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逐年加快,实现平均每年增加1.95个百分点,按此发展趋势,到2020年我国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然要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并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通过分析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理论依据和我国土地利用现状,探讨如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国土资源管理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一、加强规划计划管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1.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作用与土地利用相关的规划在用地规模、布局和时序方面都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安排的,必须及时调整和修改。统筹协调各类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规划,避免盲目投资、过度超前和低水平重复浪费土地资源。2.健全各类建设用地标准体系,编制公共设施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内容之一。三中全会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指明了土地制度改革的新方向。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2013年广东省"两会"上要求广州要加快发展促转型,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保护耕地资源、维护群众权益、发挥市场决定作用,广州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的这些新精神,把决策部署落实到具体的土地管理实践中,着手制定并出台《关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将制度改革聚焦在节约集约用地上,提出了100条规范和创新土地管理的具体措施。《实施意见》提出加强耕地保护,强化土地规划计划管理,对民生工程等用地给予政策支持和优先保障;突出城乡土地统筹管理,突出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突出土地供后监管,促进土地及时、有效开发,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一、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一)城镇用地新模式1."旧城改造,内涵挖潜"用地模式一是重点进行城镇内旧村(城中村)、旧工业区和工业住宅混杂区等的改造。二是挖潜城镇内闲置、空闲土地,盘活利用部分土地资源。三是划拨用地采取有偿方式使用,同时采用集中办公的办法,提高政府部门用地集约水平。2."向天空、向地下要地"用地模式"向天空要地"是指通过增加建设密度、容积率、提高高层建筑高度等方式,提高城镇的单位土地承载力,向空间发展。"向地下要地"是指充分利用城镇地下空间,达到节约集约利用城镇土地资源的目的。(二)农村居民点用地新模式1."一户一宅"用地模式长期以来,在九江市农村中"一户多宅、违法占  相似文献   

5.
经国土资源部培训基地批准,本刊从2014年开始开设"国土局长论坛"专栏,旨在为国土资源系统领导干部提供一个新的交流平台。这一平台将搭建起国土资源系统沟通的桥梁,力图把国土干部培训班的短期效应集中拓展为常年论坛和交流的长效机制,是新的一年"国土资源部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天津基地"服务保障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奉献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6.
年初,国务院以国发[2008]3号文发出了《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当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工作。最近,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要求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总体上看,国家对土地管理政策的执行力度将得到空前加强。从上海房地资源系统的工作情况看,2007年,全市房地资源系统广大干部和职工把加强土地管理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9.
土地是小城镇发展的载体,其在经济发展中的特殊重要性,决定了土地问题在加快小城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抓住土地问题,就抓住了小城镇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合理规划,坚持内涵挖潜,处理好与保护耕地的关系,积极培养和发展小城镇土地市场,将对小城镇健康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董云  马飞跃 《国土经济》2013,(11):27-30
青白江地处成都北部成德绵经济走廊核心区域,幅员面积378平方公里,辖7镇2乡和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约40万,其中农业人口约26万。全区共有耕地面积30.89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4.41万亩,农村居民点5.7万亩,人均建设用地仅0.2亩。多年历史形成了农村居民以自然村落、院落或单户散居的特点,布局分散、人居占地面积大,土地浪费严重,公共设施和公益设施难以配套,极大地制约了我区地方经济的发展。近年来,  相似文献   

11.
张细芬  苗婧 《国土经济》2007,(4X):16-17
在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的宏观背景下,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特别是非农建设用地的需求也随之加大,致使人地矛盾尖锐。本文从促进城市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了一些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促进城市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一、加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由政府引导,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宣传,特别要加强土地所有权方面的权利教育,增强广大群众在土地管理方面的国家集体意识,增强义务观念,形成土地是国家、集体所有的共识。同时,要加强土地管理执法人员和县、乡镇、村、组领导干部和相关单位工作人员有关土地管理方面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避免政府违法、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国发(2008)3号]《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指出:“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当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条根本方针。”  相似文献   

14.
正一、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背景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2001年我国城镇化率为37.66%,此后12年以平均每年增加1.3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到2013年达到53.73%。全国城镇人口从2001年的4.81亿人,以平均每年0.21亿人的速度增长,到2013年达到7.31亿人。短短12年的城镇化发展,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城乡人口结构,进入以城镇人口为主的发展阶段。1980年~2011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由0.5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5.
围绕提高土地利用率,建德市创新机制,拓展空间据统计,至2011年年底,浙江省建德市共有土地347.16万亩。其中,建设用地22.07万亩,仅占土地总面积的6.35%;农用地309.3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9.11%;未利用地15.7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54%。根据我国现行土地用途管制规定,城市建设规模和新增建设用地供应量受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刚性约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严重的土地资源供给硬约束条件下,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已成为一对尖锐的矛盾,已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本文剖析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揭示了节约集约用地能为城市发展提供土地条件,分析了我国城市建成区、开发区、农村居民点等存在巨大的节约集约用地潜力,提出了挖掘我国节约集约用地潜力的几大建议措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土资源的需求持续上升,土地供需矛盾尖锐,土地违法违规现象仍相当严重。因此,在严峻的土地资源压力下,应以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同时要切实提高执法监察效能,统筹好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推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8.
大力推进节约和集约用地是党中央国务院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有效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针对我市主城区上地利用的特点和实际,城市节约和集约用地的出路何在,如何强化和规范城市土地利用管理,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体制、新的转折,有必要让我们认真去向对、探索、研究和解决。为此,结合渝中区的实际提出以下观点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9.
探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逐年加快,实现平均每年增加1.95个百分点,按此发展趋势,到2020年我国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然要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并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通过分析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理论依据和我国土地利用现状,探讨如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国土资源管理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温家宝总理指出,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根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已成为我国坚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之一。上海在经过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历史性变化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