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文霞 《时代经贸》2016,(13):84-87
减贫政策旨在帮助贫困户脱离贫困,改善生活,它的核心在于瞄准最贫困最需要的农户,并将扶贫资金运用于他们身上。农村减贫政策的瞄准精度,是决定贫困户脱贫的决定环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农村瞄准精度产生偏差,影响减贫政策发挥的效果,违背了减贫政策的初衷。本文通过湖北恩施州来凤县贫困户减贫政策的瞄准,借助经济学等理论工具,基于相关数据调查,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减贫政策瞄准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试图为贫困户脱贫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广义帕累托洛伦兹曲线模型以及洛伦兹曲线与收入密度函数间的理论关系,构建了一种利用分组数据测算贫困指数的新方法,并使用统一的贫困线标准测度我国农村FGT贫困指数。进一步实证检验了各项农业政策的减贫绩效,研究发现增加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户贷款有利于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但由于贫困者在资源获得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导致贫困与非贫困群体间的收入差距,贫困群体内部的不平等程度在不断扩大,而增加农村教育支出能够保证贫困群体更多受益。  相似文献   

3.
4.
该文立足于绿色发展的生态扶贫理念,分析了绿色减贫并对生态扶贫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指出了传统生态扶贫发展进程还存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较为严峻、建构生态扶贫体系面临社会阻力、生态扶贫的整体运行机制亟待完善、加快贫困地区生态扶贫政策的顶层设计迫在眉睫等主要问题。从脱贫攻坚战的绿色减贫内涵和绿色减贫定位阐释了绿色减贫是脱贫攻坚战的价值取向,从构建脱贫攻坚战的绿色减贫体系和实现脱贫攻坚战的绿色减贫目标两个维度,提出了脱贫攻坚战进程中绿色减贫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本文意在评估健康改善的长期减贫效应。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7—2015年的面板数据,利用模糊断点回归设计方法,分别从健康状况、医疗选择、收入、消费四个角度,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相对短期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在长期显著地提升了农民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与对医疗保险的理解程度,通过提高投资、减少健康冲击下的儿童辍学、提高居民收入、降低医疗支出等渠道显著地改善了中国农村的因病致贫现象。  相似文献   

6.
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政实力的迅速增强,中央加大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以下简称三农)的支持力度,制定了一系列助农惠农政策。山西省积极落实中央三农政策,结合本省实际,出台实施了一系列财政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战略的纵深发展,西部地区的连片贫困地区的脱贫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因此要加快发展西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加速西部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分别从做好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促进精准脱贫的顶层设计、 构建多元高效的全产业链、 加快培育现代农业服务市场与组织、 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培训体系建设、 深入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以新型的农业科技服务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基于供需理论的西部地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促进精准扶贫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校正选择偏差问题,该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构造反事实,利用2005-2013年湖北县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在拟自然实验环境下识别出重点县认定标准和重点县政策对贫困减缓的处理效应。研究表明,扶贫开发重点县政策的减贫成效未如预期显著,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会高估政策实施的效应;进一步的机理检验表明,这主要归因于重点县这一战略安排未能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对缓解地区分化作用也不明显,甚至加剧了区域间的不合理竞争。建议完善扶贫开发政策体系,细化扶贫瞄准单元,以扩大精准扶贫时期扶贫政策的减贫成效。  相似文献   

9.
李涛  吴贞尧 《经济问题》2023,(11):97-104
消除贫困和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主题,脱贫攻坚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发展基础、利好政策保障和内生动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以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内容作为变量,采用广西壮族自治区2015—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过渡程度、相关政策的执行成效和对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脱贫攻坚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可以实现有效衔接,政策执行成果推动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其中生态宜居和产业兴旺对生活富裕呈显著正向影响,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对生活富裕的影响相对不显著。研究通过五个变量测度人民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及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为其他地区评价政策执行效果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展的精准扶贫使得农村的多维贫困程度显著下降,继续改善农村多维贫困是新时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本文在多维减贫政策目标下,考察了市场机制与社会资本的多维减贫效应及两者作用的关系。基于2014、2016及2018年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采用内生Probit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以农地流转市场化为代表的市场机制与农村社会资本都表现出显著的多维减贫效应。进一步分析两者作用的关系发现,市场机制对社会资本的多维减贫效应具有显著替代作用,农地流转市场化水平越高,社会资本的多维减贫效应更弱,更具体地表现为对集体社会资本而非个体社会资本的替代效应。随着市场化转型的推进,集体社会资本的作用被弱化了,市场机制发挥着更为关键的多维减贫效应。异质性分析中,与区域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以及农地转入样本相比,区域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以及农地转出样本中市场机制对集体社会资本的替代作用更强。机制检验发现,市场机制和个体社会资本对各维度贫困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市场机制对集体社会资本的替代作用也较为稳健,但对个体社会资本的替代和互补作用在不同减贫渠道中均有体现。针...  相似文献   

12.
资产扶贫具有重要的主体培育和增能作用。本文在多维贫困理论和测度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多维资产贫困指数,运用2012年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家庭资产贫困的特征事实和非正规金融的多维减贫效应。研究发现:农村家庭资产缺乏现象较为普遍,无论是低收入家庭还是高收入家庭的资产积累都不理想;农村土地与住房的资产效应太弱导致高收入家庭将财富转化为住房资产时遭受了更严重的"隐性剥夺"。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家庭收入与资产积累产生了显著的逆向分配作用,其更多地有利于中高收入家庭而不利于中低收入家庭多维资产贫困的减缓,由此扩大了农村中高与中低收入家庭多维资产贫困不平等程度。据此,应着手构建资产扶贫的政策体系,这对于乡村振兴及资产扶贫赋予脱贫人口持续发展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基于集对分析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政策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家鼓励技术创新的环境下,黑龙江省政府陆续出台和实施了一些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针对这些政策构建了技术创新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效果评价和省际间的效果排序。  相似文献   

14.
王赫  贾男 《经济问题》2024,(4):84-91
在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过渡的过程中,提高脱贫群众健康状况、预防脱贫群众因病返贫是最基础的工作。为了检验现行稳定脱贫政策能否产生健康效应,起到预防因病返贫的目的,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2019年的数据,借助2014年全国范围内建档立卡行动这一准自然实验,通过模糊断点回归方法估计了稳定脱贫政策的健康效应。结果显示:稳定脱贫政策具有显著健康效应,这一效应对边缘易致贫户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群众更加明显,但对户主为女性的脱贫群众并不显著。机制研究表明,稳定脱贫政策主要是通过提高脱贫群众所在地区医疗资源供给质量、提升脱贫群众医疗资源需求的渠道产生了健康效应。以上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优化稳定脱贫政策、提升脱贫群众健康状况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17.
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它的健康发展关乎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目前房地产业的发展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并且有加剧的趋势,从保证房地产行业的协调发展出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一系列政策对房地产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普惠金融既注重资金的投入效率,又注重资金的风险防控,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服务成本高,金融供给难以满足公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二是金融扶贫对象识别出现偏差,扶贫资金使用的精准度不高;三是普惠金融组织的职能定位不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四是普惠金融组织风险防范不够,资金融通渠道狭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制度的约束;五是贫困农户内生动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提供方式,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构建普惠金融精准扶贫风险防范机制;瞄准扶贫攻坚的五个关键领域,精准发力;选择适合中国的普惠金融精准扶贫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经如期实现了精准脱贫的目标,成功按期消除了绝对贫困,这同时意味着我国进入了后扶贫时代.如何巩固深度贫困地区和人口的扶贫成果,防止出现规模性退化或返贫,应当是后扶贫时代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经验证明,当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按标准成功摆脱贫困以后,会出现一定的退化现象,从而需要有一个脱贫成果的巩固期.特别是那些...  相似文献   

20.
在明确海外科技人才引进政策实施的4个目的(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和流得动)以及海外科技人才引进政策的6个维度(招聘、使用、培养、激励、考核和退出)的基础上,采用QFD方法评价海外科技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以辽宁省为例进行了具体评价。最后,依据评价结果,对辽宁省的海外科技人才引进政策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