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货币供应波动特征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供应波动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考察中国货币供应波动的历史转迹不难发现,中国货币供应在1952-2001年间已经经历了六次显著的周期性波动。从波动的性质来看,六个波动周期都属于增长性波动周期,周期长度和周期波幅则各异。中国货币供应波动的阶段特征表明货币供应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调整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中国货币供应波动持征对人们的经济活动和货币政策的执行等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曙光 《金融研究》1993,(11):13-13
1992年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开始进入新的一轮波动周期。目前,经济过热的趋向已相当明显,采取怎样的调控方式和政策操作,既可以稳定经济,不使波动过猛过大,又能推进改革,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从改革以来出现的三次周期性波动的经验看,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和政策操作的合理选择和恰当运用。  相似文献   

3.
一、经济周期波动原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历了4次较为完整的经济波动:第1轮波动,1978—1981年,历时4年;第2轮波动,1982—1986年,历时5年;第3轮波动,1987—1990年,历时4年;第4轮波动,1991—1999年,历时9年;2000年中国进入了第五个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波动是各项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的综合反映,原因  相似文献   

4.
关于金融监管问题的理论研究王廷科一、新一轮经济波动和宏观管理方式引出的思路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和管理实际上自1991年底开始进入了新一轮波动周期,其基本过程可概略地描述为:经济恢复性调整、经济增长潜力开始释放(1991年底)→经济增长强劲反弹、投资扩张...  相似文献   

5.
宏观经济对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下半年,美周金融危机爆发后,宏观经济与银行不良资产之间的内在联系被银行业普遍关注.在我国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的大背景下,对银行新增不良资产进行重点研究显得十分迫切.本文在研究宏观经济波动与银行信贷经营的关系.分析宏观经济波动对不良资产影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止信贷资产质量大幅波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Cox比例风险模型,利用1999—2010年广州市新成立制造业企业的数据,考察了宏观经济波动对企业生存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生存绩效经历了顺周期效应;劳动密集型企业较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且其对宏观经济波动反应更敏感;内资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生存绩效好于相应外资企业,但其更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孙工声 《金融研究》2009,(11):60-73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是经济的过度波动。2008年第四季度,在外部冲击与国内经济周期调整和结构调整压力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中国经济出现了深幅调整,经济的过度波动再次激起了人们对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内外因素的关注与讨论。那么,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究竟是源于内部调整还是外部冲击呢?本文基于内外双重视角;实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导致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外部冲击对国内宏观经济波动的贡献度相当高,是导致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而国内经济市场化演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并不是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即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主要来自外部冲击而非内部调整。  相似文献   

8.
陆军  陈郑 《金融论坛》2014,(5):13-21
本文运用门限向量自回归(TVAR)模型在宏观层面上对中国存款利率约束与宏观经济波动的非线性关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在1996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存款利率有约束状态,而存款利率约束在总体上减少了产出的波动;(2)存款利率有约束时,货币供应量等数量型冲击对产出影响幅度更小、持续时间更短,利率等价格型冲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周期更长,紧缩性的利率政策对经济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3)存款利率无约束时,数量型冲击总体上持续性更强,价格型冲击则容易引起经济增长短期内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9.
将经济不确定性拓展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相关金融市场不确定性等多个维度,基于混频多因子GARCH-MIDAS模型实证检验多来源的经济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产生影响的异质性,并研究不同维度经济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预测能力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影响时间也较为持续;在中国、美国和世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中,美国的经济政策不确定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呈显著负向作用,而中国和世界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则是起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相比持续时间更长;和前两个维度经济不确定性相比,相关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在影响强度和周期上都呈现弱化态势.同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加入不同维度的经济不确定性指标的多因子GARCH-MIDAS模型均能提高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率的预测精度,但相比较而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预测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13年以来,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各大经济体在走向复苏的道路上继续充满不确定性。受发达国家影响,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受到了明显拖累,全球依然处于经济调整周期。虽然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前景仍然较为乐观,但是中国经济已经告别超高速增长的青春期,进入次高速增长的青壮年期,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所积累的问题也一一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1.
自从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两个违背经济学常识的观点或多或少地渗透于中国经济理论界.一是信心可以重塑宏观经济周期.恰如任何人难逃生老病死的生命周期,宏观经济亦难以摆脱繁荣与萧条的周期性波动.  相似文献   

12.
保险周期存在性的协整模型检验:基于中国市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宏观经济波动可能引致保险周期的内在机理作了理论分析,然后利用协整模型并辅以误差修正模型验证了中国的现实情况,发现保险行业运行在长期来看与经济体系的发展较为一致,其周期特性得到间接证明,但经济的短期扰动对保险行业影响不大,同时,保险经营业绩与利率变动负相关,产险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的联系不太紧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根据中国1978年到2008年宏观经济数据,运用HP滤波算子从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分离出增长部分和周期波动部分,讨论了中国的真实经济周期。并讨论了HP滤波算子的平滑指数λ分别取不同的值λ=6.25和λ=100,相应地,分别得到不同的真实经济周期并进行比较分析;然后讨论了各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周期波动与总产出的周期波动的协动关系;最后,本文还分析了就业与总产出周期波动的协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彭文生 《新金融》2015,(3):4-10
我们应该从金融周期而不是一般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待近期经济和市场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未来的走势。金融周期强调货币信用和房地产价格的相互作用,形成加速器影响,导致与一般经济周期不同的规律,其时间跨度可能超过经济周期的时间跨度,导致的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幅度也会较大。中国已经开始进入金融周期的下半场,大宗商品、房地产将大概率出现调整,经济增长率面临下行压力,在"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的政策组合下,只要不出现系统性风险,利率将会下降。未来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将使实体经济较长时间疲弱,总体储蓄相对于实体投资增加,将提高投资者对金融资产的配置需求,对资本市场有利,但提升金融资产估值最终仍需靠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经济结构改善来加以支撑。  相似文献   

15.
声音     
周小川:应减少对外部信用评级的依赖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11年12月25日在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指出,目前对评级公司的批评意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宏观经济起到了顺周期作用,实际上造成了宏观经济的波动,而未来调控和投资应该是逆周期的;二是短期来看加大了宏观经济波动的幅度。周小川强调,我国央行的调研结论与二十国集团以及金融稳定理事会报告的观点一致认为,应减少对信用评级的依赖,尤其是大型金融机构应大幅减少依赖外部评级,内部评级应占更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13年以来,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各大经济体在走向复苏的道路上继续充满不确定性。受发达国家影响,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受到了明显拖累,全球依然处于经济调整周期。虽然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前景仍然较为乐观,但是中国经济已经告别超高速增长的青春期,进入次高速增长的青壮年期,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所积累的问题也逐一暴露出来。未来10年,中国经济要继续保持增长的潜力和活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在于实现“以消费替代投资”为核心的“五个替代”。  相似文献   

17.
分析的经济背景 中国在1996年实现了宏观经济的“软着陆”,但随之而来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面临着内需不振的严重问题,即我们所说的通货紧缩经济。从1998年开始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手段为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与此同时。从1996年5月起8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并且征收利息税。可以说,这些宏观经济政策的推行对拉动内需、培育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分税制改革以来的税收高增长是否只是特殊现象,世界其他国家是否也在经济腾飞期存在税收收入高增长的问题,中国税收收入波动是否存在某种周期规律,2012年税收收入增速创近年新低是否预示着中国税收高增长时代的拐点到来?为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本文从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两个方面分析中国税收收入波动的特点,并同美国和日本进行对比分析。根据税收的周期性变化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中国税收收入未来增速逐渐下降将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9.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尝试在"金融——实体经济"内生性框架下重建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努力渐成潮流和趋势。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内生性金融周期变量的宏观经济模型,为分析金融周期、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实证分析得出了三个基本结论:一是金融周期对经济周期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二是金融周期波动成为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三是包含金融稳定因素的货币政策有助于在正常时期维护实体经济和金融的"双稳定",而且能在压力时期显著降低金融波动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冲击。  相似文献   

20.
宏观经济周期变化往往伴随着资源性产品价格波动,资源型地区金融体系不同于其他地区,在资源产品价格冲击下,其金融体系资产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本文以煤炭资源丰富的D省为例,首先对资源型经济地区在资源价格变动冲击下的波动机制进行了阐述,刻画了宏观经济周期变化与资源价格波动叠加下的资源型地区经济运行特点;然后对资源型地区资源产业的路径依赖和产业锁定进行了描述;其次对资源型地区金融体系中银行资产质量随资源产品价格波动而相应波动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煤炭资源型经济特点和地区银行业信贷特征,本文提出了加强资源产品价格预警和监测、促进资源产业转型升级、银行业围绕资源经济特点提供良好金融服务以及有效降低经济周期波动下银行业信用风险损失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