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9年的冬天,卫兴华老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写下这个题目之后.我久久不能动笔.往事历历在目,而我要从何说起?我是卫老师2012级的博士.2015年毕业,而我常跟别人说.我并没有毕业.2015年毕业后,我搬到老师家和他一起生活了近一年的时间,更加近距离地跟着老师学习.即使后来搬出去了,我每个月也都会来看老师几次.陪他聊聊天,向他请教问题.与他合作写论文.七年多的时间里,他把我带进经济学的殿堂,也让我明白了人生的许多道理.而今老师走了,这些道理却将伴我终生.  相似文献   

2.
郜欣 《财会学习》2006,(4):78-80
离开中国时,妈妈的眼泪打到了机票上.我知道,她舍不得我,但是我的情绪更多的是兴奋.我兴奋,我终于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了.  相似文献   

3.
前一段时间我陪老婆到美国东部游玩,同学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来看我们,那个小不点让我喜欢得不行.我想如果我也能再有个这么大的宝贝该多好呀.我自认为是一个好老公,但是上帝只能让我娶一个老婆.我相信我是个好老爸,但是党的政策只让我给一个人当爹.现在我的儿子上大学了,突然觉得自己有些无所事事了.  相似文献   

4.
基金让我喜,基金让我狂,基金让我悲,基金让我欲哭无泪!? 银行职员把我领进基金投资的大门 我投资基金完全出于偶然.2006年8月的一天,因为一笔定期存款到期,我揣着存单第一次走进市建行大厦营业都.大堂经理热情地问我要办什么业务.我告诉她有一笔存款到期了,想取出利息再续存3年.  相似文献   

5.
旋律的呼吸     
土家民族文化一定是找上我了,沿着我的脚步一路追赶,紧紧地咬住不放.在我近半百的人生路上,我先后搬过数次家.可是无论我搬到哪里,她总是会追赶到哪里.我想,大概是她想把她的一切都分毫不差地摁进我的骨子里去吧.  相似文献   

6.
读你     
夏峰 《财会学习》2009,(4):78-78
十二年前,介绍人把她带到我的面前,告诉我,她是一家国企的会计.在我眼里,国企的会计,工作舒适,生活稳定.再看她,文静秀气,知书达礼.我一直喜欢性格恬静、个性温和的女孩,于是我把她带回家,让她成了我的妻子.  相似文献   

7.
乡愁     
王江 《金融博览》2022,(5):82-83
我不是游子,我没有乡愁.为此,我并不遗憾,当然,也没有什么欣喜.我依存于天地赋予我的生命之上,寄居于尘世施予我的每一个日子,平静无波.我不知道这对于我来说,是该喜悦,还是该遗憾.  相似文献   

8.
父亲已过花甲之年,一直企盼我过年回山东老家.去年春节没有回老家,今年无论如何也要回去. 两年前,父亲患上肺病,至今沉疴难愈.还记得当时我正在上班,突然接到家里电话说父亲生病住院,问我能否赶回家去.当时手头工作正紧荷包也紧,实在不好开口请假,只好中午跑到附近的邮局,把我当时仅有的不到一万元钱先寄给父亲.我不想说自己有多敬业,但当时的工作压力确实让我无法抽身,房贷的压力又让我囊中羞涩.我清晰记得那时给家里寄钱时,眼泪直在眼窝里打转.在外求学和工作这么多年,多少坎坷和困难都克服了,直到那一刻我才突然体会到一种莫名的愧疚,自责和内心的无助.我一直尊奉孝道是百行之先,但那一刻,我想自己可能是一个不孝的儿子.  相似文献   

9.
大学毕业前,我是一个典型的"啃老族".上学期间.父母虽然不是有求必应,但一般情况下.只要他们认为我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基本上都可以满足.恰恰是这种优越的生活环境,让我对理财一无所知.这样的生活状态一直持续到了我结婚前.  相似文献   

10.
朱俊 《上海保险》1997,(3):41-41
我曾问过几位朋友:“你们怎样看待保险代理人?”他们告诉我:“人们最为担心的是,代理人的服务能否始终保持推销时的那份热情.”我想,我们每一个代理人都会和我一样,用自己的行动作出响亮的回答.去年八月的一天,我到成都路一位客户家收续保费.到了那儿,我一下愣住了.上个月还刚与他通过电话,而眼前这里的房子已全部拆光.我连忙赶到派出所:因为户口没迁,他们也不知其去向.此刻,我想,怎么办?茫茫人海到哪儿去找呢?算了吧!反正只有区区几十元的保费,或许他会打电话给我的.过了几天,寻呼机里始终没有出现这位客户的信息.不能再等了,不然这张保单将要失效,为了客户的利益,我必须马上找到他!后来从居委会得知他可能在五角场一家出租车队开车.于是,我骑车冒着38度的高温赶到那里,然而这家车队下面还有十几个分队,有人告诉我,他或许在徐家汇.整整一个下午,我顶着烈日几乎横穿了大半个上海,终于找到了他.  相似文献   

11.
我心目中的"中国",是一个我们祖祖辈辈繁衍和生长的地方,一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走到哪里,我的身体里总是流着中国人的血.无论到什么时候,我的子子孙孙的身体里永远流着中国人的血.我心目中的"中国",是民族的概念,血缘的概念,制度会变,意识形态会变,这个东西不会变.  相似文献   

12.
1998年我毕业了,表叔的一个朋友接纳了我.他是一家集团公司的经理,安排我在总部当收发员. 从此,我就在公司总部的大楼里上班了.在我进来之前,办公楼里已有一位收发员,跟我一样年轻.此时我才认识到,我们受照顾的程度,确实不一般.我工作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喝茶聊天,实在太无聊了,一年还没有到,我就产生了换岗的念头.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我参观了清华大学新落成的校史馆.满墒的照片,梅贻琦校长、我的师长、我的同辈、我的后辈,多数我认识的都已经故去,我很多感慨.陈岱孙先生的照片也在那里,看着他,想着我从1938年进西南联大读书和他初识到1997年他过世,我很遗憾在他离世时没能在他身边,中间近60年,我很怀念他.  相似文献   

14.
转眼间,我加入教师队伍有二十年的时光.在这二十年的时光里,我体验过小学低年级老师的辛苦,感受过小学高年老师的不易,以前我觉得很累,可是,现在的我越来越体会到当老师的快乐与幸福.在这二十年的时光里,我接触过各种各样风格的老师,有的兢兢业业,爱生如子;有的知识渊博,出口成章;有的亲切大方,很受学生欢迎.应该说,教师行业里,有着我太多太多的学习榜样.我对理想中的老师,理想中的自己有了渐渐清晰的的形象.我认为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  相似文献   

15.
我拎着刚买的levi's从茂业出来,一个"山寨乞丐"径直地停在我面前.这一停,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故事.就好像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营销案例课. "先生……行行好,给点吧."我一时无聊便扔给他一枚硬币.同时,多年养成的敏感度,让我感觉他不一般,于是我就同他攀谈起来.  相似文献   

16.
我爱好写作,在某银行办公室当主任.我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写材料,被人们称为大笔杆子,其实就是大秘书.我总是不停地写文章,夜以继日,没完没了.对于写出来的各类文章,我从来不署自己的名字.有人说我是傻瓜,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文章却署上了别人的名字,这不是白忙活吗.  相似文献   

17.
我年已四旬,两哥一姐.记得12岁那年的一个晚上,村干部领着几位农信社的同志来到我家.那时家里很挤,一个房间放了两张床,我睡在外面床上,大人们说的话我听得清清楚楚.农信社同志让我父亲到村农信站工作.我母亲不同意,说是家里子女多又在上学,做了这份工作怕是要耽误家里的农活,再说做了也没几个钱,人家都不愿意做啊…… 不知何时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也不知什么话打动了我母亲.从此我父亲多了一样工作,那就是农信站的农信员,第一代“信合”人.  相似文献   

18.
施香美 《理财》2005,(11):22-22
一个成功的富商和一个罪犯回忆起他们的童年,提到了相似的一件事.犯人说小时候,妈妈给我和弟弟买了两双鞋子,一双是布鞋一双是皮鞋.妈妈问我们,你们想要哪一双?我一看那双皮鞋,好漂亮,我非常想要.可是弟弟抢先喊:“我要皮鞋!”妈妈看了他一眼,批评他道:“好孩子要学会谦让,不能总把好的留给自己.”我心里一动,改口说:“妈,我要布鞋好了.”妈妈听了很高兴,就把那双皮鞋给了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也从此学会了撒谎.以后,为了得到每一件我想得到的东西,我都会不择手段,直到我进了监狱.  相似文献   

19.
我第一次来中国是2003年,之前很关注欧洲的市场.我的基金主要投资英国的证券.从2004年开始,我们把一部分资金转到中国市场,但投资的数额很少,只有几百万美元.以后到中国来,跟中国的企业进行接触,并开始管理资金.我来过中国几次,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我想在结束投资生涯之前,要运作一支专门做中国市场投资的基金.如果能够做到这点,等我退休时会感到欣慰.现在我在香港管理一支纯中国市场基金.  相似文献   

20.
放下包袱     
曾经和心海居士相约登泰山.那是我第一次登泰山,我担心泰山顶上会缺食少水或货以奇居,就在泰安准备了一个大背包,吃的、喝的、用的塞了满满一包.心海居士看了看我鼓囊囊的背包,笑着提醒我:"包袱太重,就会掉队."我不以为然:因为我是登山队的队长,何况他的年龄大我两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