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重庆经济》2004,(3):12-14
长江上游经济带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规模较大,产业基础雄厚,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经济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2.
《重庆经济》2005,(10):18-22
一、“长三角”经济圈的产业发展为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一)“长三角”经济圈产业发展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浦东的开发、开放带动了上海为首的“长三角”经济圈(上海、江苏、浙江)的崛起。目前“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圈,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规模最大、也是发展最快的城市群和经济区,2004年以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6%的人口,创造了中国GDP的21.6%,外贸出口总额的34.9%,利用外资总额的48%。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影响力的扩大,泛“长三角”经济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也基本形成。这是中国经济中未来最充满活力和发展后劲的经济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对于“经济圈”、“经济带”、“都市圈”之类的提法越来越多。诸如9+2、5+2、3+2,以及长三角、环渤海之类。现在又出来一个“长江经济带”。所谓圈,绝不是“一圈了之”。也不是几个省市的领导坐下来签个文件就完事的。既然可以形成“圈”,就一定要存在产业互补性,经济水平也不能有太大差异,否则,一窝蜂似的去跟这个“圈”那个“带”。有害无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西江经济带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承接产业转移是机遇中的重头戏。要实现良性的发展,必须发挥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作用,创造一种适合西江经济带发展的生态化模式,可持续的发展就有望实现。  相似文献   

5.
郭印 《改革与战略》2010,26(11):172-174
20世纪以来,产业集群始终是推动国家经济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动力,许多国家都积累了丰富的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其中美国"双岸"经济带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尤为突出。近年来,我国沿海经济带的发展蓬勃兴起,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成为促进沿海经济带开发的重要力量。学习和借鉴美国"双岸"经济带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对推动我国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上游经济带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增长极。推动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要建立一中心,三基地,扶持三大战略产业,六大优势特色产业,按照三线两极六圈的板块进行产业布局调整。加大区域协调机制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构建外向型经济带,是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政府治理方式对“皖江示范区”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江示范区”作为国家第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无疑是党和国家“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皖江示范区”要真正成为我国成功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有必要探索与借鉴“长三角”的成功经验尤其是政府治理的经验。文章在描述“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巨大成就的同时,注重分析“长三角”政府治理的具体方式及其对“皖江示范区”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一条国际铁路,横亘欧亚两洲,全长1.1万公里,西起荷兰的鹿特丹港、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沿古代丝绸之路东进,跨越欧洲、中亚各国,从新疆阿拉山口进入中国,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江苏、山东各省,直奔黄海之滨。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新欧亚大陆桥。 ——一条钢铁大道的贯通,使日照成为新欧亚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也成为陆桥经济带与东北亚经济圈的切点。 1994年,日照至西安的铁路(简称日西铁路)全线贯通,从此,在黄河北岸,又增添了一条与陇海铁路相平行的东西交  相似文献   

9.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1000-3000美元阶段,是一个地区进入活跃、加速发展的阶段,也是一个地区进入经济结构急剧变化的时期。经过多年两位数的高增长,杭州湾地区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都已达到新的水平,杭州、宁波两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均已突破千亿元大关,绍兴、嘉兴也在500亿元以上,多数市县人均GDP已处在2000-3000美元之间,其中杭州市区和宁波市区的人均GDP已突破3000美元。种种迹象表明,区域经济正迎来新一轮的高增长期。在新的发展阶段,与经济高增长相伴随的是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呈现出系统性变化和发展特点。第一,…  相似文献   

10.
瑞祥 《中国报道》2012,(5):62-63
未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探索并开辟出一条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道路,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1993年,合肥人开始深耕自己所在的那片土地,期望能为城市的茁壮成长打造一个强大的引擎,这成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怀抱梦想出发的地方。而企业总是在寻找适合自己成长的土壤,如何让园区和企业相携而行,是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者一开始就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角洲区域会展业联合营销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长江三角洲区域会展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会展业的定位,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会展业进行联合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向前发展,人类对资源环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文章通过对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实证研究与量化分析,对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现状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达到全载或超载状态,形势依然严峻。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提升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上游经济带发展思路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江上游经济带是我国第五增长极,是西部开发的火车头。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思路,实施相应的配套政策,培育长江上游增长极,增强地域整体实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而加快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及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从总体趋势看,长三角地区就业吸纳能力不断增强;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看,长三角地区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但偏离度在逐渐缩小;从就业效应看,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最强,第三产业相比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在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国外产业集群的理论,以不同的标准体系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可以归纳出不同的类型。结合我国长江三角洲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文章在国外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概括了目前“长三角”的产业集群模式,进一步衍生了基本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产业同构存在两种不同的效应,恶性竞争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长三角各城市随着与上海工业相似程度的变化,经历了产业集聚效应和恶性竞争效应交替占优的不同阶段,长三角的发展不仅不需要减少产业同构,而且要进一步提升同构化程度,同时在产业集群内形成创新投入和品牌竞争氛围,这样的产业结构会最大程度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同时限制恶性竞争行为,更有利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珠三角地区已走过了工业化的前、中期阶段。近年来,受传统产业市场空间趋于饱和、要素成本越来越高、产业升级转型等压力的影响[1],大量的中小企业受到剧烈冲击,面临生存的危机,为此政府对该地区提出双转移政策。本文在对该地区大量中小企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客观地描述了珠三角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产业转移的误区,提出了产业转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国际视野的新观点,并给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穆向民 《改革与战略》2010,26(10):147-150
面对世界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产业转型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文章指出,环珠三角及内地省市以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为目标的招商引资是其培育区域产业、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选择。文章以深圳、东莞、佛山三个典型的产业城市为例,深入分析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渊源、特点及其对产业扩张与转移的影响和制约,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价格法估算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一体化指数在波动中下降,相应地长三角区域内各个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亦呈现鲜明的阶段性特征,表明区域间经济融合不断扩展与深入。建议从机制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开放型经济来促进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珠三角会展经济产业带的SWOT分析及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对珠三角会展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分析,以发现珠三角会展业当前具有的优势、存在的劣势、面临的机会以及威胁,对珠三角会展经济产业带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