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困山区农业技术扩散速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给出两种农业技术扩散速度的概念和公式的基础上,以云南、贵州部分贫困山区的杂交玉米采用情况为例,通过模型分析了影响技术扩散速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技术在贫困山区扩散快慢由采用技术的经济效益、技术成果供给地的距离等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2.
发展节水灌溉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维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现状,运用山西省的实地调查资料对村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状况和影响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村经济发展水平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有直接的影响;②在水资源供给量和节水灌溉技术资金投入有限的条件下,应优先考虑对经济作物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③粮食作物一般采用水利用率较低的传统技术,而经济作物一般采用水利用率较高的现代技术;水资源短缺程度会影响农户灌溉技术的选择;水价和是否有政府扶持对经济作物灌溉技术选择有显著的影响,而这两个因素对粮食作物灌溉技术选择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指标体系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及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对河北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系统的现状进行了评估,探索了影响河北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系统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系统的政策建议:依靠科技进步完善可持续农业的技术体系;加大对科技研究与农业推广事业投入的力度;在职培训和正规教育相结合,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等  相似文献   

4.
根据定性和定量分析,我国“二高一优”农业受自然资源要素、制度要素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其中制度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了有效推动“二高一优”农业的发展,我们采取的策略包括:转变观念,树立长期农业思想;转变调控机制,强化宏观经济调控;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研究;加强农业立法,保护农业资源;加强社会化服务工作;加强农民组织建设,提高保护竞争能力等。  相似文献   

5.
据初步研究,影响农业技术转化的因素有22个。应用本因法,可以从中筛选出科研单位经费渠道与运行机制不良、农民文化素质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农业经营规模小和推广体系结构不合理等5个本因。针对这5个本因,可以制定5种农业技术政策措施。进一步利用本因模型对这5种政策措施的影响力进行模拟分析可以看出:针对第一本因(即“科研单位经费渠道与运行机制不良”)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对提高农业技术采用率的影响力最大,应是首选措施。5种政策措施若同时采用,其综合影响力将大于分别采用的影响力之和。  相似文献   

6.
基于潜江市和监利县的263份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户微观层面探讨影响其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因素和外部因素是驱动农户采纳低碳农业技术的关键因素;经济因素中家庭务农人数、经营耕地面积对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兼业程度对其影响为负;外部因素中他人影响程度和技术培训正向影响农户低碳农业技术的采纳行为。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政府应从加强低碳农业技术培训、开展低碳农业技术试点以及推进土地流转等方面促进农户对低碳农业技术的采纳。  相似文献   

7.
传统优势农业技术选择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优势农业技术选择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胡瑞法,俞轩,袁飞,胡孝珍传统优势农业技术是指某项在某一地区特有的传统沿袭的和具有生产优势的技术。这里的传统沿袭是指该地区历史上一直采用的技术,并有一定的普及率;这里的生产优势是指该地区采用这项传统沿袭技术进行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从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对1988—2003年间农业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除考虑已有文献普遍采用的中性技术进步Cobb—Douglas生产函数外,还考虑了有偏技术进步的CD函数,进而分析各投入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研究表明:1988~2003年农业GDP的增长54.37%的份额是依靠投入的扩张获得,剩余45.63%是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贡献份额。物质费用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并且对农业的作用仍在增加,劳动力、土地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在下降。  相似文献   

9.
浅论农业技术的采用与扩散侯军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学技术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探讨农业技术采用与扩散的内在规律,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农业技术采用的特征农业技术采用过程是人们从第一次获...  相似文献   

10.
绿色农业技术是适应绿色农业发展需要、满足人们高质量农产品需求的重要手段。由于现阶段绿色农业技术研发、应用与推广不能完全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导致绿色农业发展速度迟缓。文章从农业社会化服务视角出发,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得出:农业社会化服务能促进农户采用绿色农业技术,且知识密集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作用大;受教育程度、种植年限、周边户绿色技术采用等因素对绿色农业技术采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技术信息对小农户节药型技术采用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因此,应着力优化绿色农业技术推广的“供给侧”,加强对绿色农业技术的政策支持,促进农技站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合作,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农技推广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1.
王思明 《中国农史》1996,15(1):67-79
本文是一篇比较中美农业发展的论文。文章以发展经济学中诱发技术发明与体制变革理论为指导。重点分析比较了人口与资源、经济转型及科技教育等方面因素对中美农业发展的影响。指出;因资源禀赋的巨大差异,中美在农业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侧重和选择。从历史上看,美国因人少地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业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劳力,因而技术发展倾向于节约劳力;而在中国,情况恰恰相反洞地少人多,人地矛盾引导技术发展倾向于节约土地。外部因素的影响虽然存在,但决定技术发展长期趋势的是内源性(endogenous)动力。此外,现代农业之所以不同于传统农业主要在于它们各自所依托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农业现代化建设与经济转型及科技教育的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文章在对上述问题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及其与农业增长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1979~2003年中国农业和农业乡镇企业的相关数据,运用重构的增长速度方程,确定了农业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率与农业增加值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本期和滞后一期的农业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农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将提高0.4443个百分点和0.5643个百分点。这说明,不仅本期的农业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率对农业增加值有重要影响,而且,滞后一期的农业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率对农业增加值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
传统农业的落后归根到底是农业技术的停滞。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农业投入要素的改造,打破要素的传统循环,从外部引进先进的生产要素,有效合理地进行组合,从而带来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极大提高。因此,农业的发展,必须采用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农业投入要素的质...  相似文献   

14.
农业在城市的发展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农业的经济效益,另一个就是农业活动的外部性。在当今,由于生物工程,无土栽培,工厂化管理等多项技术的突破,使得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不再是无利可图的产业。但是由于农业生产产生的污染与城市环境美化要求具有不相容性,即农业巨大的负外部性,使得目前在很多城市,农业的发展受到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大,虽然城市的发展也需要农业活动所提供的农产品,景观,休闲场地等,但是农业的污染问题也使得都市农业发展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15.
四川是个农业大省,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从农民增收的因素来年,归根结底要依靠农业技术进步。本认为,创建一个集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业技术市场于一体的农业技术供求体系,是加快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6.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与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与作用探讨上海农学院顾海英现代经济发展表明,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与投入要素追加二重因素的函数。其中,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关键的因素,并且在未来的经济增长中将会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国自然资源全面紧张和分布不均衡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及地区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方法,依据C-D生产函数,对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普遍实行后农业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从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分析我国农业增长的源泉以及地区间农业增长差异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我国贫困地区农户技术应用行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户技术应用行为是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根据自身特点和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有关技术采用,学习和评价的能动表现和反映,实证研究表明:对我国贫困地区而言,信息渠道单一,传播手段落后、自有资金缺乏,劳动力素质低下和商品的自然市场风险较大等因素,是目前影响该区农户继续提高农业新技术使用水平的主要障碍。我国贫困地区只有在逐步消除上述障碍之后,才能大大加快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与协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玉鸣 《农村经济》2004,(12):19-21
章采用灰色关联与协调分析法,对中国1985-2002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总产值)及其影响因素;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机总动力、收购价格、受灾面积、灌溉面积、农业劳动力、农业技术人员、财政农业支出、农业生产投入、科研费用、役畜、农村用电量等13个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一些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益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胡少华博士的专著——《农业发展中的政策、制度和技术因素》一书,对政策、制度和技术因素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创造性地将气候因素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引入农业产出增长模型,利用光照、降水、温度等气象数据估计作物生长期间影响产出的气候变量值.并引入到产出增长模型中.解决了农业经济分析中气候因素不可估计的大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