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培养高层次复合技术技能建筑人才。职业本科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在本科层次的延伸,具有职业性和教育性跨界融合属性。文章结合职业本科教育特征及内涵,立足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评价4个层面对职业本科教育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研究,以期为建设高质量建筑类人才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产教融合视域下,文章基于职业核心素养基本理论,围绕食品类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增强职场竞争力等,以导向性、可测量性、独立性、兼顾职业性和发展性为原则,构建出食品类职业本科人才职业核心素养的4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10位专家赋分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200位食品专业师生问卷调查表验证指标体系是否合理。结果表明,研究所构建的职业核心素养体系与权重排序结果基本相一致,为后续食品类职业本科人才的职业核心素养测评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企业是不同利益相关者共同作用的有机体,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他们的支持是企业动态竞争优势的源泉。而要使他们满意,就必须关注他们的利益诉求,了解这些诉求在企业绩效上的反映,从而通过绩效评价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基于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企业绩效评价就是要解决如何设计合理的评价体系,使管理者在该体系的引导下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本文首先指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必要性;其次,在对国内外研究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再次,分析了不同相关利益者与企业绩效的互动机理;又次,提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企业绩效评价结构模型;最后,根据结构模型设计了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属于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通过政府引导和机制安排形成多元主体协同互动创新模式,产生非线性效用的系统叠加效果。本文基于生态学理论,构建了包含主体网络、投入、产出和环境四个子系统的动力模型,描述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因果关系。本文运用动态仿真工具,绘制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流图,设定关键变量方程,通过调整相关参数模拟运行,得出创新是形成产教融合新格局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更为城市价值提升积蓄动力。本文构建以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发展机制为基础的机制组合策略,保障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有效运作。  相似文献   

5.
陈秀娣 《科技和产业》2011,11(11):48-51
20世纪90年代,企业界和理论界普遍达成共识: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首先界定利益相关者的范围,进而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影响力要素进行剖析,最后构建一套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深化产教融合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通过分析校企合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作用,基于校企"双主体"构建保障机制、项目共建和利益共享机制、风险分担机制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信任运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深化产教融合的育人方式有助于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系统梳理了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情况和相关政策,科学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设计的复杂因素,提出了基于校企双向嵌入式产教融合模式的协同育人实施框架以及基于服务内容、运营管理和产教融合成果3个方面的实施路径,以促进实现新时代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不仅要满足股东的利益,也要保障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现有的平衡计分卡在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没有反映出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对现有的平衡计分卡进行了分析补充,旨在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武刚  张云明 《北方经济》2011,(16):59-62
我国目前已有的火电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过分注重企业自身效益,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关注不够;只关注企业内部的绩效评价,忽视从国家层面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本文所构建的"三层一体"评价体系从项目、企业、国家三个层面对火电企业分别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有利于国家从宏观角度监控火电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最终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产教融合是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自我发展及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政府、高校、企业"三方的视角剖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当前深化产教融合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产教融合已被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其重要性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已达成普遍共识。但是如何确保产教融合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个"人才共育、利益共享、责任共担、过程共管"的真正有利于推动产教长效、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的构建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现实路径,也是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和区域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文章以常州市为例,通过调研产教融合示范企业及职业院校,从产业端和职业教育端明晰产教融合发展现状;理清地方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三方的产教融合困境;建立政府、学校和企业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三螺旋模型;形成以政府为主导、职业院校为主体、企业为主动的产教融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选取我国25家农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2014~2016年年报中披露的相关数据,构建衡量其社会责任和财务效率的指标评价体系,对农业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存在何种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以期对后续绩效评价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建设项目管理绩效评价对建设项目各主体单位越来越重要。文章在简要介绍建设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建设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绩效评价方法。最后,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文章所建立的建设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绩效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运用扎根理论,探究产教融合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生态系统的动态稳定受主体系统和环境系统影响.主体系统是产教融合生态群落的隐喻,包括学生、企业、学校与政府四大生态因子,其中学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生态位.环境系统是产教融合生态环境的隐喻,包括市场、地域、技术和文化四大环境因子.提出通过厘清顶层设计思路、提升校企参与意愿、构建双赢服务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式来为系统运行提供保障.研究成果为产教融合提质培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卓菁 《改革与战略》2012,28(4):41-43
传统的项目管理理论以"三大控制"的实现作为建设项目管理的目标,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建设项目管理目标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和超越全体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期望,实现项目价值的最大化、合作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实现的途径有:运用价值管理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目标体系追求项目价值最大化;通过全过程造价管理促进利益相关者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合作成本最小化;树立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的思想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合理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研究背景,阐述了房地产行业及企业的特点,分析了平衡记分卡的运用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绩效指标的选择,确立了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认为,应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借鉴平衡计分卡,选取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构建一个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在运用这个评价体系的时候,需要根据自身的优劣势和特点,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寻找与自身情况最相符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矛盾,产业学院成为促进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共赢的重要改革。文章以无锡太湖学院中兴学院为例,基于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对信息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以ICT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明确“准工程师+准职业人”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龙头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企业的睿智职业规划体系,构建基于项目式教学法的课程体系,分阶段培养人才,结合创新实践平台,构成“122”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系统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提出旅游地是以一定地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和一定的旅游行业环境为基础,以旅游活动为中心,由相关利益主体的特定活动联合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它由利益相关者系统和环境系统构成。依据功能分析,利益相关者系统由旅游者、旅游企业及相关主体、支持者、居民和其它利益相关者组成;而环境系统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环境以及旅游者"活"环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旅游地系统发展机制进行分析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0.
全球金融市场不断涌现银行并购热潮,但如何评价银行业并购绩效在业界和理论界长期存在争议。针对当前银行并购绩效评价角度和层面单一的问题,文章旨在构建出一个结合并购动机与经营绩效的银行并购绩效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的创新之处在于既考虑了并购的动机,也考虑了并购中各方利益相关者诉求,从而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银行并购绩效评价。文章最后以中国平安收购深圳发展银行这个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对当前银行绩效指标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