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宏 《中国电子商务》2010,(11):271-271
知识产权法保护对象具有双重结构,其本质内容是智慧信息,其外在形式是知识形态。从衡平原则出发,知识产权法仅仅提供了确认秘密和鼓励公开两种衡平机制。其中,鼓励公开的机制是近代国家“创制”的、需经对价才能衡平并实现多赢的衡平机制。文章强调,违反对价与衡平条件的知识产权扩张会侵害社会公众的基本人权。对价与衡平、实现多赢的至善目标是现代国家的法定职责。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知识产权应在全球范围内体现对价与衡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用激励创新、先占原则、劳动理论论证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难度较大,鼓励商业化、侵占、不当得利、精神权利保护等理论则有一定的说服力,而商标侵权和商标淡化只适用于极少数案例。传统知识虽与知识产权有较大区别,但是它总体上也属于知识产权、财产,现有的财产权理论支持传统知识中性保护而不是强保护。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品不仅是一种个人财富,更是一种社会财富,知识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这就要求我国在进行知识产权立法时要兼顾知识产权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达到两者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永忠 《商场现代化》2007,(15):299-300
完善知识产权教育能够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健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能够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对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可以促进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相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技支撑和丰富物质文化资源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稳定的内部环境;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签署和制定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所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红玲 《中国市场》2011,(44):151-153
知识产权制度是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的基本制度。知识产权制度通过合理确定人们对于知识及其他信息的权利,调整人们在创造、运用知识和信息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关系,激励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我国需要适应科技、经济发展和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发展的趋势,通过进一步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来促进知识产权的充分和有效的保护。但是,知识产权保护不能神圣化和绝对化,而必须有一个合理与适度的界限。需要强调"适度保护",以使权利人利益的保护和需要合法获得知识和信息的一般社会公众的利益协调与平衡,从而实现知识产权的社会效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本身作为一种合法的垄断权,是近现代社会为推动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它一般是作为反垄法的适用除外而存在的。随着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科技日益成为各国竞争的核心力量,知识产权的研发与保护也越来越引起各国的普遍重视。但是,利益的驱使以知识产权本身所具有的专有独占性,导致了知识产权权利的滥用。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的滥用行为,是知识产权法本身无法规制的。只有反垄断法才能对之进行有效的规制。因此,此种趋势正呼唤着我国《反垄断法》的出台。  相似文献   

7.
任丽萍 《致富时代》2011,(11):32-32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又称为“智力成果权”、“无形财产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科学技术和智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知识产权的重要地位逐渐凸现出来,技术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成为评价行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现该文针对建筑行业,对其知识产权进行剖析,并提出有利于行业发展、提高竞争力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保护知识财产产权人的利益,知识产权制度应运而生并不断完善.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阐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当前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唐勇 《光彩》2005,(12)
知识产权是一种财产权,它将是未来新经济中相当关键的利润来源。随着技术的发展,资本和资源的定义最大限度地转向了知识财富,使知识产权比任何时候更加被看重,在一些高科技产业中,知识产权资产的价值甚至超过了80%。比如微软公司,生产一张光盘就能卖5000元,比印钞票还快。再比如神舟飞船,其技术系统所涵盖的技术知识产权数不胜数,涉及到许多领域,预计由神舟飞船所引起的新经济革命将导致1000亿元的产业链。近年来,随着全民法律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知识产权已成为贸易及企业的成功要素。企业进行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版权登记、…  相似文献   

10.
试析知识产权滥用的反竞争行为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春玲 《商业研究》2005,(10):145-146
结合知识产权法和竞争法的终极目标,既要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利益,又要考虑到相关主体及社会公众的利益要求;为达到利益要求之间的平衡,对知识产权滥用的反竞争行为要进行规制,这是我国知识产权法和竞争法所共同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Part one of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question of property rights in general and asks how such rights can be justified, contrasting Consequentialist with other approaches and concludes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avoid a broadly Consequentialist approach. Part two considers the ques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and asks how property rights justifications apply to it. The basic economics if IP is indispensable in this discussion. Finally, part three, considers IP in the light of moder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I conclude that the real dangers lie more in the specific ways government and special interests respond to this technology than from the nature of IP rights themselves. Peter Lewin is a Clinical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School of Management. His research and publications are varied but usually contain aspects of policy analysis. His recent work focuses on the use of knowledge by the business firm.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是一面双刃剑,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知识产权也存在滥用的问题。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上的垄断行为都同知识产权的滥用分不开,而且这种趋势还将有蔓延的可能。为防止跨国公司滥用其正当获得的知识产权,从反垄断法的视角对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法律规制,以期对知识产权行使中有效竞争秩序的建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张倩 《江苏商论》2022,(1):26-29
区块链(Block Chain)技术的发展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有力武器,在知识产权溯源治理、登记确权、侵权存证、产权交易、知识产权金融等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研究区块链技术在知识产权确权、维权以及溯源治理方面的法律机制,有助于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更新迭代,也有助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推进。  相似文献   

1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必然要求。从社会总体福利角度分类型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的贸易福利效应具有理论创新和经验检验价值。本文以投资东道国为视角,将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投入和贸易福利置于同一分析框架,理论及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可通过改变海外企业技术投入决策,从消费者效用和企业收益两方面进一步影响贸易福利。虽然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对贸易福利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且影响效果随产品类别和贸易形势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但中国仍具有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空间。协调统筹涉外知识产权事宜,灵活把握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探索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是未来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保护与我国利用外资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备受关注。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不仅影响一国利用外资的流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利用外资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外商直接投资形式及进行技术转让的程度。文章在对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依据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战略是国家参与全球化竞争必须实施的战略。对知识产权的观察视角可以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及制度理论,从理论和现实方面了解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依据。同时,中国政府应从法律、政策,提升服务职能等方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企业须转变观念,切实加强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黄先海  卿陶 《财贸经济》2020,(4):99-114
本文将产品质量引入多产品企业模型,构建双向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出口动态的微观机制。理论分析发现,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会通过创新激励效应促进本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并促进企业出口产品种类和出口总量增加;国外知识产权保护会通过质量选择效应导致本国出口产品质量被动提升,进而降低本国企业出口总量,加速低质量产品退出。通过中国企业微观数据检验发现,国内和国外知识产权保护都会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并且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会促进企业出口总量和出口产品种类增加,而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会降低企业出口总量,对企业出口产品种类影响不显著,但是会加速企业旧产品退出;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国内和国外知识产权保护都存在创新激励效应,并且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激励效应更大,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存在明显的质量选择效应。异质性考察发现,与总体回归相比,当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强于国外时,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会促进企业出口总量和出口种类增加;而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弱于国外时,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会降低企业出口总量和出口种类。  相似文献   

18.
The moral justific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 often called into question when placed in the context of pharmaceutical patents and global health concerns. The theoretical accounts of both John Rawls and Robert Nozick provide an excellent ethical framework from which such questions can be clarified. While Nozick upholds an individuals right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based upon its conformation with Lockean notions of property and Nozicks ideas of just acquisition and transfer, Rawls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basic liberties, such as an individuals right to health, superceding such secondary rights 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From a policy perspective, patent protection for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necessarily entails the balancing of corpor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terests and public interests in healthcare. The moral dilemma that occurs when these two interests clash is not easily resolved. Aside from corporate and public interests, the state maintains an interest in creating and preserving policies that regulate the moral dilemma itself.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conomic and ethical factors surrounding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anti-HIV medication, AZT. Potential policy implic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推进,手工艺非遗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成为江苏省关注的焦点。从基于江苏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背景,选取手工艺非遗这一具体研究对象,探讨其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倡导建立健全江苏手工艺非遗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多维多主体合作以及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旨在提高江苏省手工艺非遗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促进手工艺非遗的发展与创新,同时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