值业务。未来,大气污染治理将推进中国天然气产业持续发展,但"煤改气"政策将更趋稳健。深化油气体制改革有利于城镇燃气企业延伸产业链,并促进天然气配售环节的公平竞争。终端市场监管日益严格,城镇燃气企业收益将受到较大影响。天然气与多能互补是未来城镇燃气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十四五"期间,中国城镇燃气企业要深耕天然气销售业务,打造LNG全产业链,实施一体化运营模式,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际石油体系由石油供应、石油需求、石油贸易和国际机制四大要素构成,其中供应和需求是基础,贸易是优化资源配置和推动市场平衡的手段,国际机制是维护体系平稳、高效运行的制度保障.回顾了国际石油体系的演进历程,总结了三段历史时期国际石油体系的特点及成因.2000年后,世界石油产业和市场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现行国际石油体系出现不适,建议:1)构建更加广泛参与的、包容的国际石油体系;2)加强产油国和消费国在贸易领域的深度合作;3)推动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货币机制;4)完善现行国际石油价格形成机制,使石油属性回归商品的本质.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应以“能源革命”理念为指导,构建清洁、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提升与沿线国家的石油投资和贸易合作水平;加快构建更加公平高效、竞争有序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促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提升在国际石油体系中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能源形势的新变化推动中国能源体系加速变革,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公开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能源体系的内涵概括为绿色低碳、安全可靠、公平合理、科学高效、智慧协同,具备新能源结构、新系统形态、新技术体系、新运行模式及新治理体系五个维度的新特征。从需求、生产、供应、治理“四端”出发,以“两阶段”发展目标、碳中和(2060年)为关键节点,明确了建成新型能源体系的阶段性目标及建设路径。提出了能源生产体系、供应韧性、需求保障、治理体系相应措施建议,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提供能源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19.
2015年,中国能源政策在加快市场化改革、开放行业准入、出台能源价格机制改革顶层方案、提升能源品质、变革能源使用方式、淘汰落后产能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进展.2016年将是落实中国新的能源战略思想和推动重点能源领域顶层设计落实的关键一年,政策内容的主要特点和任务是适应发展新常态的要求,编制“十三五”能源规划、加快推进能源市场机制建设、进一步理顺价格形成机制、发挥价格淘汰落后产能的作用,鼓励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能源相关政策和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于2008年4月1日正式施行,配套法规相继颁发,节能工作更加注重实效;政府根据市场情况,适时出台成品油、电力、化肥等税率调整措施,全力保障国内能源供应;成品油价税改革方案顺利推出,能源价格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核电和风电发展力度加大,煤制油项目过快发展的势头受到遏制.2009年,中国政府将对能源政策进一步充实完善,适时推出成品油价税方案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推动能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完善能源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加强国际能源合作;推动能源消费的节约增效;加快能源产业的结构调整;促进能源发展的环保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