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体面劳动是国际劳工组织针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经济领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战略性措施,包括就业、工作权利、社会保障、社会对话四个方面。体面劳动理念与我国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改善民生等社会发展目标高度契合,其实现水平逐渐成为衡量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外商直接投资(FDI)影响到我国劳动领域的多个方面。文章利用2007~2016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FDI对我国体面劳动的影响。在测算各省市历年体面劳动水平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研究发现:FDI显著提高了我国体面劳动水平,这种外溢效应在FDI密集的地方更为明显,说明FDI的外溢效果会受到FDI密集度的影响。此外,文章把FDI密集地区分为东、中、西部,发现FDI的提升作用在西部大于在中部和东部。而且,在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地区,FDI的正向外溢效应更加显著。文章还发现,FDI与地区体面劳动水平之间存在正向的反馈作用,即地区体面劳动水平也是吸引外资进入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1999~2008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对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流入东部和中部地区的FDI有利于人力资本结构提升;二是东部和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之所以提升,主要是由于FDI增加使高等教育程度的人力资本部分增长,同时抑制了只受过基础教育的人力资本部分;三是流入西部地区的FDI对人力资本结构提升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主要是由于流入西部地区的FDI量小,对各层次人力资本部分的影响均不显著的缘故.  相似文献   

3.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的水污染——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奉琼 《经济研究导刊》2009,(12):158-159
这些年来,中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是,在大量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也引起了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一些重化工业的投资和生产,对中国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利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和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对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的水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并对如何优化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人力资本较传统的因素更能对中国城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非均衡分布产生重要影响,且关键是人力资本与城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受工资水平地区异质性的制约和调节。在相同条件下,当一个城市工资水平大于其阈值时,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能促进当地城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而当一个城市的工资水平低于其阈值时,人力资本的提高反而不利于当地城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更为重要的是,若考虑不同类别的人力资本时,只有在工资水平较高的城市群组中,人力资本教育指数的提高才能促进当地城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因此,各地政府要实施因地制宜的差异化经济发展政策,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各类人力资本的质量,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和人才流动机制,推动当地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此优化城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分布,提高不同城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梁瑞 《经济与管理》2008,22(11):87-91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东部地区出口贸易发展的促进效应最大,而且影响程度超过其他解释变量,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影响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贸易促进效应的发挥要受跨国公司的投资动机和东道国内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在引资的同时,要注重内部市场培育,以充分发挥外资在东道国市场的外溢效应,带动本地区当地企业的出口。  相似文献   

6.
王永中  赵奇锋 《金融评论》2016,(4):1-17,124
本文基于2004~2013年中国对115个国家的直接投资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国家风险和投资动机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结论为:(1)东道国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金融风险变量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负,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偏好政治、经济和金融风险较高的国家。(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具有明显的市场寻求和资源寻求动机,以及一定程度的战略资产寻求动机,但效率寻求动机不明显。分国家类型看,中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具有明显的市场寻求、资源寻求和战略资产寻求动机,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除市场寻求动机显著外,资源寻求动机和战略资产寻求动机均不显著。(3)东道国与中国的进口、出口及其外资开放度变量的系数基本上显著为正,东道国的工资、法治变量的系数正负向不稳定、统计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199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对FDI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力资本较低时,FDI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人力资本较高时,FDI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本文进一步估算出人力资本的临界值,得到只有北京、天津、辽宁和上海的人力资本大于临界值,这四个省市、FDI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东部其他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均低于临界值,这些地区FDI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本文使用人力资本大于和低于临界值的地区样本再一次证实了上述实证结果。  相似文献   

8.
外商直接投资就业效应的省际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就业存在显著性的影响,但是三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中部地区就业量对FDI最敏感,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  相似文献   

9.
谢建国 《经济学》2006,5(4):1109-1128
利用中国29个省区1994--2003年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省区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于国内企业,外资企业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效率,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省区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呈现一种区域的差异性,而对外贸易对中国省区的技术效率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技术溢出,在分区域研究的时候发现,对外贸易对西部省区技术效率的提高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是东道国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的两个重要途径,本文从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人力资本影响的理论分析与经验实证两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得到的结论是:对外贸易和FDI作为人力资本提升的途径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是东道国通过对外贸易和FDI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现有的实证研究结论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刘辉群  王硕 《当代经济》2010,(15):126-128
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国际经济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利用我国29个省市2000-2007年的相关数据,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了FDI对我国的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相关结论.本文的实证结论支持了EKC假说.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国29个省区1994-2003年的面板数据,该文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省区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于国内企业,外资企业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效率,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省区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呈现一种区域的差异性,而对外贸易对中国省区的技术效率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技术溢出,在分区域研究的时候发现,对外贸易对西部省区技术效率的提高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中国29个省区1994—2003年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省区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于国内企业,外资企业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效率,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省区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呈现一种区域的差异性,而对外贸易对中国省区的技术效率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技术溢出,在分区域研究的时候发现,对外贸易对西部省区技术效率的提高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工业三废排放量为被解释变量,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1—2008的年度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进行了测度,计量结果表明:"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与工业废气排放量、固体废物排放量之间都是正相关关系。文章最后对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已有的关于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文献中,大多数学者认为FDI技术溢出会显著促进东道主国家的经济增长,然而利用中国1997—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FDI技术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却发现FDI技术溢出效应在中国不同的地区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门限回归模型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等四个方面检验了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门限特征,并测算出了引发积极FDI技术外溢效应的门限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平均工资水平的影响,通过选取我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2005—2009年的产业层面数据,从实证方面就外商直接投资的总体工资效应及其对制造业国有企业的工资溢出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资企业在其进入过程中,通过影响工资效应的两个传导机制即技术外溢渠道与劳动力市场渠道,对我国制造业国有企业的工资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并且其作用效果因行业特征的不同而不同。具体而言,在行业引资程度较高以及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较低的行业中,外商直接投资将对工资溢出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陈羽 《财经研究》2005,31(10):64-76,136
目前对技术溢出的研究较少关注"溢出源",尤其是基于市场竞争视角和中国背景的经验研究.文章首先讨论了Wang-Blomstrom假说,进而借助"市场结构-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成果提出"市场竞争-外资技术引进"关系的有关假说,并探讨了异于常规的、面向外资企业的"竞争"的定义和度量,最后基于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外资企业在东道国市场面临更大竞争会促进其增加技术引进,对于发展中东道国,需要具有一定规模和优势的企业而不是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才能提高外资企业面临的竞争程度.  相似文献   

18.
林俐  孙寅 《经济论坛》2022,(10):140-152
文章基于2003—2017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国内投资与贸易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经济增长作用存在基于国内投资的单门槛效应和进出口贸易的双门槛效应。地区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分别存在基于国内投资与进出口贸易的单门槛效应,中部地区基于国内投资与进出口贸易的门槛效应不显著,西部地区分别存在基于国内投资与进出口贸易的单门槛效应。同时稳健性检验结果显著,得出相近结论,并提出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江苏省作为一个典型样本,使用1990~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与东道国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以及FDI推动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FDI对于人均GDP的增长有着非常显著的相关效应,人力资本存量对于经济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发挥并没有与当地的人力资本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外商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贸易与投资的联系日益紧密,外资正在成为影响各国贸易增长的主要力量。我们承认外资的贸易替代效应,但更应关注其显著的贸易创造、补充和市场扩张效应,它们通过多种渠道影响着东道国的出口绩效,从而对其制成品出口、进口替代、产业转换、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升级和国际渠道拓展等产生积极作用。外资不仅带来贸易量的净增,而且利于优化出口结构。对在华外资出口绩效的分析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外资已经成为我国出口增长和贸易结构优化的中坚力量。为进一步发挥外资的贸易效应,我们应当以结构优化为核心,在外资政策、外贸体制和进出口管理等方面作出积极的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