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济传真     
《审计与理财》2004,(12):72-72
2005中国经济路线图:实行稳健财政政策正当时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就意味着,中国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将退居幕后。  相似文献   

2.
把握好稳健财政政策的立足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我国稳健的财政政策的提出,既是当前经济形势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有积极财政政策不得已退出的原因.同时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要把握好几个立足点,使经济工作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财富速览     
政策明年财政资金优先支持七大领域财政部新闻发言人张通近日说,明年将继续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财政资金优先支持新农村建设等七大领域,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年以来,中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至今,稳健财政政策已实施两年。张通介绍说,与1998年至2004年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同,目前我国正在实行的稳健财政政策以“控制  相似文献   

4.
丁焕强  齐菲 《价值工程》2006,25(1):111-116
1998年开始,我国实行了以增加投入、扩大内需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实践证明,积极的财政政策为我国有效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目前,我国提出从2005年开始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如何实现财政政策的转型,这是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对积极财政政策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从调控政府支出、推进结构性税制改革、控制赤字、转移财政政策功能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最近,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我国稳健的财政政策的提出,既是当前经济形势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有积极财政政策不得已退出的原因。了解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的背景.是我们有效地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6.
一、稳健财政政策施的可行性 长达6年之久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内的有效需求,使GDP每年增长1.5到2个百分点,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力的促进了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功不可没.由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质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它的实施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越来越突出,所以中央政府根据客观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审时度势,改变财政政策,这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已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稳健的财政政策实施有它的可行性.表现在: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这标志着中国政府实施已近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即将调整取向,如何理解这一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8.
《陕西审计》2004,(B12):20-20
2004年12月3日至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05年调整财政政策取向,由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向稳健财政政策,也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中性财政政策:这意味着实施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退居幕后。财政部长金人庆在会上说,实行稳健财政政策.是包括财政调控目标方向、手段组合、方式方法转变在内的重大政策转型。稳健财政政策不仅是财政政策名称和赤字规模的调整变化,  相似文献   

9.
严萍 《河北企业》2007,(10):33-33
200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5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至今,仍然实行的是稳健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的转变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拟从1998年至2005年的财政政策转变做一次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0.
在前不久召开的由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中国最高层领导为今年的经济政策定下了基调:双稳健.即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至此.实行七年之久的积极财政政策淡出。  相似文献   

11.
在前不久召开的由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中国最高层领导为今年的经济政策定下了基调:双稳健,即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至此,实行七年之久的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在刚听到这一消息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的第一反应是“这  相似文献   

1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就是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开始的“十五”计划我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当时中央决定将1998年之前的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转变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时,是出于当时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特殊情况做出的选择。而后来又将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变为稳健的财政政策,也是适应形势的发展做出的恰当选择。本文通过分析积极财政政策入手,说明其作用已发挥完,到了该退出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4.
胡鞍钢在2003年4月7日《中国证券报》著文指出,应该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护各项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积极财政政策不宜淡出,就保持一个适度的力度和规模,只进行结构性调整,重点在于调整财政支出和国债使用结构,重新确定优先排序。即所谓“相机抉择”,只做微调,不做大调,这是因为:1、全球经济低迷,贸易、投资增长率下降,各国政府大都在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全球通货紧缩、需求不足,即使美国也对原有的缩减财政赤字作了重大调整,转向实行更加扩张的财政政策。在中国经济保…  相似文献   

15.
《上海企业家》2005,(4):53-53
2005年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这是200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重大决策.标志着实行了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结束。一个多月来不少专家学发表了见解。  相似文献   

16.
从1998年开始,我国政府财政政策由紧缩财政转而实行扩张财政政策。所谓积极财政政策,其基本特征是以增加赤字和增发国债为主要内容,所以属扩张型财政。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刺激了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使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政策效应是明显的。但是,现在本应淡出和转型的扩张型财政政策却出现了长期化的趋势,使经济快速增长染上了对外扩张政策的依赖症,而潜伏的财政和金融风险却使扩张财政难以为继。这是当前政策抉择面临的一道经济难题。一、对2003年经济发展和对策的认识(一)为防患于未然,扩张型财政和货币政策不能长期推行…  相似文献   

17.
"双稳健"政策下的投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要求,2005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将由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转为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即"双稳健"政策。宏观调控政策的这一转型势必对未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这几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在配合财政政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按照人民银行的总结,稳健货币政策的内容是:通过央行的政策法规和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向,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对银行的监管,促进商业银行的制度更新,为有效传导央行货币政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用意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来,经济理论界不断有人呼吁,积极财政政策不应长期实施,应该逐渐淡出。财政部部长项怀诚日前在一个公开场合也表态:积极财政政策的确应该逐渐淡出。有专家分析,此次提出"淡出"的深刻背景和对中国经济发展下一步的影响值得关注。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增加赤字、增加国债和增加政府投资。在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实行了四年的时间,从1998年以来,对经济所起的积极作用十分明显,对我国经济能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保持增速不减,其积极意义也是有目共睹的。  相似文献   

20.
从2005年开始到2008年,我国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已有四个年度。相较于1998年启动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一转变并非简单由于财政赤字方面的原因,而是有着深刻的结构性因素。对于我国而言,采取总量调整的积极财政政策必然要淡出舞台,取而代之的将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的稳健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