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正在起草中的《紧急状态法》应当在宪政的视野下进行论证分析,应当用民主、法治、人权及制约政府权力的宪政精神来平衡紧急状态下的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关系,以寻求其立法保障人权,维护公共利益和恢复宪法秩序之途径。  相似文献   

2.
民主、法治、人权是宪政的基本要素。我国以限制人身自由为特征的劳动教养制度本质上是由行政法规建立起来的,故与我国的现行宪政理念不符。本文在试分析劳动教养制度及其违背宪性缺陷的同时,一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而建设法治政府则是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前提和进一步实现全面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基础,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诉求。各级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始终处于支配地位,一个依法行政的政府是社会改革发展的稳压器和助推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规划、积极推进的主导性作用。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保障是实行民主宪政。民主宪政追求的目标正是社会的和谐。实行民主宪政的基本要求是确立民主宪政观念,弘扬民主宪政精神,建立民主宪政制度。  相似文献   

4.
依法执政是法治国家对政党的基本宪政要求。现代宪政所包含的民主、法治和人权基本价值原则和理念,体现于依法执政的各个领域。民主作为依法执政的制度前提,要求依法执政必须是民主执政;法治作为依法执政的机制保障,要求执政党的一切活动不偏离法治轨道;人权作为依法执政的价值追求,则要求执政党切实做到执政为民,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5.
宪政与法治视野中的市民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市民社会的词源、特征和历史演变来看,市民社会和民主宪政与法治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市场社会培育了宪政文化,蕴育了法治精神,形成了社会权力,消解了国家压力。因此,宪政与法治的实现离不开市民社会的培育和成熟。  相似文献   

6.
现代公共财政预算的目标,包括宪政的权力制约、人民主权、保障人权的诸多理念,而实现公共财政预算目标的根基是建立完善的人大预算审议制度,完善的预算审议制度对规制政府预算行为和保障公民权利有着重要意义.预算审议制度在民主宪政体制中居于核心地位,其完善程度是现代国家民主宪政成熟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人大预算审议制度必须从厘清预算审议权限、建立人大预算审议的专门机构、明确预算审议的具体程序、强化预算审议的民主四个方面予以具体完善.这是人大预算审议的宪政精神在制度中具体体现,亦符合我国国情.完善我国人大预算审议制度是建设宪政与法治国家的紧迫需要.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的民主、法治、权利和平等的思想与观念逐渐增强,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和民主政治体制面临着变革和调整的重任。宪政是人类政治文明的结晶,是最能实现人类民主、法治和人权的政治制度。应遵循宪政化的基层治理制度,坚守宪政化的基层治理立场,形构宪政化的基层治理思维,构建宪政化的基层治理模式,导入宪政化的基层治理文化,遵守宪政化的基层治理原则,搭建宪政化的基层治理秩序,塑造宪政化的基层治理农民,培育宪政化的基层治理组织。  相似文献   

8.
构建科学合理的税收制度,需要综合考虑税制变迁的各种制约因素。目前我国的税制改革,需要合理定位政府职能,理顺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加强法治与宪政建设,加快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同时对现行税制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对于转型期的我国来说,税制改革首先是观念意识的革新,然后是制度的演变。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文本宪法而无实在宪政”,“有形式法制而无实质法治”,原因何在?中国历史上市民社会的缺失和现实中市民社会的不成熟是中国难以实现宪政与法治的根本症结。因此,中国建立宪政之途和走向法治之路就是培育和形成成熟的市民社会。为了加快中国市民社会的成熟,以为宪政与法治铺垫基石。我们应该进一步推进经济的市场化;进一步加强政治民主化和权力监督;进一步推动社会利益分散化和利益多元化;进一步推动思想意识和文化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论宪政维度的刑法解释目标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是指以宪法、民主为前提,以法治等手段控制国家权力为核心,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支撑宪政的基本理念包括民主、法治和人权。刑法解释目标观中的主观解释论、客观解释论和折衷主义的解释论都与宪政的基本理念不完全吻合。中国应采取主客观相结合的刑法解释目标观,因为它吸收了哲学解释学中"前见"、"视域融合"等合理因素,符合刑法解释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发扬司法民主,并且符合宪政的法治、人权保障理念。  相似文献   

11.
以1997-2009年的上海数据为样本,通过带有控制变量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研究法治水平与金融发展规模、效率以及银行业竞争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法治水平与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及银行业竞争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法治水平的提高是促进金融发展规模、效率以及银行业竞争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不仅要注重法律体系的完善,更要加强法治.  相似文献   

12.
对宪法司法化既要看到其对公民宪法权利保护、制约违宪行为、促进法治进程和中国宪政建设等方面的 积极作用,也不能对其作简单、理想化的理解。只有结合当代中国法制、法治和宪政的建设实践,通盘考虑,才能正确 认识宪法司法化在我国的法治与宪政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民代表大会制既是一种民主体制,也是一种宪政体制。五十年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理论与实践中,人们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民主属性有比较充分的认识,但是对其宪政品格有待深入研究。建设法治国家,实行宪政,有必要纠正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一些不恰当的观点和认识,依照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宪政的思路进一步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  相似文献   

14.
本讨论了市场经济、法治与宪政的关系,分析了我国社会对宪政的客观要求,并说明宪政在我国现实社会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民主宪政历程中,司法审查制度无疑是美国宪政中的一大特色。然而,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比克尔在《最小危险部门》中提出的"反多数难题"使得司法审查的正当性颇受质疑。本文试图从司法审查的起源、宪政民主与司法审查之间的关系、以司法来"反多数"的动因以及制衡方面,论证美国司法审查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6.
宽容的现代涵义意味着“承认他者”。在现代社会,民主与宪政是宽容实现的制度性基础,宽容由此构成了民主与宪政的内在精神。以宽容概念切入民主与宪政的制度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民主与宪政的精髓。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市场经济、法治与宪政的关系,分析了我国社会对宪政的客观要求,并说明宪政在我国现实社会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宋教仁的民主宪政思想及实践。指出其为在中国实现法治社会,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体制而进行的不懈努力,推动了中国政治与法制近代化。宋教仁为达到目的而终生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  相似文献   

19.
国家结构形式对中央与地方之间经济权力配置关系的深远影响,可通过经济宪政进行宪政统合与矛盾消解。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配置模式日显趋同,单一制与联邦制呈融合趋势。相较联邦制模式呈现宪治化优点,中国单一制模式凸显人治化特征,引致中央与地方博弈失序失范。未来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配置模式,可以单一分权制为基础顺势创新,交融联邦制的宪治模式,实行经济宪政。经济宪政规则可内化于具体制度架构,实现事权划分宪治化、财权划分法制化、权力运行民主化、监控体制制度化。  相似文献   

20.
法治在中国的建构与民主的进程具有同构性,民主与法治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于民主为法治提供了正当性论证,因而民主实乃一种法治的基本立场。法治的民主立场包括立法民主与司法民主两方面的具体内容,公共领域之议题则是对此种立场的拓展与落实,培育开放社会中的公共领域对“法治中国”具有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