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股指期货风险识别与预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玥 《财经科学》2010,(9):42-48
由于杠杆效应的存在,股指期货蕴涵着巨大的风险。本文运用事件树等方法对我国股指期货进行风险识别,并构建VaR-GARCH模型进行风险估测和预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建立严密的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制度和监管体系,采用适时风险监控技术,并加强证券和期货市场的监管协调,我国股指期货风险完全可以防范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期货市场的风险历来为人们所关注,而股指期货的风险更是期货市场发展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对股指期货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股指期货的风险特征和发展股指期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艳 《当代经济》2010,(12):28-29
改革开放后,国内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国内企业面对的风险范围扩大,不仅面临政策性风险、市场风险等,还面临由金融市场传导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本文简介了金融期货市场的产生、现状及其金融期货种类,企业在营运过程中会遇到的众多风险,为避免上述风险,企业的领导者就会产生相应的通过金融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行为激励,最后对企业的行为激励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股指期货的风险特性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问题的提出 :股指期货的双刃剑特性股 指期货具有交易成本低、杠杆率高以及流动性强等特点 ,是规避股票现货市场系统风险的有力工具 ,因而自 1982年问世以来即受到投资者的广泛欢迎 ,发展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金融衍生产品。但另一方面 ,股指期货也同时具有高风险性。美国 1987年 10月恐怖一时的“黑色星期一”就与股指期货有关 ,巴林银行则倒在新加坡国际贸易交易所推出的日经指数股指期货上。可见 ,股指期货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既是风险转移工具又是风险的制造者。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迅猛发展 ,股票市场中的系统性风险也逐步显现 ,并成为市场主要风险形式。因此 ,尽快设立股指期货 ,建立风险对冲机制已是迫在眉睫。同时 ,开设股指期货也是我国发展机构投资者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需要。但是 ,国外有巴林银行倒闭等事件 ,国内有 32 7国债期货风波 ,国内外诸多事件说明股指期货的推出一定要做好风险管理和防范 ,而掌握股指期货风险的成因是做好股指期货风险管理的重要前提。二、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的客观存在性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 ,指造成股指期货市场损害的不确定性 ,这种损害可能是股票指数期货市场投资者遭受的、可能是交...  相似文献   

5.
在期货市场上,一部分人利用对期货合约的买卖进行套期保值、分散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还有一部分人甘冒市场价格波动风险,通过对期货合约的买卖进行套利投机。因此,期货市场得以顺利运行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处理期货市场价格变动的风险,保证在正常情况下,投机者能履行合约,对市场风险自负其责,保护交易人士的利益不受损害,保证期货市场能正常运行。而健全的结算系统,通过结算程序,能对交易人士的财政状况进行很好的监视和管理,是期货市场风险担保的核心。本文通过对股市暴跌后改革的香港期货市场的考察,详细介绍结算系统在期货市场中分担风险的功能和结算程序。  相似文献   

6.
马丽斌  李妍  赵蕾 《生产力研究》2012,(3):170-171,183
股指期货作为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金融衍生工具,已经成为发达金融市场中重要组成部分。股指期货是投资者规避股票市场系统风险的有效工具,但由于其具有高杠杆性、价格变化的敏感性和交易策略的复杂性,因此,股指期货市场只是分散、转移了股票市场风险而没有将风险消除,所以其也潜伏着巨大的风险。文章介绍了股指期货风险评估的VaR方法,对VaR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进行说明,并引用香港恒生指数进行VaR模型实证分析,给我国进行股指期货的风险测量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煤炭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及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资金运用如购买设备设施等固定资产以及进行某一业务领域的投资等,都存在很多风险。文章一方面对信用衍生工具中的总收益互换(TROR)进行扩展如对参考资产的延伸等应用到上市公司的投资领域,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运用商品期货市场对冲风险资产和金融期货如外汇远期管理汇率风险等方法对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及资金的支出进行套期保值,保证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子VaR模型的股指期货基差风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指期货交易是投资者规避股票市场系统风险的有效工具,但股指期货市场只是分散、转移了股票市场的风险,并没有将风险消除,并且股指期货市场还有自身的风险,由于其具有杠杆效应,可使交易主体面临的风险被放大,因此股指期货交易的风险管理更显得重要.股指期货风险管理首先是风险识别,在风险识别后,再准确定量测度所面临的风险,其测度方法主要是使用计量模型来刻画市场因素的不利变化而导致的价值损失的大小.本文将利用VaR技术对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进行测度.  相似文献   

9.
期货市场风险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前者是指与人以及人的活动有关的风险,是期货市场各个环节管理上出现问题而造成的风险;后者是指期货市场本身的风险,如价格波动风险、盈亏风险等。对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和监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要防止大户操纵;二要完善期货市场的组织结构;三要尽力开发期货市场中的大品种;四要完善期货合约结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政府开办了期货市场,原来是想利用其回避风险、发现价格等功能作用,但是,意想不到的是刚刚建立起来的期货市场就像一匹没有经过训练的不受管束的烈马,在市场中横冲直闯,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投机风潮,迫使生产企业、经销商纷纷退出,把期货交易所变成风险投资者博弈的投机场所。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期货监管部门为了抑制投机风波的蔓延,不得不对期货市场实施最为严厉的治理整顿,关闭了绝大多数期货交易所,停止了绝大多数上市品种的交易活动,把期货市场的影响缩小到最小程度。 面对我国期货市场的尴尬局面,人们普遍感到担忧和迷惑,特别是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深表忧虑,迫切需要一种正确的期货理论进行指导,使期货市场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所以,人们一直盼望有一部系统地论述  相似文献   

11.
期货作为金融衍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和发展源于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与风险管理的实践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我国期货市场直接由政府推动产生,其建立源于价格体系改革后经济稳定的需要。风险是期货市场管理者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期货市场管理的中心环节。本文主要研究了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及期货市场上存在的主要风险,和如何进行风险管理,就如何避免风险展开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积极发展大宗商品批发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我国“十五”计划纲要作出这样明确的阐述。 “没有期货市场的经济体系,称不上是市场经济。”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勒教授的断言。 “期货风险大,没有期货风险更大。”一位记者就期货发表的见解被业界称为经典。 借助于期货这一工具,一个最封闭的行业变成一个具有相当竞争力的最开放的行业,有色金属行业10年巨变的昭示——  相似文献   

13.
我国黄金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俊琦  邹楚楠 《当代经济》2009,(20):140-141
黄金因为其兼有货币、商品和金融三大属性的特征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自黄金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填补了我国长期缺乏金融期货的空白.管理层与市场各参与主体对黄金期货给予很高的期望与关注,因此研究上海黄金期货市场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运用游程检验、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黄金期货市场尚未达到有效,并且黄金现货价格单向引导期货价格,我国黄金期货市场还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4.
陈雨生  乔娟  赵荣 《技术经济》2008,27(4):79-84
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检验和方差分解检验等方法,并通过基差分析、期货合约流动性分析,对中国豆油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回避风险功能的发挥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长期过程中,中国豆油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基本得到发挥;回避风险功能在期货市场自身运行机制的作用下逐渐得到改善,并开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许炎文 《当代经济》2017,(34):12-15
与我国同属金砖国家的巴西、俄罗斯、南非和印度的外汇期货产品增长迅速,改变了全球场内外汇衍生品市场格局,对我国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和启示意义.金砖国家经验表明:外汇期货市场建设都是以应对外汇风险、保持实体经济稳定为目的;外汇期货产品都以本币对美元合约为主;交易者结构呈现多元化;都是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满足各类主体避险需求;外汇期货市场发展主要采用两种产品策略:一是扩张性产品策略,二是集中性产品策略.研究金砖国家外汇期货市场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有:实需原则和资本管制条件下也可以推出外汇期货;外汇期货市场与场外衍生品市场可以协调发展;应借鉴俄罗斯和印度经验,采取集中性外汇期货产品策略;构建外汇期货市场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本国国情的特殊性,并以此为导向设计外汇期货合约,提高外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期货市场基本由四个部分组成:1.交易者,2.交易所,3.经纪行,4.结算所。一、交易者期货交易者是进行期货买卖者,根据其交易目的和动机的不同,可分为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两大类。套期保值者是指那些把期货市场作为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现在买进  相似文献   

17.
套期保值是指交易者配合在现货市场的买卖,在期货市场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交易品种、数量相同,但方向相反的期货合同。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或买进此期货合同来补偿因现货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是企业用来回避财务风险的一种方法,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预防性的措施。目前大多数的企业运用套期保值的方法来回避财务风险,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如何运用套期保值回避财务风险做出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2007年以来,国内的期货市场一直就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券商开始在期货企业持股、控股、参股.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国内不少的企业也因此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期货行业内、企业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是,我们通过分析国内外期货企业的发展情况,发现有不少的期货企业由于发展过于迅速,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工作无法满足其发展的要求,从而出现很多期货企业面临着倒闭、破产的困境.因此,如何优化期货企业的财务管理、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已有的研究文献,首先对国内期货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该行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VaR模型的股指期货基差风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岩  黄健 《经济论坛》2008,(10):110-111
股指期货交易是投资者规避股票市场系统风险的有效工具,但股指期货市场只是分散、转移了股票市场的风险,并没有将风险消除,并且股指期货市场还有自身的风险,由于其具有杠杆效应,可使交易主体面临的风险被放大,因此股指期货交易的风险管理更显得重要。股指期货风险管理首先是风险识别,在风险识别后,再准确定量测度所面临的风险,其测度方法主要是使用计量模型来刻画市场因素的不利变化而导致的价值损失的大小。本文将利用VaR技术对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进行测度。  相似文献   

20.
金融期货风险:管理、监管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淑云 《经济师》2004,(9):18-19
金融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回避风险的功能 ,同时由于其高度杠杆性、复杂性 ,导致风险发生的突然性、传染性和极大的危害性 ,因此发达的金融期货市场均对相应的风险采取一定的管理和监管措施 ,防范风险的发生。我国也要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 ,发展本国的金融期货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