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解和掌握当前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情况,分析企业的信贷需求,研究金融支持企业发展的新思路,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采取问卷调查和现场座谈的方式对全辖74户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状况展开调查。调查显示:当前吉林省中小微企业总体存在资金压力,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较大。尽管企业信贷满足率较高,但小微企业贷款难度依然较大,亟需建立与其资金需求特点相匹配的信贷机制。  相似文献   

2.
支小再贷款业务作为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定向工具,目的是低成本精确支持小微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在当前的政策实施过程中,这一政策"红利"出现了"申贷率"偏低的现象。通过研究秦皇岛市支小再贷款的使用现状及成效,分析当前申贷率偏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金融机构注重加强和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但随着经济发展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尤其是融资服务需求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亟需做出进一步改进和创新。本文通过对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的调查分析,找出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困境,得出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在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对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改善民生等具有积极作用。但小微企业存在着金融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已经制约了小微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我国金融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导,因此应建立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模式,弥补信贷融资市场失灵;完善推广"信贷工厂"模式,推进国有大银行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改进关系型融资模式,提高地方性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各类经济主体探索"互联网信贷"模式,创新小微企业信贷融资渠道。以此来完善小微企业信贷融资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多样化信贷资金供给。  相似文献   

5.
方昕  张柏杨 《金融研究》2020,483(9):97-116
正确评价小微企业正规融资的效果,不仅有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对制定小微企业信贷相关支持政策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四川省小微企业信贷调查数据,从盈利和就业两个角度,以匹配方法估计了正规融资对小微企业的影响。结论表明:第一,小微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已较好满足,简单认为“融资难”并不准确;第二,正规融资使小微企业各项利润指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小微企业正规融资是可持续的。另一方面,短期内正规融资并未促进小微企业就业增加。第三,分行业看,正规融资对小微企业就业增加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制造业,而服务业和其他行业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文研究了小微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企业收入、资产规模、偿债能力仍是影响小微企业融资能力的关键要素,商业银行目前采用的"交易型"信贷模式和"硬信息"信贷技术并不能有效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商业银行应通过加快平台建设、强化机构间合作等方式不断扩大"软信息"来源渠道,从而更有效地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相似文献   

7.
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并着手推动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创新。随着县域金融深化的推进,农村信用社(农商行)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而农户、小微企业市场定位逐渐成为其战略选择。不过,目前我国农信社小微企业信贷产品的使用价值及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效率仍然较低,信贷产品还需进一步完善,同时,农村信用社对小微企业的其他相关服务水平也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方昕  张柏杨 《金融研究》2015,483(9):97-116
正确评价小微企业正规融资的效果,不仅有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对制定小微企业信贷相关支持政策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四川省小微企业信贷调查数据,从盈利和就业两个角度,以匹配方法估计了正规融资对小微企业的影响。结论表明:第一,小微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已较好满足,简单认为“融资难”并不准确;第二,正规融资使小微企业各项利润指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小微企业正规融资是可持续的。另一方面,短期内正规融资并未促进小微企业就业增加。第三,分行业看,正规融资对小微企业就业增加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制造业,而服务业和其他行业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朱诗怡  张凯 《财政研究》2021,(5):102-115
本文从普惠金融资金供给端和需求端出发,分别阐释了定向降准政策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影响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2012-2016年全国企业调查数据,采用三重差分法检验定向降准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同时实施时对小微企业获取信贷资源产生的引导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企业属性对普惠金融发展政策实施效果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定向降准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配套实施能够产生"1+1>2"的叠加"普惠"效应,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显著增加、信贷融资成本显著降低,但是负债结构合理性没有显著提高.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实施普惠金融发展政策有利于减弱"信贷歧视",从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此外,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政策调控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技术为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获取小微企业"软信息"的可能,大型商业银行可据此信息与小微企业建立关系型信贷,取得关系租金-续贷及购买其他金融产品。因此,本文建议大型商业银行打造互联网金融平台,实现小微信贷的规模化;营销联通不同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构,完善小企业信用信息;产品创新、满足小微企业融资"短、快、频"需求;提高人员队伍配备。  相似文献   

11.
面对小微企业的日益壮大,开展小微信贷业务已经成为商业获得长期发展的必然途径。然而由于小微企业其本身所特有的一些特点,商业银行在开展小微信贷过程中不得不切实做好信贷的风险管理。本文从小微企业及其信贷特征入手对我国目前小微信贷进行分析,提出商业银行在开展小微业务过程中所应该注意的风险问题及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2.
小微企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主体,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对于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以来,吉林省金融机构更加注重加强和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加强了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企业资金状况有所好转,但同时,在经济"新常态"的宏观环境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尤其是融资服务需求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亟需作出进一步改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加快发展,小微型企业的资金需求不断增加。银行要不断完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差异化信贷政策和措施,努力构建适应小微企业特点的信贷业务运行机制,积极拓展差异化信贷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支持小微企业健康持续发展。1.要创新适合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银行应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进行信贷制度和产品  相似文献   

14.
王馨 《金融研究》2015,423(9):128-139
本文基于安德森提出的“长尾”理论,对互联网金融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小微企业是金融需求的“长尾”,互联网技术可以促进“长尾”小微企业的需求甄别,而对于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市场来说,互联网金融具有外部经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三重效应。在传统金融市场中,存在 “超常态”的信贷配给,小微企业往往被排斥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金融供给曲线呈现“臂弯”状态,互联网金融的加入,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臂弯”曲线的位置,弥补了适量的供给缺口,减轻了信贷配给程度,促进了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也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此,本文还提出了下一步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应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蔡水花 《福建金融》2012,(10):40-42
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主体,在当前我国信贷融资在社会融资结构中仍居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开发创新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服务,既有助于小微企业的持续发展,也有助于商业银行在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中发掘新的发展空间。本文从金融服务的角度厘清小微企业的概念,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信贷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释商业银行拓展小微信贷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陈游 《新金融》2012,(5):54-58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公众和学术界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在金融体系中:"大银行服务大企业,小银行服务小企业"。认为要真正解决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只有大力发展小型金融机构。而在美国,绝大部分的小微企业贷款是由大银行提供的。尤其是富国银行,通过金融创新把小微企业贷款变成了极具价值的投资和风险相对较低的业务。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真正症结在于银行金融创新的不足。本文分析了富国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零售信贷模式,提出我国银行应认真研究富国银行经验,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富国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成功典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游 《武汉金融》2012,(5):27-30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公众和学术界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在金融体系中:"大银行服务大企业,小银行服务小企业"。认为要真正解决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只有大力发展小型金融机构。而在美国,绝大部分的小微企业贷款是由大银行提供的。尤其是富国银行,通过金融创新把小微企业贷款变成了极具价值的投资和风险相对较低的业务。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真正症结在于银行金融创新的不足。本文分析了富国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零售信贷模式,提出我国银行应认真研究富国银行经验,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刘群 《中国金融》2013,(3):76-77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小微企业资金需求能否得到满足更加值得关注。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对乐山市391户小微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小微企业在银行融资规模稳步提高,贷款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增幅,信贷资产质量逐年提升。当前小微企业融资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未落实到位。2011年1月,国务院制定了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和财税政策措  相似文献   

19.
小微企业信贷是金融科技赋能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落脚点,但现有研究对金融科技促进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实现过程缺乏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本文构建了"金融科技赋能-软信息约束-抵押要求-小微企业信贷"链式中介模型,并采用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探讨信用环境对该模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赋能对小微企业信贷存在正向影响.(2)软信息约束与抵押要求均在金融科技赋能与小微企业信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软信息约束与抵押要求在金融科技赋能对小微企业信贷的正向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4)信用环境通过弱化金融科技赋能对软信息约束的影响进而对链式中介作用起调节作用.本文结论为金融科技优化信贷资金配置提供了银行视角的理论解释,也为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科技实践提供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0.
采用2015年中国小微企业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抵押物对小微企业信贷约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抵押物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抵押物对信贷约束的差异化作用。同时考虑多重样本选择偏误和抵押物内生性问题的三阶段估计结果表明,提供抵押物将显著缓解小微企业面临的信贷约束。在作用机制方面,抵押物的风险约束效应占据主导,风险越高的企业提供抵押物的概率越高,且中西部地区的抵押物风险约束效应显著强于东部地区。虽然提供抵押物能有效缓解小微企业信贷约束,但银行对抵押物的种类要求仍较为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