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是世界上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该国通过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在自然灾害面前有力地保护和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2.
王伟军 《新金融》1996,(7):38-39
在战后的经济复兴过程中,政策性金融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相比而言,日本实施的政策性金融最为成功。政策性金融不仅使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实施得到了银行资金的有力支持,而且它还有效地诱导了民间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向,极大地提高了整体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促进了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3.
政策性银行     
《理财》1994,(2)
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出资组建、服务和服从于国家经济和社会政策,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信用机构。与商业银行相比,它不以盈利为目的,在经营原则、贷款利率等方面具有浓厚的政策色彩。当今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设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如日本的输出入银行...  相似文献   

4.
浅析国家开发银行的金融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萍 《金融纵横》2004,(4):59-60
一、国家开发银行的金融创新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外的政策性银行在立足于政策性服务领域同时,也在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如韩国产业银行(KDB),日本政策投资银行(DBJ)开展项目融资、企业并购、债务重组、承销债券和风险投资等业务,取得了不少成果。开行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也在如下领域进行了创新。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日本政策性金融改革的原因、政策性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日本政策性金融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到2008年4月将实现政策性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比例减半的目标.改革基本思路是在重新界定政策性金融职能后,实现组织机构的1个终止、2个民营、5个合并.  相似文献   

6.
日本农业政策性贷款体制比较完善,对促进日本农村经济发展,增进农民福祉做出相当大的贡献。介绍了日本农业政策性贷款的基本内容,并分析了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历史看当前“流动性过剩”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过度扩展的货币政策助推了日本经济泡沫的形成,而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捅破了日本经济泡沫。日本经济泡沫形成和破灭过程中,政府宏观货币政策的三次重大失误产生了不小作用。造成日本经济长期萎靡不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政策性因素。简单地说,起因在于泡沫经济破灭,但日元升值不是后来整个90年代里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主要背景。日本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和经济体制制约是导致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关键所在。文章最后针对人民币升值和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日本农村金融体系由政府主导,其中的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本文考察了日本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范式,在此基础上审视我国的农村金融,并努力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日本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范式及经验借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日本农树金融体系由政府主导,其中的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本文考察了日本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范式,在此基础上审视我国的农村金融,并努力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政策性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日本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伍旭川 《银行家》2006,(2):96-98
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尘埃已定在邮政民营化法案艰难获得通过之后,日本金融改革的重点目前已转移到政策性金融机构。日本目前有八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小泉首相“民间能干的就让民间干”、“建立小政府”的指导思想下,几个月来,围绕八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改革方案,各部门之间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争执,开始  相似文献   

11.
政策性银行要想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必须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面对经济金融化进程中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政策性银行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把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与资本市场进行有机的结合。本在论述强化政策性金融的现实要求基础上,对政策性银行资本市场运作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并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探讨政策性银行如何利用资本市场以促进政策性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2.
农业保险制度是解决我国信贷支农瓶颈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日本的农业保险制度,并就通过借鉴日本农业保险制度来解决我国信贷支农瓶颈问题和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等作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西南金融》2004,(11):i002-i002
农业发展银行六盘水市分行自1997年成立以来,经过业务范围的几次调整,及时反映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准确传递了国家农业政策性经济、金融信息。不管业务范围怎么调整变化,农发行六盘水市分行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强化风险意识,规范操作管理,忠实履行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的支农作用,为六盘水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叶琳 《银行家》2006,(7):100-102
日本长期信用银行作为一家政策性银行,在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原有的工作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变化了的经济环境。1998年,长期信用银行宣布破产,随后,被美国瑞波伍德基金投资公司收购,改名为“新生银行”,通过一系列业务改革和文化创新,新生银行实现了新生,成为日本商业银行成功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经济与金融互生共荣,转型金融是帮助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济主体实现其转型目标的金融活动,转型金融是实现经济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转型金融概念、内涵特征进行梳理和辨析,并结合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作用,分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转型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转型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迄今,我国政策性银行建立和运作已近十年,为我国经济建设、宏观调控、农业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政策性银行的建立和发展中也暴露出了诸多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政策性金融领域的立法工作;完善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解决政策性银行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转变政策性银行的经营机制;赋予政策金融机构在决定贷款投向上的自主权;允许政策行银行利率在一定范围内浮动;解决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问题;允许推出政策性金融创新产品和业务。  相似文献   

17.
《西南金融》2002,(1):13-17
我国的政策性银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在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内外两方面的原因,政策性银行的经营机制和运行效果尚未达到成立时的预期效果。目前政策性银行还存在着资金来源狭窄,体制和机构设置不完美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政策性银行,建议调整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继续发挥国家开发银行支持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作用,壮大进出口银行的实力,适当增设政策性金融机构,完善政策性银行运行机制,拓宽筹资渠道,完善政策性金融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日本农业政策的一大亮点是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并为此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措施。政策性金融的运用就是其中一个方面。日本农业政策性金融包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2008年该公库业务并入日本政策金融公库,本文仍沿用旧称,以下简称"公  相似文献   

19.
世界范围内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已成为许多国家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实践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理论主要有出口补贴理论、对外援助的利益分配理论、新贸易理论的不完全市场理论、“竞争工具”理论、出口补贴合法化理论以及宏观调控和经济外交工具理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各国的政策支持力度有不断增强的趋势,经营方式也趋于灵活。当前各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还都把支持国际经济合作作为重要任务,并加速向国际经济合作金融机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介绍了国外政策性银行实现分类管理、分账核算的经验,梳理了我国政策性银行成立的背景,实现分类管理、分账核算的进程与现状,总结了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一、国外政策性银行分类管理、分账核算的改革经验政策性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和欠发达国家都广泛存在。由于英美等国市场经济较为成熟,政策银行体系偏弱,相对而言,作用并不突出。而在德国、日本、韩国等二战后经济快速恢复并迅猛发展的国家,政策性银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战后重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随着世界金融市场的不断演变,这些政策性银行普遍遇到了体制机制的问题,后续又通过改革和转型实现了更好的发展。他们的成功经验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