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土地整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土地整理工作,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城市用地总量与结构平衡、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此,要建立健全城市土地整理市场准入机制,完善城市土地整理市场规则,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体现市场经济公开、公平、有序、竞争原则,以实现城市土地整理区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胡雪飞 《经济师》2009,(4):29-30
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进程中必须科学开展城市郊区的土地整理。文章从城市郊区土地整理的内涵出发.对我国城市郊区土地整理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结合其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BOT模式是当前国际上广泛采纳的一种应用于公共设施建设的融资方式,它对缓解财政压力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分析了城市土地整理项目的必要性和特征,指出了土地整理投资的不足,应引进BOT模式来解决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的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4.
BOT模式是当前国际上广泛采纳的一种应用于公共设施建设的融资方式,它对缓解财政压力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分析了城市土地整理项目的必要性和特征,指出了土地整理投资的不足,应引进BOT模式来解决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的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5.
汪锐  何思妤 《财经科学》2010,(6):101-107
城市土地整理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这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还是一个可持续的动态过程。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市土地整理必须要注重城市土地整理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和谐互动,城市土地整理与城市商圈再造的和谐互动,城市土地整理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和谐互动,城市土地整理与城市主、副中心统筹兼顾的和谐互动。  相似文献   

6.
城市土地整理的长效运作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锐 《财经科学》2007,(12):47-53
市地整理是对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方式的一种改变与提高,从而有助于提升市地的经济自然环境以及景观美感的多目标体系的综合效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科学的市地整理长效运作制度,有利于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城市用地总量与结构平衡,实现城市土地整理区城内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土地整理融资新模式--土地整理基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国外融资途径。在国外,土地整理的经费一般都是由中央、地方和土地所有者共同承担的,资金的筹集管理实现了市场化运作。如德国由联邦政府投资48%,州政府投资32%,土地所有者投资20%;日本的土地整理由农业省负责50%费用,都道府县和町村各负担20%,农民负担10%;英国政府采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的模式共同负担土地整理费用;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的经济增长极——城市土地整理的五个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具有极化效应,是和谐社会经济建设的增长极,城市扩张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拥有适宜的土地要素,而土地是稀缺性的资源,城市土地就更加弥足珍贵了。因此笔者认为搞好城市土地整理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这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城市土地整理必须要满足五个互动:城市土地整理与"退二进三"(传统工业结构调整)互动、城市土地整理与城市商圈改造互动、城市土地整理与城市交通(快速通道、地铁等)整治互动、城市土地整理与城市产业集群培育互动以及城市土地整理与副中心建设互动。  相似文献   

9.
我国土地整理实践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卫祥 《生产力研究》2004,(7):190-191,10
根据我国开展土地整理的工作实践 ,在土地整理兴起的背景、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土地整理产生的效益、土地整理的制约因素和土地整理的强化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为科学认识和规范管理土地整理活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剧宇宏 《经济师》2008,(5):72-73
土地整理是土地管理法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土地整理的相关制度规定不明确,影响了土地整理的顺利开展。文章就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土地整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土地资源持续性和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而建立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对于保证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者通过参加土地整理规划工作并结合研究了近年来国内外可持续土地整理方面的资料与成果,阐述了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体系建立的原则与程序。  相似文献   

12.
毛志雄  杜伟 《经济学家》2002,(2):127-128
城区是我国城市的基本行政单元.城区土地整理是根据城市规划,将城区中尚未经济使用的土地加以整合,统一进行建设和开发.作为城区土地开发利用以及促进城区健康、有序、合理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城区土地整理可以解决老城区规划落后、街道狭窄、房屋破烂、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可以通过城市功能分区重新改造低矮棚户区、开发闲置废弃土地、搬迁污染企业、建造新型住宅小区、兴办高效产业等,挖掘旧城区中"优地劣用"的潜力,重新处置劣势、低效企业和破产企业的土地使用权,盘活现有土地资产,使城区每一寸土地在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下都尽可能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强化土地整理确保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开发 《发展研究》1999,(10):36-37
漳浦县是漳州市第一人口大县和重要的开放县,总人口 80万,土地总面积21万多公顷,其中耕地面积近4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74亩,人多地少,是主要县情之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土地需求日益增加,吃饭与建设矛盾日益突出,土地问题日益显现。新形势下如何贯彻落实“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这一基本国策?漳浦县政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主要做法是: 一、做到三个到位 一是政策宣传到位。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宣传土地整理。县长每年“6.25”土地日都发表电视讲…  相似文献   

14.
岩溶山地土地整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岩溶山地是典型的脆弱生态环境,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其自身的土地资源特点、生态特点和社会特点。文章以此为基础,提出岩溶山地土地整理的原则、思路,认为岩溶山地的土地整理应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阶梯式还林退耕和辐射式生态重建、实行土地双轨制、直接对农户投资着手等,提出不同空间尺度如县市、乡镇、村组、农户土地整理的具体模式。非耕地资源开发是岩溶山地土地整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互动性逐渐增强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民主管理"的政策目标,借鉴德国乡村土地整理规划经验,提出了我国乡村土地整理规划中引入公众参与的含义及必要性,并以笔者参与的一个中德合作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介绍了公众参与在乡村土地整理规划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初步成果.最后得出公众参与对我国开展土地整理工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工程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基础作用、对土地开发整理中测绘工作的体会三个方面时测绘如何服务于土地开发整理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胡彦 《当代经济》2011,(3):29-31
本文论述了土地整理及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的概念、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思路和经验,并对我国传统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可能造成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负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解决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金辉  李程 《城市建设》2011,(4):451-451
文章主要针对我国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刍议土地整理与土地生态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整理是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本文就目前在土地整理工作中我们只重视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往往忽视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这一实际问题作了分析,并就此问题从制度上和技术上试探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