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忠 《中国储运》2009,(6):52-52
企业物流更多的是作为制造企业的配套部分,追求的是完成任务,而物流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并通过合同来规范。  相似文献   

2.
企业     
《中国道路运输》2012,(9):94-96
福建省3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88家 日前,福建省95家物流企业被评为A级物流企业。其中5A级7家。分别为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厦门港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建发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盛辉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盛丰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国贸泰达物流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3.
李静宇 《中国储运》2008,(11):52-53
显然不是所有的制造企业都能在物流外包中获得双赢或是多赢的美满结局。但制造企业如若将物流外包进行到底,确似一场战斗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承担的物流业务还停留在仓储、运输等基础性普通服务,由于竞争激烈,恶性价格战有增无减,因而,“联动”发展人心所向。当制造业规模较小的时候,制造业常常采取“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组织模式,即制造企业自身承担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商品销售以及物流等所有活动,但由于规模的扩大、竞争和专业化分工的加剧,企业因为资源约束不得不将物流等业务外包,由此产生了制造、物流等活动的相对独立。到了生产相对比较发达的今天,  相似文献   

5.
一、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 企业供应链包含供应、制造、分销、配送、运输与服务等环节,突出了外部资源的优化和整合。美国供应链顾问委员会的分析资料表明,在供应链管理中,定货管理和物流管理分别占供应链管理成本的40%和30%。这意味着在订货和物流环节存在很大的成本节约空间,物流成本是仅次于制造过程中的原材料费用或批发、零售的成本。  相似文献   

6.
张中华 《中国储运》2011,(12):103-105
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主流趋势。但并非任何企业都适合建立这种战略伙伴关系。因此,对影响制造企业进行物流战略伙伴选择决策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显得十分必要。文章从影响物流战略伙伴选择决策的动力因素、风险因素及条件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于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物流得到较快发展,但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制造业与物流业缺乏沟通和衔接。一方面,制造企业的物流需求分散在各个部门和企业,没有转化为社会化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化需求不足,专业化的物流发展受到制约。制造企业不放心物流企业的供应服务能力,物流企业也不了解制造企业的真实需求,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和供应能力不够并存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制造企业物流外包的决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造企业实施物流外包可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分担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等。分析制造企业物流外包存在的问题,指出实施物流外包时要正确选择物流供应商、签订明细的合作协议、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和在合作中增进双方的信任。  相似文献   

9.
在大型生产制造企业内,物流系统的管理具举足轻重的作用,物流规划也是整个企业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企业物流规划是属于微观层面的物流规划,是指企业这一特定社会主体的物流活动,是从企业角度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物流规划中最具体、微观,与经济效益结合最为直接,最具表现现代物流本  相似文献   

10.
王浩徵 《中国储运》2012,(7):100-102
汽车物流作为挖掘潜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利润源泉被汽车行业所重视,而各汽车制造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获胜,必须探索高效率、高效益的企业物流模式从而降低其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刘伯超 《中国储运》2017,(2):126-128
随着经济新常态时期的来临,我国装备制造企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系统装备制造企业提高利润,是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的关键。比我从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物流主流物流管理模式比较分析入手,总结经济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企业物流管理模式选择应遵循的原则,剖析其物流管理模式影响因素,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选择要点。  相似文献   

12.
制造企业为什么会外包自身的物流?前提只有一个,物流企业做得要比它更专业,能为其降低成本,专业化的过程也是做精的过程,更是未来做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围绕制造业物流在过去一年里涌动起的新迹象,人们似乎看到了美好的未来。除了需要制造企业敞开更大的胸襟之外,第三方物流企业还要做好接稳“山芋”的准备,因为制造企业抛出的“山芋”有可能烫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物流的分类,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物流与物流企业的区别。指出与物流企业的蓬勃发展有别的是企业物流还处于停滞阶段,需要投入极大的热情来不断发展企业物流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为此首先应清楚企业物流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有界性。  相似文献   

15.
一面是油价上涨等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事实,一面是制造企业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希望与呼声,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了一种夹缝的境遇之中。如何才能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业内专家指出,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在观念转变、运营模式中进行——  相似文献   

16.
要重视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横向协作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方物流日益成为工业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工业企业等物流需求企业为了降低物流成本,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越来越把物流业务交给外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然而,物流外包并不是撒手不管,要提高外包质量和效率,工业企业必须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密切协作。  相似文献   

17.
侯静 《中国储运》2008,(8):47-48
近年来,在国家及地方政府大力推动和企业积极参与下,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企业物流、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物流发展政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均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热点,政府部门和企业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全国各地都在不同程度地加大投入。但是,尽管如此当前的中国物流基础设施仍很不足,掣肘物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蒋蕊聪 《中国储运》2008,(10):56-58
目前物流市场上,有的企业呈现一种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而有的企业则显得潦倒落寞,究其原因是有些企业没有搞清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业态,因此造成内部管理的紊乱。物流企业的管理者是企业的总经理,而管理企业物流的人则为企业的物流总监,这两种职务是两种不同的分工方式。但在长期的工作过程当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物流企业的总经理想当然的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偏好去揣测物流总监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李静宇 《中国储运》2007,(11):55-56
信息化曾经是制造企业和商业企业红遍全国的利器,更是走向世界的敲门砖;而对于以运输和仓储为根基的物流企业来说,信息化能否为物流企业预期的战略转身助力,它究竟能给众多的物流企业带来什么?人们对这个答案有着无限的想象和憧憬  相似文献   

20.
恽绵 《中国储运》2014,(4):52-52
正正如案例中所说,对于每一个大型的制造企业来说,为它服务的物流企业不只一个,信息系统上的对接是为了达到物流效率的提升和降低成本的要求而必须实现的。如果管理着6、7家物流供应商,而这些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连系统都没有,有的即使原本拥有简单的信息系统,系统功能也不一样,除非进行重新的大面积升级,制造企业跟这些物流企业对接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成本也非常高。针对遇到这样难题的客户,我们德利得提出了一个私有物流云的概念,就是说专门为客户开发一个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