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会计准则对长期资产减值规定,资产损失一经确认以后不得转回,这一会计政策减少了企业通过减值转回操纵利润。本文主要对新会计准则颁布前后上市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变化与计提长期资产减值比例关系,分析准则变化前后企业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动机的变化。研究发现,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企业计提长期资产减值比例增大,企业更倾向于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将利润转向以后年度,增大以后的盈利空间。  相似文献   

2.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开始得到应用,从而对企业资产计价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本文将系统分析新会计准则对资产计价影响的表现,针对当前资产计价存在的问题,规划今后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3.
石永芹  鹿静 《活力》2008,(7):55
资产减值是生产经营中客观存在的现象.为了公允地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状况,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有减值迹象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对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在资产价值恢复时能否转回。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影响较大。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前.我国会计准则允许企业计提的减值准备转回。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发现大部分企业把资产减值用来调控利润。进行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4.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利润操纵空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新会计准则减少的企业利润操纵部分(存货、资产减值、债务重组、企业合并、合并报表)以及扩大的企业利润操纵部分(公允价值、债务重组与非货币资产交换、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借款费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执行新会计准则的规范与监管意见。  相似文献   

5.
本文一方面旨在更加深入、细致地考察会计准则变迁对上市公司的长短期资产减值计提与转回行为有何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创新性地将影响企业长短期资产减值行为的制度变迁因素与盈余管理动机结合起来,考察会计准则变迁对企业资产减值中盈余管理动机的间接影响,即新准则是否减少了管理者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新会计准则减少的企业利润操纵部分(存货、资产减值、债务重组、企业合并、合并报表)以及扩大的企业利润操纵部分(公允价值、债务重组与非货币资产交换、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借款费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执行新会计准则的规范与监管意见。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在开展日常的会计工作时需要严格遵守会计准则。而在现代经济市场与企业的多种变动影响下,会计准则也被改变,以此来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进一步满足各种会计工作需要。在新的会计准则中提出了对减值资产的原始凭证的多种规范化要求,使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可以更具条理性。  相似文献   

8.
一、新旧会计准则会计要素定义的差异比较 1、资产会计要素的差异比较 旧会计准则规定,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新准则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相似文献   

9.
1.资产定义的改变。资产定义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转变为新会计准则中“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可以用资产预期未来能带来的现金流量的现值来计量资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新旧会计准则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在2006年2月25日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它的制定很大程度上借鉴了IAS36的做法.同时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对其作了一些修订。本文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新旧会计准则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研究资产减值会计理论并借鉴各国减值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建议.并对资产减值会计实务操作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为真实反映企业各项资产的价值,各国相继出台了有关长期资产减值的会计准则。现就各国有关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之异同做一比较,以便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资产减值会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我国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2—2011年的数据为基础,对现行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现行会计准则(资产减值)的实施有效制约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但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强度却有所增加,说明现行会计准则客观上扩大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一、规范资产减值原始凭证的意义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之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对各项资产减值的规定散见于各个独立的具体会计准则之中,对于很多具体问题没有详细统一的规定,会计实务中存在着企业主观随意计提减值准备的现象。财务会计的基本程序是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而确认和计量的原始资料是原始凭证,若不对资产减值原始凭证进行规范,势必会造成资产减值确认、计量的无序状态,最终影响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4.
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推行,随后将逐步推广到所有公司。新会计准则在存货管理、资产减值、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企业合并等方面做了重大调整,尤其是公允价值成为新会计准则的最大亮点。这些变革将对企业的利润、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准则盈余管理影响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进行了有意识的反制一是降低了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盈余的可能。过去我国会计准则、制度均规定资产应建立减值准备(资产发生减值时计提,资产升值转回)。但事实表明资产减值准备的这一核算规定被用来进行盈余管理的频度及深度均很大。如何有效遏制企业利用减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实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志妨 《会计之友》2012,(15):94-95
从理论角度来分析,企业的所有资产都可能发生减值,包括货币资本。资产减值是企业面临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体制变革等因素,引起企业的资产可收回价值低于账面价值,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价值不再具有决策相关性。我国的会计准则不断向国际准则趋同,资产减值也不例外,资产减值是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具体体现。文章围绕当前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完善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加强资产减值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比国内外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规定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会计准则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企业整体无形资产、技术类无形资产和商标类无形资产的减值迹象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企业判断无形资产是否发生减值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简称"生物资产会计准则")将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企业所得税法也首次引入了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概念。《企业所得税法  相似文献   

19.
从融资租赁、经营租赁与购买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角度分析,如果一项资产被界定为融资租赁资产,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承租方租入的固定资产可以视同企业购买的固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了相关调整,本文主要阐述了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办法,对完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会计处理给出几点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